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元宵节(短文)

暮色苍松爱文学 2024-08-07 02:02:16

话说元宵节(短文)

作者:暮色苍松

正月十五圆月明,家家户户散花灯。世间一派祥和景,天上人间乐太平。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煮些元宵吃,聊聊天,看看电视晚会。这节过得不能说不好,但总是觉得少了点记忆里的那种气氛。

在农村元宵节叫“过十五”。我小的时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的农村和现在没法比较,没有电,普通的收音机都没有,更不用说看电视。过节吃的元宵,是母亲自己当天手工制做。把预备好的馅,大多是枣泥豆沙,也有白糖青红丝的,团成圆团,凑足二三十个,沾上水,一起放在柳条簸箕里的干黏面上面。双手平端着簸箕左右摇动,馅团表面粘满黏面,变大变圆,就做好了。傍晚,在柴锅里把水烧开,下入元宵煮熟。吃的时候在碗里盛入汤和几个元宵,一人一碗。哥哥姐姐们都是夹开元宵慢慢的吃,边吃边喝汤。我是先把元宵吃光,再到锅里捞一捞,总想多吃几个。母亲说粘的东西不可以多吃,会粘在“肚子”里,然后在她的碗里夹出一两个放进我的碗里(原本母亲碗里就少,这样一来就剩下汤了。多年后,稍大些了,想到这些不懂事的事,很惭愧。今天又想到这些,早已无法报答,儿子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句话:对不起啊,妈妈,您的一生为儿子吃尽了苦!)。

过十五最有乐趣的活动就是散灯花,不像城市里面张灯结彩的夜市。

灯花不是灯笼。灯笼在那会儿的农村不太时兴,主要是没钱买。也有少数人家过年时挂灯笼,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自己扎或买成品,一般是从大年三十就开始挂,挂在大门外面门楣两侧。傍晚把点燃的蜡烛从灯笼的上方放入,睡觉前取回来吹熄蜡烛。过了十五收藏起来,等到第二年春节再拿出来用。

灯花是用白毛糙纸捻的。小时候由奶奶捻,后来是母亲捻,我见过大姐学着捻过。我只是在旁边看,可能也学着做过,肯定学的不咋样,具体制作方法早就忘了。大致做些描述吧:用糊窗户的那种白毛糙纸,柔韧性好;把纸裁成小块,好像是长三角形,把三角形最短的那边底部折上一些,宽度在半公分到一公分以内;然后用剪刀把折过的纸边剪七八个口,不能剪透,在三角形纸尖的部位竖着也剪上两三毫米长的刀口。然后用手慢慢的横着捻成细细的螺旋状圆椎体,尖端的开口自然张开,犹如一颗豆芽菜。底部因有剪开的几个小豁口,很方便的就成了一个车轮形底座,放立时很平稳。灯花有大有小,因放置地点不同而有所区别。捻成的灯花先摆放到若干个瓷盘里面,在灯花上端蘸一点点儿花生油。一般是在正月十四的下午做好,吃过晚饭天就黑了,开始“散”(san④)灯花,从十四到十六连续散三天。

散灯花是从最里边的屋内开始。第一支灯花由奶奶借着煤油灯的火点燃(奶奶去世后由母亲点燃。像是点燃奥运火炬那样神圣)。顺便说一句,那会儿农村没有电灯,只有蓖麻油灯,家境好点的用煤油灯。点燃的第一颗灯花放在里屋窗台上面。随后孩子们各自端着放有灯花的瓷盘,一枝一枝的取出引燃,放在炕沿上、木柜上、方桌上,里屋各个角落。然后转到堂屋散放。从第二枝点燃的灯花开始,可以就近点燃后面的灯花,类似火炬传递。待屋里面放好了,再拿着点燃的灯花放到堂屋门外两侧的窗台上、门墩上,凡是有“台”的地方都放上一枝,如水缸台、凉灶台、厢房的窗台等等。在堂屋外的台阶上每一蹬放一枝,再向院门外成一条直线延伸,每隔几步放一枝。院门外仍有“台”,如猪圈、磨道等等也要放。沿着这条直线继续向大街延伸,直到把盘子里的灯花散净。

自家灯花散好了,邻居孩子们会聚一起,提着灯笼,踩着洁白的月光,嬉笑着,沿街观赏评判各家各户散的灯花。

一地的灯花闪烁,和天上的星星辉映,成为正月十五一幅美丽的农村夜景。

注:“散灯花”是元宵节旧日习俗,因为正月十五是上元天官诞辰,“散灯花”表示“天官赐福,一片光明。”

(此文今天分开,仅去掉诗词部分,文字未修改。22.2.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