他为首颗原子弹爆炸算出“定心丸”

南都N视频 2024-08-19 11:01:07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 图源央视新闻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院士,因病于2024年8月17日2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1929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51年从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毕业,1954年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物理学系任教。1958年,周光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他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

1957年至1960年,他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1961年,周光召回国后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国际公认理论奠基人,关键时刻毅然回国

1929年5月15日,周光召出生于湖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1年,入南开中学住读,在这里他受到了良好的数学训练和自学能力培养。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耳闻目睹的事实改变了他原来想学电机的初衷,对核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7月,周光召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又考取了北京大学研究生,次年秋进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师从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进行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

1957年,已在学术研究上崭露头角的周光召,受国家派遣,远赴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学习。经过近4年的努力,周光召已经在新兴的粒子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推导出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等重要理论大大推动了这一前沿学科的发展,他也因此被世界公认为是学界重要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然而,他却在课题研究即将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时刻决心回国。在人们看来,如果他这时回国转身于新的领域,意味着他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尽管挽留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周光召的心里十分清楚,掌握核技术对于新中国来说是多么重要和紧迫。他坚定地认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在这时回国奉献,比任何的个人奖项、荣誉都重要。

原子弹爆炸前,分秒不停算出“定心丸”

1961年初,周光召登上南下的列车启程回国,在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任职。周光召的到来,迅速扫清了原子弹研制道路上的障碍,随后研究工作开始加速推进。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到1962年9月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顺利完成,周光召协助邓稼先,交出了中国首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随即制造工作立即展开。经过两年的努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运抵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场,即将迎来核试验的最后时刻。1964年10月14日夜,距离试验日期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一份来自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场的绝密电报,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案头,电报中一种叫作“过早点火”的问题,让一向沉稳从容的周恩来总理也不由得担心起来。这会影响原子弹的正常起爆,甚至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

为确保万无一失,周光召找来了物理学家黄祖洽和数学家秦元勋作为帮手,立即开始了计算检查。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周光召从庞大的数据中抽丝剥茧,针对过早点火的问题,精准筛选出了有用的参数。经过整整一天分秒不停的计算,最终将失败率小于千分之一的结论交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在听到周光召给出的最终结果后,周总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随着炽热的蘑菇云在大漠深处升起,巨大的轰鸣声从罗布泊上空迅速传来,震惊世界。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人们或许并不知道,在中国首颗原子弹理论攻关的征程中、在试爆前的关键时刻,年仅30多岁的周光召和许多科学家一起,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99年9月18日,由于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时年70岁的周光召与22位科学家一起,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与广东渊源匪浅,曾到汕头考察新技术

生于广东汕尾,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旭华,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与周光召合作。当时,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个全新的模型很快被构造出来,黄旭华团队决定用大量的复杂计算,来反复验证可行性。

黄旭华请来物理学家周光召等人,从浮力和重力的角度进行反复计算。在准确而有力的数据支撑下,1970年12月26日,由黄旭华参与研制的我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2005年7月,由广东科协主办、每月一期的广东科协论坛在广州启动,周光召作了题为《关于创造性与知识管理》的报告。

200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时任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到汕头考察。周光召先后参观了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协包装材料厂、华兴冶金备件厂有限公司。

在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周光召认真听取了研究所3年来技术创新汇报,观看了生产流程和现场试验后,对研究所放开思路,努力攻关,取得一系列技术新成果表示赞赏。在华兴冶金备件厂有限公司参观时,当周光召了解到公司依靠科技进步抢占国际市场,去年销售总额达2.66亿元时,十分高兴。

链接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仅剩2位健在

周光召院士逝世后,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两弹一星”元勋,仅剩下2位还在世。

公开资料显示,“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

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作为新中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周光召逝世后,目前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仅有王希季、孙家栋两位。

王希季出生于1921年,卫星和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等。研制成功中国多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设计,任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孙家栋出生于1929年,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曾任职于国防部五院、七机部、航空航天部等。领导参加我国首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任首颗人造卫星研制技术总负责人,2009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整合:董晓妍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薛凯莹 部分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