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出使德国,首次见到马克沁重机枪,说了句令人倍感心酸的话

罐子军史说 2021-12-16 14:22:21

纵观古代各朝代,每一个不管存在多少年,都会在当时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被载入史册。而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社会的清朝却是饱受诟病,其实行“闭关锁国”、”八股文“,且盲目自信固步自封,拒绝向外界学习。到了晚清时期,更是有慈禧骄奢、挥霍无度,清朝国库里的钱财没有到它该用的地方,所以想让国人不愤怒都不行。

在晚清时期也有人做过一些救国图存的举动,比如洋务运动,但并没有发挥出大的作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李鸿章,世人对他的看法不一,他是晚清的重臣,清朝被迫签订的很多屈辱条约都有他的参与,而同时他也在为国家寻求生路,比如建立海军,引进先进武器。李鸿章带领建立的北洋水师也曾经是一支强大的海军,但在最后却是迎来了全军覆没的消息。

李鸿章在任时期,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军工厂,推动工业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加近距离接触这些技术,他亲自去到西方考察参观,购买武器。有一次,他和一行人考察到德国时,在一个军工厂里第一次见识到了一种新武器——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机枪解决了,以前的枪械打完一颗再放一颗子弹的弊端,它能实行自动发射,故而在全球得到了广泛传播。这次的考察刚好就让李鸿章见到了马克沁,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也看得出来,这种枪一定大有用处,能增强清军实力。期间还询问了关于该机枪的功能,负责人也乐意向他介绍马克沁机枪的威力。

负责人拿着机枪扣动扳机向一棵树扫射,瞬间大树便开始倒下,众人都惊叹不已,而李鸿章却神情惆怅。便马上开口询问该机枪一分钟能打出多少发子弹,工作人员随即说出:六百多发。这个数据在李鸿章的脑子里思考着,这样的子弹消耗量,作战时要花费很多财力,这是大清是无法承担得起的。最后李鸿章只购买了几挺机枪,带回国内给士兵使用和进行仿制。

晚清时期,清朝经历了各种战争,赔款钱财不计其数,皇室内部又大肆挥霍,而闭关锁国也让清朝经济发展不景气,如此国库积蓄已无多少,所以李鸿章思虑的确是事实,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这款机枪多少价钱,而是后续巨大的子弹消耗,清朝根本承担不了。足见当时清朝的实力了,今天再看这个故事,依旧令我们后人感到心酸不已。

0 阅读:607
评论列表
  • 2021-12-16 20:00

    一定是美帝阴谋

  • 2021-12-16 17:22

    裱糊匠满腹幽哀愁苦应该向那位瓷器店后台女老板去倾诉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