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写生出天机梅花奇缘佳话传——大观夜场中的岳岱与禹之鼎

沐清扬说史 2024-11-25 01:53:34

此辑将为诸位藏家呈现《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部分中的两件手卷:岳岱《写生杂画图卷》、禹之鼎《十三本梅花书屋并诸家题咏》。

岳岱,明嘉靖、隆庆间名士。《写生杂画图卷》为“坦翁”刘麟作,“笔端生意,种种妙绝”,书法超超如神。既能看到吴门写意花鸟画具有的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进而感受到当时文人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岳岱与刘麟都曾在官场宦海中沉浮,后纷纷归隐,过起了“赋诗自娱”的林下生活。他们经历过现实与理想间的挣扎,在精神上息息相通,而这卷正是两人“神交”情谊的见证。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康熙状元王式丹一生嗜梅、痴梅,曾有梅花诗:“与尔结同心,萧然自履素”、“梅花吾所爱,花时必赠诗”等。尝梦至一处,梅花满庭、宛如仙境,有一仙翁赠以十三株梅树。梦醒后,遂以“十三本梅花书屋”名所居,并属禹之鼎将这个梦境绘写成《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式丹珍视此卷,在即将出京时,遍邀诗坛名宿题咏,共计57人。在累累题咏之后,另有姚椿、陈夔龙二人作跋。诸家辞藻华章,文采焕发,几乎囊尽清初俊彦名流,还成为文坛逸事广为流传。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Lot 2633

岳岱 1497-1574后

写生杂画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嘉靖二十九年(1550)作

图:31×424 cm. 约11.8平尺

跋1:31×105 cm. 约2.9平尺

跋2:31×217 cm. 约6.1平尺

RMB: 600,000-1,000,000

鉴藏印:

翁方纲(1733-1818):诗境、苏斋墨缘定(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翁方纲》14、29印,782页)

梁章钜(1775-1849):茝林审定(参见上书《梁章钜》20印,921页)

罗天池(1805-1856):罗天池书画印、六湖、罗六湖家珍藏(参见上书《罗天池》7、4、5印,1570页)

伍元蕙(清道光-咸丰间,19世纪):伍元蕙俪荃氏、南雪斋(参见上书《伍元蕙》4、6印,297页)

潘延龄(清咸丰间,19世纪):臣潘延龄、潘氏健庵、潘健庵鉴定识者宝之、曾藏潘健庵处(参见上书《潘延龄》3、5、7、12印,1465页)

其他:□□□□鉴赏图书(半印)、石妙楼墨缘、云海鉴藏、过云山房茅氏少山

后纸:杜大中、吴士冠、叶向高、翁方纲、罗天池题

冯己千题附页:岳东伯号秦余生,撰《今雨瑶华》,录交游十四家。高尚不出,书罕传,知者甚稀,画至鲜见。翁覃溪两题至详。己翁。钤印:冯己千秘笈印"

作画者岳岱:“与陈白阳同一机轴”

岳岱,字东伯,自称秦余山人,号漳余子,江苏苏州人。先世以军功隶苏州卫,至其父,始好读书。其性狷介,不妄与人交。能诗善画,好游览。壮年时出游恒、岱诸岳,泛大江,览留都城名胜,访丰坊于四明,历天姥、天台、雁荡、武夷、匡庐,有“吴中(徐)霞客”之誉。嘉靖年间,他在阳山西白龙坞开辟草堂,结庐隐居,潜心著述。著有《阳山志》。又尝采当时吴中隐逸才俊十四人之诗,辑为《今雨瑶华》,昔人比之唐贤《箧中集》。

荷枯风易断,秋水日澄清。何处寻兄弟,天边听鹡鸰。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山居无事,奉怀坦翁老先生,因戏作杂画一卷,便当寄上,当一神交于此也。石川老先生见之,当为岱题以数语,如何?门弟子邺郡岳岱拜书。

李宗周题本幅:弱质倚阑干,丰神似玉兰。莫向黄昏敛,携灯正欲看。宗周。 钤印:李

此卷作于嘉靖二十九年,适岳岱隐居阳山,自得其乐之时。岳岱秉承元人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绘画传统。分绘稚菊湖石、山中竹笋与紫蕈、松树与蜿蜒的葡萄藤、栀子花、杨梅、九节菖蒲、荷花鹡鸰、玉兰、秋葵等,“笔端生意,种种妙绝”,洋溢着清新、自然的真实气氛。且每段书自作诗,书法超超如神,每一段各有不同的意境,展现出岳岱高超的写生技巧。

山中添竹稚,客过主心宽。黄鸡兼紫蕈,同煮只空盘。

明代是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以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把元代的文人气息导入明代文人写意花鸟画,以“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拘于形似之间”为创作思想,将“意”与“情”完美结合融入文人写意花鸟画中。作品不再像元人花鸟那样孤寂和清冷,而是结合了许多生活情趣,同时不再单用纯水墨作画,而是会更多选用色彩进行演绎。在这四余米的杂画卷中,我们看到了吴门写意花鸟画具有的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更准确的是看到了陈淳追求淡泊自由生活的艺术理想,进而感受到岳岱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定磁搏白雪,昆石积寒琼,雨过书窗下,蒲添九节青。

昨夜雨潺潺,杨梅熟满山。晚来偏酒渴,数颗破愁颜。

受画者“坦翁”:“苕溪五隐”之一刘麟

刘麟(1474-1561),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故称之为“坦翁”。本江西安仁县人,后迁南京广洋卫。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正德戊辰(1508年),出任绍兴知府。因不谒刘瑾,被下罪为民。移居湖州,同孙一元、龙霓、陆昆、吴珫(姻亲)结社唱酬,合称“苕溪(湖南)五隐”。刘瑾伏诛后,刘麟被重新启用,任西安知府。嘉靖年间,由大理寺卿擢升工部尚书。后因苏淞龙袍织造加上显陵阁渗水之事,强令谢仕,从此归隐于第二故乡长兴,赋诗自娱。著有《逸老堂碑记》《清惠集》等。

秋树悬霜实,何年入汉宫。摘来消肺渴,颗颗玉盘中

素质倚薰风,向人浑欲语。春芳莫相笑,丹心能自许。

小缸植卑木,幽姿偏媚人。仅能辞剪伐,虎刺亦空谷。

刘麟清修直节,克己奉公,当官不挠,为人称道。家居三十余年,廷臣频论荐。晚好楼居,又无钱营造。1543年,在他年届七旬,好友文徵明特为其绘制了《楼居图》。

参考图:文徵明《楼居图》,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岳岱与他都曾在官场宦海中沉浮,后纷纷归隐,过起了“赋诗自娱”的林下生活。他们经历过现实与理想间的挣扎,在精神上息息相通,而这卷正是两人“神交”情谊的见证。

明代,士人无不以诗学相尚,以文会有的风气繁盛。太湖南边的湖州成为江南文人诗酒聚会的好处所 , 尤以岘山为诗酒结社之胜地 。从正德到嘉靖末年,以刘麟为中心,从“苕溪五隐”社发展而为“岘山逸老社”。社中还有一位重要的诗人出现在岳岱的题跋中,即“石川老先生”张寰(1486-1561)。其字允清,号石川,江苏昆山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授知济宁州,累官至通政司参议。嘉靖二十四年罢归。“则日以图史自娱,临摹法书,挥翰竟日不倦。而好游名山,凡东南有佳胜处,屐齿屡遍。”喜藏书,“筑崇古楼,聚书甚富”。曾为刘麟立传《南坦翁屦略》。

本卷题跋与递藏

明代李宗周题诗四首于本卷;万历间,杜大中、吴士冠在金陵栖霞僧处观赏此卷;1614年,由刚致仕返乡的叶向高所得,三人分别书跋于后。至清代,翁方纲赋诗作跋,知此卷经“云谷农部”叶梦龙珍藏;道光间,罗天池题跋于卷末,此卷也随其入粤,经潘延龄、伍元蕙鉴藏,并由冯己千题签;近代,入藏“小画舫斋”。

春深荷锄罢,稚菊雨中肥。秋来山醸熟,先赏醉杨妃。漳余生岳岱。

李宗周(明代,15世纪)题:尊酒对相倾,华府綻紫花。三径陶家宅,篱边思正清。秣陵吏宗周。 钤印:李宗周印、宪章私印

碧枝棲湛露,紫艳绚文霞。高品推骚咏,间毫颂物华。

李宗周题本幅:东风日夜发,桃李不禁吹。检点浓华事,辛夷落较迟。宗周。 钤印:李宗周印、宪章私印

此吾乡岳东伯先辈之笔,笔端生意,种种妙绝。为南坦翁作,与平生草草自不同。翁与石川翁结社苕上,不减香山,而今高风胜赏,不可复见,即此卷笔法亦不可得,把玩足胜感忱。万历庚寅(1590年)偶题于栖霞方丈足下,杜大中。 钤印:大中、子庸父、钟山别业(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杜大中》1印,332页)

杜大中(明嘉靖-万历间,16-17世纪),字子庸,号山堂居士。苏州人。官主簿,善书。现藏天津博物馆的周之冕《仿陈道复花卉卷》有其题诗。

◆吴士冠:岳东伯先生写生种种生色,而有杜山塘先生既赘数语为之跋。余偶过金陵栖霞僧寮中,僧有摄峰出此索题,余不文,乃以岁月纪事云尔。时万历庚戌(1610年)初夏,同观者乃诚启、谦启昆仲许君,复有上之王君、孟孺叶君、鸣泉沈君耳。长洲吴士冠记。

◆叶向高(1559-1627):秦余山人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不惟肖似形貌,并得其意象。余欣获此卷,爱不能置,因以识之。时甲寅(1614年)重阳后二日也。钤印:叶向高印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翁方纲:漳余嘉余太谷春,今雨旧雨谁见真。山中淡无酬对侣,只有石栏老瓦盆。平生筇笠遍江海,池砚名岳堆嶙峋。茶烟篆起作飞雨,苔岑一气蟠香云。此即瑶华托缄素,烟中月下还水滨。试问次山箧中集,何如林宗折角巾。

岳岱字东伯,号漳余生,又号嘉余山人。能诗善画。明嘉隆间,隐居吴门,结草堂于阳山浒市间,修竹万竿,撰《今雨瑶华》,录同时交游十四家之诗,昔人比之唐贤《箧中集》。而其书罕传,知者甚少。东伯之画,亦不多得。今因题此妙墨,并录所集《今雨瑶华》十四家之目于卷后。如见其洒翰,寄怀之遗韵耳。

昆仑山人张诗、五岳山人黄省曾、憨泉山人袁昭旸、雨舟王济、时川姜龙、桃谷陆俸、阳山汤儒、石川张寰、大石山人顾元庆、谢湖袁褧、嵩山徐伯虬、九嵕顾闻、少溪王延陵、青门山人沈仕。

嘉庆二十二年(1817)丁丑秋七月二日,北平八十五叟翁方纲题并记。

钤印:苏斋、内阁学士阁侍读学士翰林侍读学士、覃溪、恩加二品重宴琼林(1、2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翁方纲》18、50印,782、783页)

翁方纲:今雨盟来今雨齐,台山淡墨寄遥怀。洼樽碁墅星虹气,又到珠江穂石涯。

云谷农部二兄所藏岳东伯写生图卷,予既赋诗并录《今雨瑶华》诸家于卷后。而此卷为云谷先文忠所藏。文忠手迹在焉。适因云谷斋名「今雨」,故用朱竹垞以次山洼樽、东山碁墅、品《台山诗集》之语,赋小诗题后,庶可以备《今雨斋诗话》也。七月六日,方纲又书。

钤印:翁方纲印、覃溪(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翁方纲》15、18印,782页)

罗天池(1805-1856):东伯山人写生,与陈白阳同一机轴。诗亦相似,其书法则超超入神,殆欲与龚子敬、杨凝崖血战者。东伯翰墨流传绝少,珍重珍重。道光丁未(1847年)正月十三日,罗天池记。钤印:六湖(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罗天池》2印,1570页)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Lot 2644

禹之鼎 1647-1716

十三本梅花书屋并诸家题咏

手卷 设色绢本

壬辰(1712年)作

44×104 cm. 约4.1平尺

跋:44×1345 cm. 约53.3平尺

RMB: 3,200,000-4,200,000

题识: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壬辰花朝,广陵禹之鼎写于京邸忍冬斋中。

钤印:慎斋、尚基氏、禹、必逢佳士亦写真,一印漫漶

鉴藏印:贵阳邢端所得

后纸:查慎行、查嗣瑮、徐昂发、周起渭、蒋仁锡、缪沅、李陈常、陆奎勋、李宗仁、史申义、殷誉庆、张维煦、袁寒篁、李莲、洪鉽、陈鹏年、冯念祖、宋至、翁嵩年、章继泳、王灏、唐继祖、汪漋、汪天与、张师孔、闵长虹、郭振基、洪公寰、王文枢、王文奎、周仪、朱弦、程式庄、乔崇修、朱扆、吴瞻淇、张云章、张同方、萧旸、陈豫朋、林佶、刘师恕、查嗣庭、徐骏、郭元釪、顾嗣立、张大受、盛弘邃、李苏、史进义、樊经、程庭、张士琦、章藻功、龚翔麟、汪日祺、汪荃、姚椿、陈夔龙题跋。

签条:

1.禹慎斋十三本梅花书屋图。

2.二树紫藤花馆藏品

顾鳌“二树紫藤花馆藏品”签

出版:

1.《艺林旬刊》第五十期,第二版,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办,1926年。

2.《咏梅斋号考略》,第92-94页,齐鲁书社,2015年版。

《艺林旬刊》第五十期

著录:

1.《石帆轩诗集》卷五,徐骏撰,清康熙刻本。

2.《万有文库》第二集,第732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禹之鼎年谱》,胡艺编辑,《中国画艺术丛集•朵云》3集,第21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2年版。

4.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四十,《四部丛刊初编》(283-285),上海书店,1989年版。

5.《桐野诗集》第425、57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全清词•顺康卷》(20册),第11725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

7.《黔南丛书•6》第122-123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清代诗文集汇编•205》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9.《清代诗文集汇编•209》第3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0.《浙江文丛•查慎行集》第5册,第90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说明:

(一)上款人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号楼村,江苏宝应人。积学嗜古,有盛名。康熙四十二年(1703)状元,授修撰。参与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皇舆图表》《渊鉴类函》,分校《二十一史》诸书。康熙五十二年罢官归。后侨居扬州,与乡士大夫论文为乐,士多从之游。工诗,田雯、王士祯皆推许之。著有《楼村集》二十五卷、《四书直音》一卷及《灵豆录》。

(二)经顾鳌、邢端旧藏。

1.顾鳌(1879-?),字巨六,号二树紫藤花馆主人,四川广安人。早年留学日本,在明治大学专攻法政。回国后,任清政府民政部郎中。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内政部长。1918年寓居上海,寄情于古书画的收藏。

2.邢端(1883-1959),字冕之,号蛰人,贵州贵阳人。光绪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讲,1917年起任农商部矿政司司长、工商司司长、井陉矿务局总办。1928年后赋闲。1951年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长于山志掌故,精书法,工楷、行书。

清初邀请画师图写盛事以纪事,或是绘出肖像以言志,已成当时文苑一种风尚。文人高士借用画师高超的绘画技术塑造心中所希冀的形象,正是“丹青犹有身后名”之思。

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在翰林院任修撰、十年未得升迁的王式丹以疾罢官,即将出京,出示友人禹之鼎为之所作《十三本梅花书屋图》,遍邀名宿同好作跋留念。其情其志,展卷生敬,梅屋宛在眼前,文采风流亦将继续。

受画人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号楼村,江苏宝应人。出自书香门第,少时便以诗闻名于乡里。诗人宋荦巡抚江苏时,辑《江左十五子诗选》,以其为之首。名士田雯、王士禛极其推许,查慎行俯首下心以兄长事之。时人称自王士禛、朱彝尊后,清人能诗者惟推查慎行、王式丹而已。式丹才华横溢,二十八岁成秀才,后屡次不第。直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已近六旬再应乡试,始中举。次年赴京会试,成为清代中魁年龄最大的状元。此后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同张廷玉、曹寅、查慎行等编纂《佩文韵府》,又参与修纂《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等。康熙帝很重视人才,在南巡浙江时已发现王式丹,又有宋荦竭力的推荐,故对其恩宠有加。王式丹入史馆十年,凡大著作,皆推承其事。曾因其工作勤勉成绩显著,康熙帝特赐以松花砚及书籍多部。然而受到恩宠的同时,易引起朝中小人的猜忌和诋毁。后来,因为恩师陈汝弼求情夺俸一年,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疾归里,后受同科榜眼赵晋科场案牵连,被捕入狱。反复对簿公堂,事得白,侨居郡里,与乡士大夫论文为乐,士多从之游。

▲ 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四十

据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四十载“同年王楼村尝梦至一处,梅花满庭,有一老人杖而入,以杖数树云,此十三本以付汝,汝若饥渴时,但吃梅花便是神仙地位也。觉而属禹司宾慎斋画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壬辰(1712)四月,楼村罢官将出都,以图索句。作歌赠之。”此文道出是卷的由来。王式丹梦仙翁赠梅十三树,遂以之为堂名,并请画家禹之鼎依梦境筑室画中,绘制了《十三本梅花书屋图》。

▲ 卷后査慎行题《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并序》

查慎行题《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并序》

同年楼村王先生性嗜梅,尝语所知云“吾平生无它愿,惟欲得茅屋数楹种梅十余本,日吟啸其间,足了一生矣。”丙戌(1706年)七月十五日夜,忽梦至一处,梅花满院,方徘徊其下,有庞眉老人杖而入,以杖数树云:“此十三株以付汝,汝若饥时,但吃梅花便是神仙地位也。”觉而异之。因属禹司宾慎斋画此图。壬辰四月将出都,以图来索句,为作长歌,兼以赠别。

鸿胪禹叟特好奇,闻人说梦乃画之。寒梅绕屋十三本,一一著花无丑枝。问渠此屋在何许?异境云自华胥移。庞眉丈人野鹤姿,指树付汝汝不辞。嚼花可使食无肉,仙者得之能疗饥。觉来馆舍冰雪冷,满床簌簌香风吹。君家汜光湖水湄,柳繁梅少地苦卑。买栽觅径良未易,梅性要与高寒宜。然而画稿出神授,何必远向孤山为。但忧书多无屋贮,莫叹树老看花迟。浮生所遇率假合,刹那劫比阿僧祗。幻中生幻想非想,身外现身知不知。君今官罢归有期,蘧蘧形开识者谁?诗成掷笔吾自笑,区区纪梦何其痴。初白弟查慎行。

初白庵主、查慎行印、得树楼

禹之鼎,字尚吉,号慎斋,江苏兴化人。官鸿胪寺序班,以善画供奉内廷。工山水、人物,尤精写真。是康熙年间的肖像画圣手,一时名人小像皆出其手。他曾为朱彝尊、王翚、宋荦、王原祁、高士奇等文坛领袖、艺苑名宿图写形神。单为诗坛祭酒王士禛就曾绘制肖像多达12幅之多。王称言其“名重辇下”,可知其声名之盛。

禹之鼎的绘画不甘于独借肖像以传意,而是更愿意将像主置于神韵深秀的画境之中,善用背景烘托人物的性格、志趣,进而营造出一种悠游隐居的自在氛围。此《十三本梅花书屋图》亦是这种典范。图中画小院内建屋一楹,屋内书卷满架,王式丹倚案握管沉思,面目清矍,自有学者风范。屋前梅树十三株,枝干虬曲如铁,横斜高低疏密错落。虽已入暮,而红、白梅花灿然,仍傲寒怒放。其后修竹猗猗,深翠与寒梅相映,一书童从土墙外捧书而至,小园孤簷,然书香与花香相和,韵士与寒枝共傲。真乃居住的理想之地。

本幅右上角隶书题“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左上角行书:“壬辰花朝,广陵禹之鼎写于京邸忍冬斋中。”此时禹之鼎六十六岁,已是其极晚笔。另据胡艺《禹之鼎年谱》记载, 此作之后,再未见他作传世,或为其绝笔,则尤可贵也。

▲《禹之鼎年谱》,胡艺编

清康熙间,众多名士因赴试而云集京师,诗酒之会,笔墨之事,殆无虚日。禹之鼎亦是久在其间,是各种文人活动的参与者。然士人之交游,亦多酬酢题咏,好以图卷征求题咏于朋友间。无怪禹之鼎存世的画卷后常见诗词满幅,题跋盈纸。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王式丹生平好与海内贤人君子游,“扬挖”风雅,更倡迭和。《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图成后,王式丹遍请当时诗坛、文坛名宿题诗卷后。题咏者或为自己同年科举的进士,若查慎行(二甲二名)、章藻功(二甲三十八名)等;

▲ 章藻功(1656-?),字岂绩,别号息庐主人。浙江钱塘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

或为诗坛领袖王士禛弟子如蒋仁锡、史申义;

▲ 蒋仁锡(清·康熙),山西临汾人,寓居大兴。字静山。康熙四十八年(1709 )进士。师从王士禛。

▲ 史申义(1661-1712),字叔时,号蕉隐,一作蕉饮。江苏江都(今属江苏)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充云南乡试考官,改御史、礼科给事中。

或为曹寅门人友人如查嗣瑮、殷庆誉、郭振基、唐继祖;

▲ 查嗣瑮(1652-1733),字德尹,号查浦。浙江海宁人。查慎行弟,时人比称二人为宋代“二苏”。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

▲ 殷誉庆(清康熙间),华亭人。字彦来,号蘧斋,又号蘧门。师事王士禛、曹寅。

▲ 唐继祖(1671-1733),字序皇,号范山。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曹寅门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散馆授检讨,官至江西按察使。

或为“江左十五子”的徐昂发、缪沅、郭元釪、顾嗣立、张大受;

▲ 徐昂发(1670-1723),字大临,号庵,江苏长洲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曾任江西学政。“江左十五子”之一。

▲ 顾嗣立(1669-1722),字侠君,号秀野。江苏长洲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江左十五子”之一。

▲ 张大受(1660-1723),字日容,号匠人。江苏长洲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江左十五子”之一。

或为其家人,有表弟乔崇修;或为王式丹弟子,如王文奎。

▲ 乔崇修(1669-1744)江苏宝应人。字介夫,号念堂,晚号固翁。王式丹表弟。

▲ 王文奎(清康熙间)字东宿,号蘧庄。江都人。王式丹门人。暨恬斋三十六人之一。

这五十余人常见于禹之鼎绘制的其他肖像图中,或许他与其中的几位名宦、文人不乏往来,从中可窥知一二。如 《王士禛放白鹇图像》卷后亦有查慎行、查嗣瑮、蒋仁锡、林佶等,以及部分“江左十五子”的题跋。累累跋文,或与王式丹地位相关,或与禹之鼎出神入妙的创作令人诗思泉涌有关。

▲ 林佶(1660-?),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吉人,号鹿原。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刘师恕(?-1756),江南宝应人。字艾堂。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

古典诗歌中,吟咏花草的诗歌数以万计,诗人通过对花草的热爱和赞美,传达自己的志趣。王式丹嗜梅、惜梅、痴梅,“夙有梅花癖,当春便赋诗。”他平生无它愿,只愿得一间梅花环绕的茅屋。然而王式丹生性恬淡,居官十余年,公务之外,只知潜心学问。官位不高的他,俸禄只够日常开销。归里后“僦屋邗上,囊橐萧然。”故只能嘱禹之鼎为此作图,在画中构建自己梦境中的美景。

王式丹生前没有建造自己理想中的十三本梅花书屋,有图有诗却无室。直到曾孙王崇高(字少林,号海山,晚号慕堂。1763年进士。)依图建屋,才终使梦境变成了现实。

由于此文坛逸事广为流传,俊彦名流又纷纷作诗歌咏志贺。如翁方纲作《为王小楼进士題其曾祖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書屋图,用蔡忠惠(梦诗)韵四首》、蒋士铨作《王楼村十三本梅花书屋图》、王文治作《为家少林追题其曾祖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即用卷中查他山韵》、钱大昕作《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其曾孙少林进士属题》、赵翼作《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为其曾孙少林赋》。

“一十三本是何兆,其应当在世泽延。”王式丹的五世孙王凯泰,官至福建巡抚,亦延续先祖风雅。他赴任福建后,为振兴闽学,提倡经世致用之风,在西湖旁书院旧址设立“致用书院”;为纪念先德,书院后广植梅树,建“十三本梅花书屋”,王式丹的“梅花奇缘”并请将梦境图画,卷后数十位文人唱和题咏,“十三本梅花书屋”其情其志,展卷生敬,梅屋宛在眼前,文采风流亦将继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