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排长战场抗命,开国上将都忙着给他打掩护,毛主席:此事保密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9-05 13:08:53

一个小小的炮兵排长,在战场上不按照命令擅自行动,直接造成两大野战军临时修改战略,让我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展开了第一次对外作战。

犯下如此严重错误,却能让开国上将和中将都跟着帮忙打掩护,此人是谁?又干了什么事情?个中缘由,还得从三大战役结束后说起。

三大战役结束后,我军已处在绝对优势之中。

论兵力,我军当时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而国军在当时的总兵力,算上地方部队,也只有204万左右。

而论形势,我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此时的国军,则仅占据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国军兵力分散,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略防御,而我军解放区连成一片,部队士气高昂,且装备也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加上大兵团作战经验更为丰富,所以,我军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早在1949年的2月,毛主席就开始谋划着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方案,根据毛主席制定的既定方针,二野、三野以及中原、华东地区的120万大军,正枕戈待旦,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四野大军也接到命令,南下策应二野、三野渡江。

但令人奇怪的是,前线一切准备就绪,但一向雷厉风行的毛主席,却迟迟没有下达总攻的命令,咋回事?

原来,国民党内部正在上演一出“闹剧”。

为了挽救颓势,也为了拖延时间,以便重整兵力东山再起,蒋介石玩了一出“下野”的把戏,把李宗仁推了出去。

而李宗仁上台后,又打出了“和平谈判”的幌子。

本着和平解决的宗旨,中央还是决定认真的跟桂系好好谈一谈,毕竟不发生战争,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以及对百姓都是一件好事。

但国民党和谈是假,积极扩军备战是真,并且,当时还有美、英等国在一旁心怀鬼胎。

这些国家,即不愿意花太大的代价出兵干涉,但又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新中国,所以就给李宗仁出主意,试图让我党同意“划江而治”。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让中国完成统一。

对此,毛主席带话给李宗仁,提出了两点:第一,可以和谈,但划江而治不可能,中国必须统一;第二,和谈必须有最后期限,到期谈不拢,那解放军就武力渡江。

得知毛主席的态度后,美、英等国打起了歪主意。

这些国家纷纷派出军舰,不断游弋在上海吴淞口外海面以及长江一带,准备伺机阻碍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

而他们的诡计被毛主席一眼看穿,虽说当时以解放军的整体实力,哪怕是与美国、英国在本土开战,也完全不惧,但这并不是毛主席想要的结果。

一旦有他国参战,那解放战争就会拖成“持久战”,把原本能在一年内结束的战争,拖成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样的话,不仅老百姓耗不起,百废待兴、亟待发展的中国也拖不起。

所以,在我百万大军在长江北岸枕戈待旦之际,更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出任何差错,防止美、英借机耍卑劣手段,找理由参战。

为此,毛主席三令五申:

“我们全局上要有敢于击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挑衅的气魄,局部上又要谨慎从事,尽可能地避免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如果和帝国主义军事力量发生冲突,我们不要打第一炮、第一枪,不要挑起冲突。但是如果它们敢于先打第一炮、第一枪,就要坚决予以回击。”

毛主席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不怕打仗,但是,必须师出有名,不能被帝国主义抓住我们的把柄。

指示下达后,各部也均严格执行,毕竟大家都知道这背后的利害关系,所以都一再交代战士们,千万不要违反指示私自行动。

但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就在到了和谈截止日期时,发生了意外。

毛主席定的和谈截止日期,是1949年的4月20日,按照之前的指示,一旦过了这天还是谈不拢,那我百万大军就要武力渡江了。

而随着日期的临近,二野、三野各部也陆续抵达预设战斗地点,做好了随时渡江的战斗准备。

而就在4月20日的上午9时,原本平静的江面上,却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艘陌生的军舰闯入长江江面,正好挡在我军渡江路线之上。

最先发现这个不速之客的,是三野8兵团特纵炮3团7连。

这是一个令人紧张的情况,此时距离发起总攻仅剩不到24小时了,突然来了这么一艘陌生的军舰,到底意欲何为?难道美国人真的要参战了?

接到汇报后,时任炮3团的团长李安邦和政委康矛召不敢怠慢,赶紧把这情况上报给了兵团司令陈士榘。

而陈士榘也是火爆脾气,当时就拍了桌子。

“美国佬看错形势了,这可不是10年前,还欺负我们没有大炮!”

陈士榘敢这么说,也是有底气的,特纵炮团为的就是在掩护大部队渡江的同时,处理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

但说归说,没有上级的最新指示,陈士榘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此时,康矛召又打来电话,汇报了一个最新情况,按他所说,战士们在认真观察之后,发现这艘军舰上悬挂有米字旗,也就是说,这是一艘英国军舰。

这就让情况变得复杂了,英国人在这时候闯进来想干什么?加上上级也没有最新指示,所以一时间陈士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先下令鸣炮示警,警告对方。

而就在陈士榘下令的同时,紧挨着他的三野10兵团,也是遭遇了同样情况。

当得知有陌生军舰进入长江水域,并阻挡在我军渡江路线时,23军军长陶勇,一个电话就打到了10兵团司令部,把情况告诉了叶飞。

刚开始叶飞还不相信,并问陶勇是不是国军要起义的船只,而陶勇也是个急性子,当时就说,“这船上挂着花花绿绿的旗,这时候在江面上晃悠,明显不怀好意,是不是打掉?”

陶勇和叶飞,那是有着多年的交情,所以说起话来也不藏着掖着,在他看来,不管对方什么来头,此时出现,那就不怀好意,必须打掉。

而叶飞相对要冷静一些,他知道万万不能乱来,所以赶紧请示三野代司令员粟裕,把情况一说,粟裕也感到事关重大,又迅速将情况汇报给了渡江总前委和毛主席。

很快,毛主席发来最新指示。

指示的内容较之前有所区别,毛主席的意思是,若真的是美帝国主义来犯,那就“坚决消灭”,若确认是英国军舰,那就必须保证不开第一枪的原则。

毕竟,这牵涉到外交问题。

那么,这艘军舰到底是不是英国的呢?其又为何在我军渡江的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在长江江面,挡住我军渡江路线呢?

实际上,这艘军舰确实是英国的,并且,其“来者不善”。

毛主席把4月20日定为和谈最后的截止日期,同时也把这天定为了外国军舰撤离长江的最后期限,并进行了广而告之。

而看到解放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北岸后,不少国家的也十分“知趣”,纷纷将自己的军舰驶离了此地。

但英国,却偏偏想趁乱搞点事情。

在当年的4月7日,其实英国驻华大使拉福就通知了英军远东舰队副总司令梅登,告诉他长江水域会有大战役,所以早点把英军战舰驶离为好。

可这个梅登,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时机,因此他专门下令,就要在4月20号当天,派英军紫石英号护卫舰去南京,表面理由是接应南京的英国使馆人员以及侨民,实际上则是借着战役趁火打劫,争取英军在中国的特权。

英国想要啥特权,很简单,驻军权。

因为其派出军舰在长江上一横,那就会给解放军造成阻碍,而英国人的想法就是,让解放军找他们来谈,而一旦开始谈,他们就可以坐地起价,开出他们想要的条件。

而梅登这想法的底气,正是笃定我军没有太强的水上作战能力,也奈何不了他的先进军舰,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

但梅登估计做梦也想不到,他的狂妄,会让英国付出极大代价。

就在我军各级反复沟通,以及梅登得意洋洋之际,前线却直接打了起来,而这一开打,就不存在第一枪的问题了,于是,包括陶勇在内的前线指战员,一声令下,对着英国军舰狠狠的炮轰起来。

这下,英国的“紫石英”号惨了。

没多大一会,“紫石英”号的操作室就被一枚穿甲弹炸透,直接导致其搁浅,为避免进一步遭到轰击,“紫石英”号只得悬挂起白旗。

到了当天下午13时,停靠在南京的“伴侣”号军舰,试图前来接应“紫石英”号,但也被我军击伤,在两个炮塔被击毁、舰桥被击中后,不得不仓皇逃离。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梅登的脸上挂不住了。

他说啥都没想到,原本计划的好好地,结果会被打的灰头土脸,而为了找回面子,梅登又下令停靠在香港的旗舰“伦敦”号和停靠在上海的快速舰“黑天鹅”号,迅速溯江西上,一定要“教训教训”中国军队,并救出“紫石英”号。

但最终,这两艘来势汹汹的英国军舰,还没有完全抵达战场,就被三野特纵炮团击伤后东逃。

三次炮战,英国军舰损失惨重,一艘搁浅,三艘受损,另外英国士兵伤亡不等,这下,真的是丢人丢到家了。

且不说梅登当时心理活动是啥样,在炮战发生后,英国方面算是炸锅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得知这一事件后,甚至放言派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实行武力的报复”,此外,时任英国首相的艾德礼更是提出:“英国有权开动军舰进入中国的长江”。

那么,这一切我军是如何应对的呢?简单来说,就是狠狠的打了英国的脸。

英国自始至终,还幻想着当初清朝末年时,仅凭船坚炮利就可以打开中国国门,随便在海岸边摆上几门大炮,就能让中国屈服。

但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用行动告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了。

在事后的谈判中,我军代表袁仲贤(时任三野第8兵团政委),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对英国提出的一切索要赔偿以及道歉等要求予以坚定拒绝。

同时,我军公开声明:

“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

不仅如此,我军还要求英方针对此事进行道歉,并赔偿我军损失,另外要求英、美法等各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者依仗船坚炮利,就想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时代,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最终,英国人除了把那艘被我军击伤并搁浅多日的紫石英号拖走外,再没有得到任何收获。

不过,关于这场炮战究竟是谁打的第一枪,一直以来都么没有定论,此问题也争论了几十年,双方各执一词。

那么,到底是谁开的第一枪呢?

这个答案,一直到多年后叶飞写回忆录时,才被披露出来,按照回忆录中的记载,开第一枪的,是我军特纵炮团一个叫做梁学成的排长。

正是他擅自打了第一炮,直接造成了我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打响了第一次对外作战。

当然,在事后梁学成也因为战场违抗命令被关了5天禁闭,不过有一说一,就战场上违抗最高指示这条,只关五天禁闭,明显是从轻处理了。

有意思的是,在炮战发生后,叶飞和陶勇,第一时间都在为这个梁学成“打掩护”。

当时得知双方开打,三野代司令员粟裕赶紧打电话问叶飞,“你们怎么和英国军舰打起来了,谁开的第一炮?”

叶飞想都没想,直接回答,“英国人先开炮的”。

实际上,当时叶飞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第一炮,因此他又赶紧问陶勇,结果同样不知情的陶勇就说,“我们也有伤亡,管他谁开的第一炮,必须教训教训这帮外国人”。

就这样,叶飞和陶勇“统一口径”,认定就是英国人先打的。

与此同时,就连毛主席也加入了给梁学成“打掩护”之中,炮战发生后,毛主席迅速起草了一篇社论,社论中明确指出:

“英帝国主义的海军竟敢如此横行无忌,闯入我军防区发炮攻击,英帝国主义必须担负全部责任”。

这么一来,梁学成在无意间就成就了一个奇迹,他一个小小的炮兵排长,居然让开国将军以及毛主席都为他打起了掩护。

不过,在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梁学成开第一炮的事情都被毛主席列为了机密,毕竟一旦松口,那免不了让英国人借题发挥,所以为了避免在外交上扯皮,还是先保密为好。

结语:

炮击英国军舰事件后,曾参与与英军谈判的袁仲贤,因在谈判中表现出色据理力争,所以被调往外交部工作。

当同事们请教他,“你和英国人打交道有什么经验,给我们传授传授”时,袁仲贤哈哈大笑说,“最大的经验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一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的,正如袁仲贤所说,老虎的屁股并非摸不得,而能有这般底气,则来自毛主席领导下的如钢铁一般的人民解放军。

1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