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美女+才女,更是鲜活+努力的可爱灵魂——林徽因

霖华聊情感 2024-07-16 16:10:33

听到“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喜怒形于色”“脾气不好,一言不合就开怼”你会和“才华横溢”“国民女神”这些词联想到一起吗?今天聊的这个人就是将这些词汇集于一身的民国奇女子——林徽因。

6月10日,是我非常喜欢的民国女性林徽因的生日。她出生于1904年6月10日,如果她还活着,今年6月10日就是她的116岁生日。

说起林徽因,评价基本上有两派,这两派还两极分化得厉害。一派人认为她是民国绿茶婊集大成者,是货真价实的绯闻女王。另一派人则认为她在建筑、诗歌等领域均成就不斐,是个集美貌才华于一身的优秀女性,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女神。

你问我是哪一派?噢,我,大概哪派都不是,我看到的林徽因既不是心口不一矫揉造作的绿茶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女神。我看到的她,生为天才却真实努力又矫情的可爱和明亮,鲜活如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貌美、有才、异性缘好到爆炸?不,恰恰相反,是因为她脾气暴躁、心直口快、体弱多病,却享得了福也吃得了苦;因为她自恋矫情说话不留情面却又努力又拎得清。

很多人初识林徽因都是从民国桃色绯闻花边八卦故事里,要么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纠葛;要么就是她和金岳霖、梁思成的半生传奇。

但我不是要写搅合在徐志摩、金岳霖情史八卦中的林徽因,而是写独立女性、自成一派的可爱灵魂-林徽因的故事。

抛开八卦、绯闻看林徽因的一生和史料记载、亲友评价,就会知道她是一个鲜活生动、真实又矫情的可爱女子。她是那种一看一亮的人,你看她第一眼就会觉得眼前一亮。

我第一次看到林徽因的名字就眼前一亮,很是好奇。找各种资料开始了解她也是每多了解一点眼睛就会亮几分,到最后我完全喜欢上这个女子。

她的美貌倒也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她其实有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就。这种亮,很多时候也反映在她真实性格下的生活事迹里。

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出身书香门第,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林徽因的母亲,只是林长民的一个不受宠的妾室。她的生母,目不识丁,家里开小作坊,是个旧社会的典型妾室。

她遗传给林徽因的,除了美貌,大概还有急躁的脾气。虽然林徽因作为长女,深得父亲喜爱,但童年时期林徽因一直和生母居住在后院。目睹的是父亲续弦娶二娘,二娘连生几个儿子,二娘院里的热闹与生母院里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林徽因,其实是自尊又焦虑,早熟的同时又因出身有些许自卑。

这些也让她面对徐志摩的狂热追求不为所动,她的拎得清首先就在于她早早地明白选择一个人结婚就是选择一个家庭生活。所以,最终她选择了与梁思成携手一生。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后人看来完美无缺,但其实处理起三姑六婆的事情来林徽因不大擅长,姑嫂关系就不怎么样,婆婆也不是非常喜欢她。她心直口快,讲话不留情面,挺不受梁家女人的欢迎。

不过,她的婚姻还是有令人羡慕的地方。因为梁思成欣赏她,理解她,包容她,甚至于她的缺点,梁思成也如同她的优点一样坦然接受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其实经常吵架,她身体带病、常有情绪,脾气不大好,尤其是抗战时期,她带病主持家中琐事又要工作,常常情绪不好发脾气,但温吞的梁思成通常都让着她,骂不还口、默不作声,为此还被人戏称为“烟囱”。

林徽因除了脾气暴躁,还有美女的通病——矫情且自恋。

她喜欢在夜晚写诗,仪式感还忒重,每逢写诗要点上一炷清香,摆上一瓶插花,穿上一袭白丝绸睡袍,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飘飘中思虑佳作。还甚是得意地炫耀:“我要是个男的,看一眼就会晕倒。”

梁公子逗她:“我就没晕倒。”林徽因气的抓狂。

不过,梁公子嘴上这么说,对于她的自恋却给了另一种方式的配合与恭维。

两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时,梁公子就常常在女生宿舍下耐心等待梳妆打扮的林徽因,常常一等就半天。为此,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还调侃TA们两,写了一副对联: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诚心诚意。

梁思成知道林徽因美而自知,还特意花了一周时间磨了一面铜镜送给林徽因,铜镜上刻着“林徽因自鉴之用,民国十七年元旦思成自镌,并铸喻其晶莹不珏也。”

婚后梁思成还诙谐地对友人说:“中国有句俗话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此外,关于林徽因的性格,她的外甥女评价过她,说她刀子嘴豆腐心,嘴巴厉害得很,但心眼好,喜怒形于色,是个绝对真实的人。

还有一则轶事,当年冰心写《太太的客厅》疑似暗讽林徽因,媒体大加报道,闹得沸沸扬扬,林徽因反手就从山西给冰心带了一大瓶子醋作为回礼送出去了。

虽然这是个笑谈,冰心晚年也辟谣说过这文章不是指的林徽因。但我看到这就觉得太可爱了,觉得林徽因生活里完全就是个特别真实的女子,会使小性子,真实的可爱。

说回林徽因的成就,她是建筑学家、诗人、教师,且在这几个方面都成绩不斐。

可别以为她的成就是后人美化的,那可都是她自己实打实努力的结果。她努力勤奋远超一般人,所有成绩都是货真价实辛苦得来。

1920年,少女时期的林徽因跟着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时就坚定了从事建筑学事业的决心,在游历期间她博闻强识,吸收了很多先进的理念与知识。

1924年,与梁思成赴美攻读建筑学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能注册在美术系,但她仍选修了所有建筑系的课程。用最笨的方法,硬是把自己学成了美术系与建筑系两个系的高材生。

1930年-1945年,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0多处古建筑物。赵州桥、山西应县木塔、武义延福寺、五台山佛光寺等都是通过他们的考察才得到全国认识并从此被加以保护。

那时候的考察其实是非常艰苦的。林徽因身为女子,看上去楚楚可怜弱不禁风,但爬梁上柱、测绘调研都是身先士卒,凡是男子能爬上去的地方她也一定爬上去,一点不逊色于男子。

此外,林徽因参与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并多次深入晋、冀、渝、鲁、浙各省,实地勘测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许多建筑论文。

可能正是林徽因能吃苦又勤奋的特质让她公公梁启超格外赞赏她。梁启超培养女儿都是往灵气秀美,有事业追求和社会责任感这个方向走(具体可查阅梁女儿的成就),而林徽因不仅有他原本就欣赏的特质还特别勤奋好学能吃苦。

而后续残酷的生活也证明了梁启超老爷子的眼光很毒辣,没看错人。

1937年夏天,林徽因33岁,那时她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但碰上七七事变爆发,不得已必须中断野外调查工作,北平沦陷后,林徽因全家辗转逃难至昆明。

这一年开始,林徽因的生活由原来的富足祥和变得颠沛流离。她人生的绚烂篇章悄然结束,开启了空前悲壮的hard模式。

逃难自是不可能带着厨师保姆的,林徽因坦然开始学习照顾家人,承担起了家庭厨师和保姆的工作,从一个衣食无忧家境富裕的知识分子变成一个负责家务琐事操心孩子和一日三餐的家庭妇女。

战争让物价猛涨,百姓居无定所,林徽因夫妇当时也被迫多次搬家。1940年,林徽因一家迁到四川李庄龙头村,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穷的叮当响。

那时候,林徽因给好友费慰梅写信只能用菜市场上包过肉或菜的纸,把每一点空隙都用上。余下的纸张还要裁去作他用。

林徽因调侃自己的两个孩子很像狄更斯小说里贫民窟的逃难儿童。腿上满是蚊虫叮咬的疤痕,看上去已经不像腿了。

长期颠沛流离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得林徽因肺病复发,不断恶化,最终发展为肺结核,很长时间里她都只能卧病在床。

但林徽因在病榻上仍然通读了二十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她还经常不顾病体工作到深夜。

她的追求和梦想,困于战争、贫穷和家务琐事,但她仍努力坚持,并没有因此放弃。她拖着病体仍发表了很多学术著作。

借助好友费慰梅夫妇从国外寄来的最新研究资料,1944年她发表了《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已经在思考战后建设低租住宅的问题了。那时候,她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但她的社会责任感真不是盖的,现在看她写的关于廉租房的这些问题,还是会被打动。

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林徽因举家回到北平,那时,她为清华大学设计了教师住宅并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解放军解放北平时,林徽因首先想到的是古都北平那些雕梁画栋的古建筑,担心它们毁于战火,为此忧心如焚。

建国后,林徽因参与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提出了修建“城墙公园”的设想。并参与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1953年北京开始拆除牌楼,对古建筑大规模进行拆除,林徽因在文物界名人聚餐会上与时任北京城建副市长吴晗发生激烈争吵。

她指着吴晗的鼻子大骂:“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真把古董拆了将来迟早是要后悔的!即便以后再把它恢复,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她不留情面、干脆利落地痛批这一破坏古建筑的城市建设行为,坚持己见,锋芒毕露却有理有据、寸步不让。

可惜,这一争吵之后,林徽因病情也急剧恶化,于1955年病逝,享年51岁。

其实,看林徽因的少女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美貌才华是真的,真实努力更是真的。

从成就上看,建筑方面,她与梁思成等人一起创办营造学社,联合撰写《中国建筑史》,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重新发现了景泰蓝工艺。还参与设计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诗歌方面,虽然她就是玩票性质,但一个业余选手的水平就远超专业选手。在儿子梁从诫出生后,柔情汹涌诗兴大发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便脍炙人口。(虽然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以讹传讹说这是首爱情诗)

她的诗意还体现在一些随口回答的语录上。新婚时梁思成曾问林徽因“为何是我?”她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你看,她的诗气让这句情话都说的又美又真。

事实上,她的成就远比她的绯闻要多得多,随便拎一项出来都不让须眉、甚至让须眉汗颜。少女时期,若她不博闻强识哪来的天才少女?青年时期,若她不坚持用笨方法死磕,哪里能开中国女子研习建筑的风气?中年时期,若她不病中坚持研究,哪能学贯中西,终成一代建筑学先驱?

建筑学是她毕生的追求,是她的事业;教师是她的谋生职业,诗人则是她闲暇时寄托才情的短暂身份。

我很赞同,林徽因女儿梁再冰的话:她更主要是一位非常有责任感的建筑学家。她和我父亲梁思成是长期的合作者。这种合作基于他们共同的理念,和他们对这个事业的献身精神。”

希望以后谈起林徽因先生,可以少一些误解和八卦传闻,多一些了解和尊重认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