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总统拜登在家乡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主持了任内最后一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领导人峰会。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在家乡接待外国领导人,拜登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凸显他对该对话机制和四国强化合作的重视,将其标榜为自己任内少有的外交政绩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动该机制一直持续下去。通过该机制的持续运作,美国寄望于推进印太战略,集中精力和资源应对中国挑战。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本周访问了埃及和欧洲,继续斡旋巴以冲突和俄乌战争。从他访问的成果来看,拜登政府斡旋巴以局势逐渐失去耐心,关注程度正在降低。
布林肯中东之行绕过以色列
布林肯18日至19日访问埃及和法国。就埃及之行而言,这是他在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第十次访问中东,但行程中没有以色列,意味着他此行并不寻求在巴以问题上取得突破。布林肯官方安排是出席美国-埃及战略对话,强化美埃经济和人文关系。但是,他此行正值黎巴嫩发生传呼和对讲设备爆炸事件、中东形势持续升级之际。由于布林肯中东之行均未打破巴以谈判僵局,美国只能更多地倚重地区盟友或伙伴为地区局势降温。
从当前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冲突可以看出,所谓的加沙停火谈判在美国大选前将持续陷入僵局,拜登政府对停火谈判的关注度正在下降。以色列方面也有美国大选因素的考量,布林肯过多发力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外界,包括特朗普方面,将巴以相关的问题归咎于拜登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的法国之行反而是重点。在法国,布林肯同法国、英国、意大利外长举行会晤,讨论中东和乌克兰局势。预计,泽连斯基下周美国之行将继续游说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由于拜登政府内部意见无法统一,布林肯此次法国之行也是为了继续和盟友评估其中的风险。
2025年“四国安全对话”在印度举行
根据白宫21日发布的“Quad威尔明顿声明”,四国领导人在卫生安全、海事安全、关键和新兴技术、高质量基础设施、气候及清洁能源、网络、太空和人文等领域达成共识和合作项目。此次Quad峰会在前三次峰会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多进展。比如,此次峰会将两年前制定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扩大到印度洋海域,拜登借和印度总理莫迪的会晤,宣布两国将扩大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四国还将宣布一项四国海岸警卫队联合行动的计划并加快向太平洋岛国以及东南亚国家提供关键技术和安全技术。日本和印度还在Quad框架内宣布了学术和人文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项目。
四国合作完全服务于美国的印太战略布局,其中之一就是在东海、南海、甚至台海应对中国带来的安全挑战。美国也有意将中国的军事行动、贸易行为定位为印太地区的“挑战”或“威胁”,并争取其他三国、尤其是印度的支持。比如,在俄乌战争方面,拜登就特别称赞了莫迪对波兰和乌克兰的访问以及他发出的和平呼吁和向乌克兰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在美国的协调下,其他三国一致力挺印度举办2025年Quad领导人峰会。
很显然,拜登有意在自己的家乡强调美日印澳四国的“团结”程度,并将这一安全机制视为其主政期间取得的一项重要的外交成就。无论今年大选谁胜出,该机制都有可能持续下去。基于Quad外长对话机制是特朗普在任期间发起的,他如果再次上台,很有可能会继续强化该机制。
美国大选后的对华政策走向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认为,无论哪位候选人在11月获胜,美国的对华政策与过去两届政府相比都不太可能有太大变化。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认为,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有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尽管目前尚不确定两位候选人最终将如何对待中国。目前看来,两位主要候选人都不愿意改善双边关系,情况很可能变得更糟(详见《美国大选后的对华政策——《中美聚焦文摘》最新期解读》)。
随着美日印澳在Quad机制内强化人文与学术交流,一些学者也在关注中美人文交流的难度。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高级研究员韦德宁(Dennis Wilder) 在本期杂志就强调了中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在本周的专访文章中提到,如果特朗普竞选成功的话,中美人文交流大概率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哈里斯大概率会延续拜登政府的一些做法。从她的角度看,推动中美人文交流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但有些事务也不完全是哈里斯个人或她领导的政府所能完全掌控的(详见《专访贾庆国:无论谁当选,中美人文交流都会面临困难和挑战》)。
其他
9月17日,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在智库史汀生中心举办的活动上表示,去年“气球事件”结束后,中美关系中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他说,降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发生意外冲突的风险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并表示拜登政府正在 尽一切可能“缓解紧张局势”。
9月17日,针对黎巴嫩发生寻呼机爆炸事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在简报会上表示,美国正在收集有关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强调美国并没有参与其中。米勒同时称,美国没有对谁可能是寻呼机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进行评估。
9月18日,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听证会上再提中国所谓“援俄”问题,宣称大多数欧洲盟友都对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感到担忧。他还说,中国是“美国历史上面临的最大挑战”,这种挑战和冷战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9日驳斥时称,美方错误地把中国视为最大的挑战,是以自己的霸权思维镜像他国,是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严重误判。中方敦促美方摈弃冷战零和思维,停止散布中国威胁论,停止歪曲中方的战略意图。
9月19日至20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五次会议。此次会议由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与美国副财长尚博共同主持,两国经济领域相关部门到会交流。在会谈中,拜登政府试图再次向中国表明立场,让其避免用刺激制造业出口的产业政策冲击世界其他国家。中方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涉俄制裁、打压和影响中方企业利益等表达了严正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9月19日,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尽管中国提出要求,但美国目前没有撤回部署在菲律宾的Typhon中程导弹发射系统的计划,并且美菲正在测试在地区冲突中使用该系统的可行性。
9月19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联邦调查局(FBI)和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今年6月和7月,来自伊朗的黑客将从特朗普竞选团队窃取到的敏感信息发送给拜登的竞选团队。美国司法部副部长莫纳科(Lisa Monaco)18日强调,伊朗是今年美国选举安全的主要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