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陈赓反对薄一波任候补委员,毛主席:让他当中央委员吧

熹然说历史 2023-02-16 15:33:02

当1945年的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后,一位叫做薄一波的革命党员走进了众人的视野。

不到四十岁的薄一波在这场盛大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成了中共七大当选的最年轻的中央委员,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而这一切的推动都来源于陈赓的反对。

为何会这样说呢?

当时原本是想让薄一波任候补委员,可是陈赓却说这不合适。

当毛泽东知道这件事情后,直接说那就让他当中央委员吧,就这样阴差阳错,他成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所谓造化弄人,也不过如此!

中共最年轻的中央党员

1945年4月到6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最盛大、最圆满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将在延安举行。

在这场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人物都会出席,也将会组织新的中央领导机关。

为了促进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举办,早在1943年时,各地的中央领导人就接到了消息,需要前往延安参加会议。

1943年8月,当时任中共太岳区委书记的薄一波收到来自党中央的电报后,欣喜若狂,因为他将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七大,这对共产党员来说可谓是无上的荣誉。

接到命令后,薄一波简单交待了一下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在10月下旬开始动身,11月初就抵达了延安。

作为一直工作在基层的薄一波,首次参加中央共层活动,心情十分激动,也很感慨。

来到延安后,薄一波听从组织的安排居住在杨家岭。

而就在他来到延安的第二天,就见到了一直以来奋斗的榜样毛泽东,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当天,毛泽东一见到薄一波,十分和蔼,当即走上前握住他的手,很亲切地和他打了一个招呼。

随后,毛泽东跟他聊天时,说起了他的姓“薄”。

毛泽东表示,薄一波这个姓有很悠久的历史,意义深重。

根据薄一波前辈回忆,当天和毛泽东的谈话,他一生难忘。

毛泽东是他年轻时候的偶像,但他是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竟然如此细腻,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和自己交流,毫无压力感,这一点让他十分感动,同时也让他摆脱了紧张和束缚感。

等到谈话进入正题后,毛泽东很细致地跟他讲了一遍党内整风的情况,也说明了因为王明的错误路线导致党内损失惨重。

而对于这些,薄一波亦有自己的见解。

从党内整风到白区工作,再到监狱斗争,薄一波阐述得十分细致,对于每一个问题都用了高度概括的语言做出了解释,这一点令毛泽东很欣慰,印象深刻。

随后,他们又谈到了文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

从生活琐事到家国大事,再到理想抱负,毛泽东和薄一波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谈话。

对于和毛泽东的首次见面,薄一波曾表示过可以铭记终生,也通过此次谈话见识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魄力和格局,能够拥有这次机会,他感到很荣幸。

随后,因为中共七大尚未准备完毕,只能暂时推迟。

已经来到了延安的薄一波就留在了这里,被安排到了中央党校学习和工作。

很快,在他们的筹划下,中共七大在1945年顺利召开。

在1945年4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七大上,薄一波当选为中央委员。

面对薄一波的当选,所有人都感到很是惊叹,毕竟此时的薄一波还不到四十岁,真的是后生可畏。

对于事物,人们看到的永远都是它光鲜亮丽的一面,殊不知薄一波的中央委员也是经历了一番周折。

据相关记载,在中共七大挑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人选时,薄一波最初是被指定为候选中央委员的。

后来之所以出了差错,是因为有些同志在他的问题上提出了质疑。

早在1931年的时候,薄一波就有过被捕入狱后又假借“自首”出狱的经历,也就是这个经历导致他在此次的任命上备受关注。

按照规定,有过“政治问题”的人是不可以入选中央委员的。

当时,陈赓首先提出来,薄一波刚从监狱出来,成为中共党员是可以的,但绝不可以成为候补的中央委员,这不合适,不符合规定。

对于陈赓的质疑,刘少奇当即表示,可以陪他去跟毛泽东反映。

可是,陈赓坚决不肯去。

面对陈赓的固执,刘少奇只能自己前去和毛泽东报告有关情况。

当毛泽东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后,直接问:“薄一波凭什么不可以成为正式的中央委员?”

毛泽东还表示,如是提名候补中央委员不合适的话,那就直接让他当选中央委员吧!

在毛泽东的干预下,薄一波最后顺利当选七届中央委员。

而毛泽东之所以在陈赓面前如此力挺薄一波,还是因为他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工作所做出来的种种贡献,和他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卓越的领导不可分割。

动员阎锡山,共同抗日

1925年,薄一波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山西地区的要职,也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领导者。

在薄一波辉煌的一生中,若是让他选择最为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那一定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的工作。

随着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5年的华北事变相继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本着守护本国领土和利益,从民族大义出发,顺应民心,中国共产党选择摒弃前嫌,在敌我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的情况下,我党主动同国民党示好,希望能够共同抗日,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动全国人民积极抗日。

为了促进合作,我党开始主动向蒋介石派示好,希望能够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的支持,就这样山西的一把手军阀阎锡山成了毛泽东、中共中央乃至北方统战工作的重点拉拢对象,因为中共中央希望能够以山西作为华北抗战的中心,作为全国抗战的战略支点。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中国的未来发展,组织全国人民投入到抗日战争的热潮当中,挽救危在旦夕的中国,薄一波等一众烈士背负着中共中央的期待,来到了山西,和阎锡山开展合作。

他们来到山西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将山西变成抗日战争的华北主战场,让它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保家卫国之战中。

当八路军来到陕西后,改组牺牲救国同盟会,为山西民众获得了抗日的合法权利。

也就是因为这个伟大的举措,1939年时的山西大多数的行政单位的权力都掌握在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手中,而这种局面为八路军后期创建山西根据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紧接着,阎锡山和中国共产党的结合,彻底将山西抗日推向了高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也带动了全国抗日的发展。

第二就是,薄一波通过动员当地爱国主义青年和抗日救国武装力量,创建了一支拥有顽强战斗力的新军队,这为华北战场提供了有力的援助。

薄一波等人来到山西后,积极发展当地的武装力量,最终在极其危险的形势下组建了这支所向披靡的军队。

对于薄一波等人在山西所做出来的贡献,实在是难以超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薄一波作为其中的主要领导人物,更是利用自己的机智谋略和阎锡山斗智斗勇,携手抗日,也是实属不易,他为抗日战争立下的功劳,有目共睹。

上天会眷顾好人,就是因为薄一波的付出,才得到了毛泽东的赏识和赞赏,能够在七大选举时即使遭人非议也能力挽狂澜,最终成为中共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开辟新经济,殚精竭虑

1945年的“中共七大”结束后,根据上级指示,这位年轻的中央委员来到了晋冀鲁豫军区工作,成了邓小平的左膀右臂。

国家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命脉。

中国自从清朝末期以来,一直饱受外敌欺辱,国家早已是积贫积弱。

建国后,为了改变现状,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经济,而组建中财委就是重中之重。

1949年6月,根据中央对党内干部能力的考量,决定任命陈云、薄一波负责筹划中央财政经济部委员会,主要是负责探索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方向和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作为其中的骨干力量,薄一波和陈云一直都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陈云在养病休养期间,中财委的主要工作都是由薄一波代理,对此,他也处理得井井有条,从未出现任何的差错,丝毫不逊色陈云。

后来,由于特殊岁月,薄一波受到了牵连。

但清者自清,1978年,薄一波再度复出,成了晚年邓小平颇为倚重的元老之一,开始和他一起主持日常的常委工作。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途。

这是十分艰难的,但一旦走过去,将会迎来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薄一波贡献颇深,他以他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成为邓小平改革大业坚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潜心研究,铁笔写春秋

薄一波是一位富有政治眼光的革命老人,他的晚年,主要是从事党史著述,开始潜心党的历史和著述。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这和薄一波一生的众多重要时刻相比,不值一提。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研究历史是一种传承,所谓功在千秋,而不在一时一刻。

薄一波退休后,基本不再过问政事,开始组织班子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作为一位老革命家,薄一波能够在退居二线,将自己的革命经历写出来,帮助新时代人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这也将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选择,极有远见。

历经三年的时间,一部36万字的文学作品——《回顾》出版,当即就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轰动。

在薄一波的书中,无论大事小事,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得出来的,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文学的浪漫感,可谓是一部精品。

经过中央领导人胡锦涛的推荐,这本书成为了广大领导干部的案头书,一时洛阳纸贵。

除了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外,薄一波还撰写了同时代领袖和革命战友的回忆文章。

薄一波心里明白,自己走在了他们的后面,他是无比幸运的。

于是,他就要将这些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光荣事迹写出来,告诉世人,告诉后者,新中国来之不易,成长不易,望珍之。

在《回顾》出版后,薄一波并未停止自己的脚步,他又开始了新的写作计划,主要分为三卷,分别是《战争岁月》、《建设时期》和《改革年代》。

2005年,97岁高龄的薄一波将自己的写作工作正式传递给了协助写作的同志们,声称自己老了,写不动了,还要靠他们这些年轻人。

薄老的话一出,无数人为为之动容。

薄一波一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做大事这句话,早年立于战场,为国家浴血奋战,晚年立于文学,为后世撰写青史。

2007年1月15日,这位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发展、复兴的开国元老逝世。

他的逝世,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那段光辉岁月终归是一去不复返。

作为中共元老之一的薄一波,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做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大举措,谱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薄一波老前辈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奉献、努力,就如同他逝世时人们对他的称呼,全部都是带上“中共”。

就是这样简单的称谓,让我们看到了薄一波灿烂且辉煌的一生。

看到这里,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理应踏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在这大好年华时,为祖国,为人民,也为自己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张凡.薄一波行过百年路[J].武汉文史资料,2008(07):4-9.

徐庆全.薄一波:与伟人同行[J].传承,2007(03):36-37.

韩莎,祝彦.七大当选的最年轻的中央委员:薄一波[J].党史纵览,2007(10):46-48.

胡长水,朱元石,薛钰,王青.“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薄一波一生的六件大事[J].百年潮,2011,(06):49-5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