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学业压力、社交压力、自我认同与未来迷茫等成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和困扰。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郑州市始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和组织管理,努力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学校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写封信 送给未来的自己
“我希望高三的我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影响自己的学业和心情。”郑州市第一〇三高级中学高一女生笑笑(化名)在给未来高三自己的信中这样写到;“我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以后当老师,或是医生,又或是我自己喜欢的每一个职业。如果高三的我压力大了,我要去合理宣泄,不要封闭自己……”
该校高二男生吴峰(化名)给当下的自己写下了这些话:“以前走了些弯路,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机会让你试错呢?你要笃定自己的恒心,以十倍的努力去学习。未来的路很长,要知道你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带上光明和梦想前行,才有可能到达想去的诗和远方。”
……
这是同学们在“见字如面,对话不同时空的自己”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为自己留下的一些文字。心理老师郭嘉慧告诉记者,通过自己为自己写信的方式,同学们可以总结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与心理状态,用书信帮自己沟通,以文字来解郁心绪,从而进一步的发现自我、寻找自我、剖析自我。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书信,也会有不同的设置。”郭嘉慧说,“高一开学时,我会组织同学们为未来高三的自己写一封信,高二的学生就给当下的自己写一封信,等到他们高三的时候,是要给百日冲刺的自己写一封信。这三封信,我都会保存下来,到学生们高三进入百日冲刺时再发给他们看。”
郭嘉慧说,每位同学在不同时期都会有对当下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有的反思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惑,还有的则满怀激情地描绘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学生们在信中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有的同学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封信,都是学生们心灵深处的一次真实对话,是他们与自己不同时空状态的一次深情交流。
通过写信这一传统而深刻的方式,学生们不仅有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能够在字里行间中认识到深层的自我。许多学生表示,在写信的过程中,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也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方向与目标。
除了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当下的心情,憧憬未来,做更好的自己,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还会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进行。丢烦恼的游戏和“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签名活动,就是能让同学们在面对自己时,把烦恼说出来、看淡,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和人生观,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送你一朵小红花”则是一个关于助人、奉献和给予的活动,在面对他人时,如果给予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速度与激情”小游戏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启发学生们既要学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同时学会在团队中去发挥自己的作用,让自己融入团队,学会享受团队胜利的成果。
探索自我 助力生涯发展路
“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生涯发展道路上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坎坷和荆棘。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有待开发,每个人也能难免经历困难和失败……”在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心理老师张艳丽拿起一本高二年级学生使用的生涯教育实验教材给记者看。她说,高中生这个年龄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习动力不佳、跑神、有无力感;情绪容易被激怒;亲子沟通不畅等。
说到这里,张艳丽拿出一套卡牌给记者看。借助这些卡牌,可以帮助学生们探索自己,认识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也有助于情绪调适,生涯择业和理想指导。
高二年级的李娜(化名)想知道自己更适合文科还是理科,她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比较迷茫,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方面的工作。在卡牌测试中,她为自己选择了生涯择业指导。
通过测试,她明白了自己性格类型的大致方向,更加理解自己的内心,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高一年级田子泽(化名)在生涯发展辅导记录表上写道:“通过选择卡牌测试,我知道了自己擅长的方面,并对未来有了大致的方向和了解,与自己的理想相比,我也对未来有了简单的规划。我要继续坚持自己的兴趣,追逐梦想。”
杨亚普(化名)则更详细的反馈了自己的收获,他记录下了这样的文字:对于英语这门学科,也就是我最差最难受的学科有了学习方法,接下来,我将去尝试,希望会有所收获。关于自己学习效率低、专注力不够这件事,我也进行了思考,并找到了解决办法,比如,在自己想跑神时,看一眼自己榜样,再次明确自己的目标,让自己专心学习。
在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提倡班主任老师在管理、教育、与学生相处时,善用心理式管理,这样更能走近孩子心灵,和他们对话。学校也会邀请知名专家为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授课,提升老师们的心理辅导水平。
“妈妈学堂”的开设从家庭方面辅助了学生的心理成长,除了开展亲子沟通的讲座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会给家长讲生涯规划、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等内容。
学校将心理课程、活动、体验融为一体,不仅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还不断拓展心理辅导路径,家校联合,帮助学生们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助力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校社 共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生而言,这一时期不仅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郑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徐荣新说,2023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郑州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三年工作目标,提出了“强化源头治理,确保工作有‘根基’;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工作有‘人手’;强化心理辅导室建设,确保工作有‘阵地’;强化经费支持,确保工作有‘保障’;强化课程建设,确保工作有‘载体’;强化筛查联动,确保工作有‘精度’;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工作有‘氛围’;强化校、家、社共育,确保工作有‘合力’”的“八有”工作措施。
“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始终是我们最关心最关注的工作。”他说,“2024年,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怀工作列入市重点民生实事。”据了解,郑州市区普通高中已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开设率100%、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100%。从学校到年级,再到班级,建立了三级预警网络,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要汇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凝聚全社会协同育人力量,积极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形成‘学校指导、家长主体、社区参与’的共育格局,不断汇聚工作‘合力’。”徐荣新说。②(记者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