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在梅花山的六鞠躬,打了多少卖国者的脸?谁还敢再提去中化

乐蓉评历史 2023-04-06 21:59:04

重庆原来没有梅花山,只有一座雨台山。

83年前,英烈灵柩运抵雨台山安葬,十万军民臂缀黑纱,含泪相送。冯玉祥借用明代忠臣史可法殉国后,衣冠葬于梅花岭的典故,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并在山中遍种梅花,以象征将军一生傲骨。

83年后,马英九再祭张自忠,在墓前致哀,并三鞠躬,绕墓一周后,又追加三鞠躬。

告别前,马英九的声音已经哽咽:

“他受了太多委屈,以死明志,非常感动。”

这已经是马英九此次大陆行第四次流泪,前两次是在南京,拜谒中山陵、凭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三次是在湘潭祭祖,第四次就是4月4日在张自忠墓前。

为什么是张自忠?

因为他刚好葬在重庆?因为他是二战中殉职最高的将领?还是因为他是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唯一上将军官?

这些都是原因,但不是主因。真正触动两岸民众共同敬仰张自忠的一点,是他宁愿一死,也不想背负汉奸的骂名;宁愿弹尽粮绝死在阵地上,也不放弃祖国的半寸土地。

马英九向英雄致以六次鞠躬,到底打了多少卖国者的脸?但愿,张自忠的心路历程和他的经历,能给马先生以及数千万对岸同胞一些启示。

一、长城上的大刀曲

1933年3月4日,热河失陷,日军南下直面长城。两千多年来,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底线。再退一步,就是山河沦陷。

而值此危急时刻,最先站出来的却是“声名狼藉”的29军。

29军原隶属于西北军,中原大战时兵败溃散,残部被张学良收编。因为改换过门庭,又因为战绩不堪,人少枪破,这支寄人篱下的杂牌队伍,在当时根本不受任何人待见。

一开始,日军也认为29军不堪一击。但是在长城抗战开始后,他们就被一把把明晃晃的战刀彻底打破了心理防线。

是的,29军的装备极差,军中普遍拿着老旧的汉阳造和三八式,剩下就是自造的土枪。但这群西北汉子,几乎每个人身后都背着一把大刀。

古北口、南天门、喜峰口、罗文峪,飞机覆盖式地轰炸,成吨的炮弹落向城头,炸得城崩岩裂,树断石飞,阵地上尽是烈火浓烟。然而哪怕阵地的山头被削平,长城守军也是死战不退,甚至与日军展开近距离的白刃战,每一个小阵地的陷落都意味着守军的全部牺牲。

但一旦到了夜里,29军夜袭队就会发起反击,冲入日军大营,手起刀落,尽斩贼首。

正是在这场战役之后,一位热血的爱国青年谱写出了《大刀进行曲》,歌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即是“咱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也是在此战过后,日本人牢牢记住了29军38师师长张自忠的名字。

张自忠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前清知县,他也因此自幼接受传统封建私塾教育,恪守忠、孝、仁、义,敬佩关羽、岳飞的爱国情怀。辛亥革命后,在新思想的感染下,张自忠投入西北军伍,因为高大英武,且颇有“沉毅之气”,被冯玉祥视为爱将。

中原大战时,张自忠率部奔袭许昌,取胜高贤集,名将之风尽显。而在整个西北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也唯有张自忠的第6师编制保存最为完整。直到后来的长城抗战,张自忠更是成为了第一代“抗日英雄”的典型代表。

29军能够令日军胆寒,除了一把大刀之外,更在于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强,抗日意志坚定,而这些都得益于张自忠特殊的训练方式。

因为常年驻扎塞外,夏季酷热难耐,冬季滴水成冰,张自忠为了练兵,冬天命令部队光着膀子练习在冻土上挖散兵坑,夏天赤足走在滚烫的沙漠上急行。高强度的训练,也不怪士兵私底下都称呼张自忠为“张扒皮”,但每逢训练一见到张自忠总是手持教鞭走在最前面,大家也是由衷的服气。

用张自忠自己的话来说:

“兵之宗旨,以能效命于疆场为归属,故习劳忍苦为治军之第一要义。”

就是这样一位沙场名将,抗日英雄,却在长城抗战4年之后,成为了万千国人声讨的“大汉奸”。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张自忠在“七七事变”后的所作所为。

二、从英雄到“汉奸”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29军军长宋哲元赶赴保定“指挥全局”,张自忠则受命防守北平。

随着日军迫近城下,张自忠却并没有抵抗,而是选择通过谈判的方式进行协调,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北平城,张自忠本人则是躲进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2个月后化妆逃出北平。

“张自忠一枪未放丢了北平。”

消息一经传出,全国沸腾。张学良曾经背负的骂名,又转移到了张自忠身上。

紧接着,日军也开始添油加火,竭力营造出一种张自忠与日“友好”的想象。目的就是为了逼张自忠无路可走,只能选择投靠,另外这也是报复长城抗战的一种手段。

自此,关于张自忠的各种不利传闻甚嚣尘上。诸如“在卖国条约上签字”、“和日本人往来甚密”、“访日时参加了天皇阅兵式”、“麾下将领出了不少汉奸”等等。

这些标签一旦打到张自忠身上,就不可能再轻易扯下来。

其实张自忠也有自己的无奈。丢失北平,是因为当时整个华北只有29军一支孤军,且接到的任务就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长期周旋。”

正是在这样的最高指示下,张自忠只能尽量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成为一个介于两国之间的缓冲人物。这个时候,他不顾得个人荣辱,也承担了很多本来不应该属于他的骂名。

对于张自忠,老朋友熊斌的评价非常精准,说张自忠谈不上汉奸,但肯定是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被旧军阀割据思想贻误,热衷于权力,寄希望于通过所谓的和平来保存自身实力,没有大局观念。

第二:对日军的野心判断不够,错误以为日军进占北平,以及迫使29军退出华北,只是为了给双方留出周旋的余地,并不是全面侵华。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北平丢失的责任只在于张自忠一人吗?当然不是,从东三省到华北平原,哪一次不是步步退让,哪一次不是以局部事件作为了结。一个张自忠,一个29军,能起到多大作用?长城抗战振奋人心,可最终的结果还不是一纸屈辱的条约。

张自忠心里的痛苦和压力,常人无法想象。他返回南京,刚下车站就被学生围堵,千万群众围着火车大骂汉奸。好在南京同僚好歹还明白张自忠的委屈,纷纷为他说情请愿,这才平息事端。

后来38师被改编扩充为59军,接任军长的张自忠当着全军将士说了这样一番话:

“无论谁都可以打败仗,唯有我张自忠不能!我的冤枉,只有一拼与死,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刷干净!我带领大家拼死保国”。

或许从这个时候起,张自忠就已经有了以死明志的决心。

三、战死宜城,日军评价“壮烈”!

1938年,日军沿津浦路和胶济路继续南侵,兵分两路进窥徐州,战斗首先在山东重镇临沂打响。

临沂的胜败,关乎之后台儿庄战役能否顺利进行。但作为总指挥官,李宗仁最头疼的一个点就是位于前线的两位大将:张自忠和庞炳勋。

庞炳勋何许人也?

此人原系西北军第14师师长,中原大战跟随冯玉祥参战,却故意避重就轻,保存实力,战役后期更是临阵倒戈,使西北军满盘皆输,张自忠部也因此受到重创。

如今庞炳勋率部固守临沂,面临日军坂垣师团数倍于己的兵力围攻,心中早已绝望,这样的死局,谁又敢着冒险来救他这样一支杂牌部队。

然而就是最艰难的时候,张自忠的59军突然杀入了战场,先是联合庞炳勋部对日军发起连续5天5夜的反击,之后更是在庞炳勋被围临沂近郊时拼死为其解围。

临沂一战歼敌6000余人,堪称一场大胜,但前来支援的59军同样损失惨重,其主力38师更是伤亡过半。战后,庞炳勋痛哭流涕,感谢张自忠不计前嫌冒死搭救。李宗仁也是对张自忠大肆褒奖,说他亲临一线指挥,堪称名将楷模。

张自忠用这样一场硬仗,把自己头上“汉奸”帽子摘了一半。在北平,他为了保存实力未开战端,而到了临沂他为了曾经的对手打到弹尽粮绝,这就是改变,这就是证明。

张自忠和他的59军,是抗日战场上打出来的一匹黑马,作战勇猛,意志坚决。1938年秋,为了褒奖这支英雄部队,59军扩建为第33集团军,张自忠升任司令。

张自忠平时沉默寡言,但在抗日战场上,他的话开始多了起来,不过这些话,都离不开一个“死”字。

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到:

“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又在给部下训话时讲到:

“我们军人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算完成军人的责任。有机会,我一定带着你们找一条死路去。”

正是在这种生死观的支配下,张自忠每战必留遗嘱,抱定必死之心。他的炮兵顾问劝过他,李宗仁也劝过他,但张自忠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我想以自己的行动乃至头颅和生命激励人民战胜日军。”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再次亲赴战事最为紧张的河东前线指挥,而他所处的右翼兵团虽有5个师,但兵力仅有2万,不足进攻日军的二分之一,装备更是远逊之。

峪山、黄龙当、琚家湾、曹家大湾、梅家高庙,处处激战,因为张自忠的亲自坐镇指挥,日军被打得毫无喘息之机。但随着无线电密码被破译,兵力部署全盘泄露,加之敌人援兵抵达,张自忠的处境越发危险。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就此困顿之际,张自忠只能转移到南瓜店休整,见到此处百姓穷困,竟叫副官给全村每户发10块银元。

翌日,刻骨铭心的5月16日,血火交织的一天!

随着南面阵地失守,张自忠亲自带着几个卫士赶往督战,刚好碰到撤下了的手枪营。这支手枪营是张自忠最信任的一支王牌部队,如今经历血战,编制早已不全,营长重伤,4位连长打到只剩一个。

前线形势已经无法挽救,战士们劝张自忠赶快撤离,而得到的回答却是:

“我奉命追截敌人,岂能自行退却!当兵的不能临阵退缩,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些土坷垃?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下午3时,张自忠亲率手枪营士兵回撤至杏仁山脚下固守。战事异常激烈,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张自忠再也忍不住了,眼见日军即将冲上阵地,他站起身提起冲锋枪向前猛扫。也就在这霎那间,几颗子弹射来,张自忠全身数处中弹,右胸洞穿,血如泉涌。

最后关头,张自忠想要拔出腰间短剑自裁,却被卫士死死抱住。他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平静地说:

“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你们快走!”

从日军战史资料中,可以找到这场战斗的最后情节:

“藤冈元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住藤冈。藤冈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君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地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张自忠,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与他同时殉国的还有500余亲随官兵。如此的悲壮,让日军对眼前的对手肃然起敬,在事后的战报和宣传中,日军都提到一个词:“壮烈”!

四、国殇

当奉命支援的38师赶到战场时,战斗已经结束。黄维纲师长得知噩耗痛心疾首,当即亲率数百人的便衣队夜袭日军阵地,抢回了张自忠的遗体。

张自忠的夫人李敏慧,闻耗丈夫殉国,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举国哀悼。

张自忠的一生多次改换门庭,从投身西北军,到跟随张学良,再到军从南京。但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立场下,张自忠的决心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坚持抗日,宁死不背汉奸的骂名。

时至今日,我们记得张自忠,马英九还记得张自忠。但有些所谓的“去中”人士,却在刻意抹去张自忠的痕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历史割裂,与同胞割裂,与祖国割裂。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倒向他国,甚至是背上汉奸的骂名。

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流着先辈的热血。我们经历过苦难,所以珍惜和平。但正因为同根同源,拥有同样的历史,所以任何国人都不能走老路,走弯路。

终有一天,梅花山的梅花,会开过那道长长的海峡。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