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的重要性——新能源电车适不适合跑赛道

汽车有友论 2024-08-19 14:54:38

在赛车场上有句老话,不管你能跑多快,你都得有停下来的能力,否则你将随时面临巨大安全隐患。那么,新能源电车究竟适不适合拿去跑赛道呢?

小米SU7的原厂刹车

最近网络上因为小米SU7在赛道因为刹车问题事故频发而引起业内外高度关注。有不少汽车行业以及汽车运动从业专业人士提出,不建议驾驶民用电车进行赛道测试。归其根源,大多数民用电车本身的定位只是用来提供日常代步需求,以环境保护和降低消费者用车成本为目的。然而近两年坊间开始盲目追求电车性能,而部分品牌草草推入市场的电车本就存在性能失衡设计隐患。以小米SU7为例,电动机马力299ps-673ps,车重2540kg-2655kg,19-21英寸的轮毂,245-265宽度的轮胎,这些表面数据已经存在各种性能失衡。

小米SU7的原厂刹车

而小米SU7的原厂刹车系统实际上只是有一个看起来很巨大的刹车分泵,其实际刹车皮的设计形状,厚度以及工作面积,还不如一辆本田飞度的原厂规格。我们都知道一辆本田飞度的车重是大概1050kg,131ps引擎马力,相对轻盈的车身重量和合理的输出功率可以让飞度在全原厂状态下也能在赛道里体验2圈,然而对比小米SU7的电动机输出功率和车身重量,SU7根本不具备进行任何赛道测试的硬件条件,即使这样,依然有人罔顾自身安全执意为之,事故发生后,还要煽动网友对提出质疑的专业人士进行网络围攻,这样的画面,属实让人担忧,这或许将大大增加汽车消费者获取合理信息的成本,同时可能误导更多不明就里的车迷对车辆本身缺乏敬畏之心,这个市场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畸形。

在赛道彰显产品力的意义是什么

个人认为,民用电车的应用主逻辑始终不应该偏离代步需求,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车,它们成为商品车面向的主要消费群体始终是普罗大众,老百姓买车图的是好用好养省心省力,目前各大车企推向市场的多数民用电车已经具备了代步出行的便利性,相对亲民的价格和齐全的配置,让代步出行已经变得有趣和舒适。然而偏偏就有一些品牌总是试图用赛道测试来彰显自己的产品力。强然而这些品牌本身并没有成熟的造车底蕴,也没有参与过任何汽车运动赛事的经历,他们单纯只是把赛道挂在嘴边,用来显示自己好像很高大上。

而更加让人不解的是,网络上的键盘侠已然把纽北圈速榜当作是量产车证明自己产品力的唯一标准。不上榜的就不买?还是不去纽北刷圈的就不配聊性能?怎么颇有一种小圈子自嗨的味道。

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任何一个没有赛事参与经历的品牌,本就没有资格用赛道去彰显自己的产品力。好的产品力不是用抄袭一些外形和购买一些技术,把车运到纽博格林赛道刷个圈回来就可以标榜自己有赛道基因就能糊弄过去的。灵魂拷问一下,那辆在纽北刷圈的小米SU7,跟市面在售的量产版本,是一回事吗?在纽北测试刷圈的那辆,内饰拆空,有赛车防滚架,305的轮胎宽度已然远远超出量产标配的最大规格,这种规格和配方的轮胎还需要配合数据合适的轮毂才能避免轮胎内壁磨到悬挂系统,另外要刷出出色圈速的话,刹车套件必须是竞赛级别,测试车手也得是专业级别。不然怎么应付纽北赛道20多公里近177个弯道以及单圈过百个刹车点.。如果配置完全一样,为什么在国内通常只有13-14个弯道设计,单圈刹车点不超过弯道数量的赛道里连1圈都撑不下来就失控撞墙,这样的产品力表现,意义何在。

没有赛事参与经历的造车理念不值得信任

就目前的新能源电车车身设计而言,整车外形依然在沿用传统汽车外形设计,无论续航能力如何,所有的电池包都是铺在车身地板上,这是目前能够让重心合理分布的最佳方案。续航能力越长,车身重量越大,要抵消自身重量带来的动力流失就只能增大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所以目前很多支持长续航的电车本身电动机输出功率都很大。而网上一直有种声音,20多万的价格买堪比保时捷性能的电车,何乐而不为。乐在哪里呢?用区区58厘米直径宽度的刹车皮去刹住600ps马力的车,这是乐趣还是自欺欺人。

我们必须明白,即使外形设计像保时捷,但它始终不是保时捷。保时捷作为一个传统车企,已经在高性能跑车领域深耕近百年,在WRC、法国勒芒等等国际顶级赛事赛场上无数次验证过自己的决心和能力。这不是一个PPT造车品牌用区区3年采购模式造一款车出来刷刷话题就能与之抗衡的。这种营销理念只是在抓消费者信息差,用亲民价格去误导消费者以为自己能够以下犯上。

纵观国内车企,一样有很多潜心赛事参与采集数据研发车辆的中国车企。比如广汽、吉利、蔚来、BYD等等,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对车辆性能的严谨性。其他更多的合资车企也有深厚的赛事参与历史。可以说,汽车工业无论发展到了哪个时期,无论是内燃机时代还是电动机时代,赛车始终是验证其技术核心的最严苛舞台,只有在赛场上历练过的车企才能造出真正适合老百姓的民用车。民用车、改装车、赛车这个承上启下相辅相成的血脉关系是不会因为科技时代的演变而相互脱离,反而会更加紧密。

我很期待国内开办电车赛事,看看有没有非传统车企能够在严苛的竞赛环境下存活下来,那时候这个产品力才有价值,不然的话,就安静代步,别去赛道坑自己。

欢迎线上购买《汽车之友》杂志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