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朝群:从没当过作战部队主官,却超龄服役6年,以正军级身份高授中将衔

史座 2024-10-31 20:19:35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举行了第一次大授衔仪式,根据战功、资历、级别、代表性等因素对众多开国元勋们进行评级评衔,大多数开国将帅们都能凭借自己的战功和级别获得相应的军衔,只有极少部分元勋们存在高授或低授军衔的情形。

比如装甲兵创始人许光达,在建国后担任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属于正兵团级,可授上将或中将衔,但最终被高授大将衔,为此许光达还专门向军委申请降衔,只是没被批准;还有杨秀山,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才晋升2军副军长,大授衔前夕转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级别根本没达到兵团级,也被高授了中将衔……

如果说1955年第一次授衔有高授的将军,是基于军衔体系和制度不成熟,外加革命战争的历史因素,那么到了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时,距离建国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时间,竟然还存在高授的将军。

这位军衔高授的将官便是总参谋部技术侦察部部长贾朝群,以正军级身份晋升中将,成为1988年首授的146名中将中唯一的正军级军官。

1924年5月出生于河南洛阳市偃师的贾朝群,在青少年时代正赶上日军铁蹄践踏神州大地的危急时刻,他的家乡所在的中原同样是日军重点侵略占领的地区,年仅14岁的贾朝群不得不投入到抗日救亡的革命战争中去,进入了延安自然科学院深造。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我党为了培养科技干部、发展科技事业而在艰苦环境下筹建的学校,院长是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徐特立,该校分为大学部和中学部,中学部设预科和初中两个部分,贾朝群就在预科学习。后来延安自然科学院被改制为北京理工大学。

还未成年的贾朝群能到延安自然科学院就读,实际上为他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为贾朝群于1941年2月正式加入八路军后不久,就分配到了军委机关,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地方作战部队任职,在军委2局从事技术侦察工作。

我们可不要小瞧了2局,它的作用不亚于作战部队的一个师、一个军,甚至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力挽狂澜、改变命运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军委2局早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期就建立起来了,由总参谋部执行侦听、侦收敌人电台信号、从中获取情报的侦察台组建而来,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汇集了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王诤等众多破译敌人密电的高手,在红军长征前,军委二局基本上已具备了破译国军各类密电的能力,为红军摆脱国军围剿、顺利北上华北抗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比如大名鼎鼎的四渡赤水战役,红军之所以能甩掉国民党中央军、湘军、川军、黔军、滇军等几十万大军,关键就在于军委二局为红军核心领导层所提供的情报支撑,清楚地掌握了敌军的调兵部署和动向。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军委二局的技侦方向逐渐从国军延伸到日军阵营,曹祥仁担任局长后,着手组织军委二局开设关于日语、技侦、报务等培训班。

而贾朝群基于在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学习经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刚入伍就被安排进入了军委二局组织的破译训练班集中培训,也就是“八训班”。

学成后,贾朝群就在军委二局从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本来军委二局就是以技术决定一切的机关,贾朝群在军委二局也逐渐被磨练成对敌技术侦查方面的高手。

到了建国后,中革军委成立了总情报部,下辖情报部、技术部、联络部,归属总参谋长直接领导,而技术部就被定为第三部,所以当1954年解放军总参谋部成立后,就收纳了中革军委总情报部撤销后所下辖的三个部门,其中技术部改为总参技术侦察部,仍然定为总参的三部。

贾朝群在总参技侦部先后担任处长、六局副局长、十一局局长、五局局长等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总参三部的重要领导,期间在1960年晋升为开国大校军衔。

按照我军军官的服役年限,正常情况下副军级将领到58岁就得到龄退役,正军级是在60岁到龄退役。

可贾朝群刚好在60岁,即1984年3月接替超龄服役5年的开国少将姜钟,出任总参谋部新一任的技术侦察部部长,正式荣升为正军级将领,就这样贾朝群在总参三部主官的岗位上任职了6年时间,仅次于彭富九部长的8年、戴镜元部长的7年任期,成为总参三部历任部长中任期第三长的主官,直到1990年4月才卸任退役,彼时他比大军区级上将的最高服役年限还多一年。

所以,贾朝群当总参三部部长期间,有幸赶上了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的历史一刻,成为唯一一位以正军级的身份被高授为副大军区级中将的将军,而当时总参麾下的其他二级部主官,皆是正军级少将,比如总参电子对抗部部长靳庆丰在1988年就被授予的是少将衔,还有号称总参一部的主官隗福临也被授予的是少将衔。

可见,贾朝群能破格获授高军衔,这是国家对他四十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奋战在隐蔽战线所立功劳的肯定。

在此,向贾朝群将军致敬!

2 阅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