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论书法中的布白变化

书法艺堂 2024-05-17 10:47:50

又曰:“均谓间,子知之乎?"曰:“尝蒙示以间不容光之谓乎?"。

坦白讲,初次听到颜真卿关于布白变化的四字回答“蒙示以间不容光”,确实让人感到困惑。“均谓间”容易理解,指的是书法布局中的空间要均匀,即布白要均匀。然而颜真卿的回答似乎是在说:您之前向我展示的是没有空间,一点光都透不过的样子。颜真卿为何会这样回答张旭关于空间均匀的问题呢?他似乎是在反问:您是不是指您之前展示给我看的那种完全没有留白的书写方式?这样的回答初看似乎逻辑上有所欠缺,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我们没有见过他所说的“间不容光”的具体讲解,所以直接翻译过来时,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但如果从书法的辩证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个例子,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是女性的美吗?你回答说:你曾经告诉过我什么是极端的丑陋。这里的意思是,颜真卿用一种极端的对比来回应张旭关于布白均匀的问题。张旭问:你知道什么是空间均匀吗?颜真卿反问:您是不是指那些字里行间连光都透不过的地方?这里的“透光”,指的就是书法中的“白”。这种回答方式虽然有些绕弯子,但只要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就能领会颜真卿的深意。

关于颜真卿和张旭之间的对话,关键的疑问在于张旭是否说过“然”,因为根据拓片本的记录,张旭在颜真卿的某些回答之后并没有明确表示认同,即没有说“然”。这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颜真卿漏写了,还是张旭并未对颜真卿的回答表示认同?个人推测是后者,即张旭并未对颜真卿的回答表示认同。这是因为颜真卿的某个回答与前两个回答相比,似乎并没有直接回应到问题的核心。以下是张旭和颜真卿对话的改写:问:何为横平?答:横竖皆有其象征意义。问:何为竖直?答:不允许出现偏斜曲折。如果参考之前的讨论,这两个回答都是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它们包含了一定的辩证关系。

在颜真卿与张旭的对话中,当提到“均谓间”和“间不容光”时,似乎并未体现出辩证的深度,而是直接对“间”(空间)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在这里,“所不容的光”即指书法中所看到的空白部分。

这段对话并没有涉及到空间变化,也就是说,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展开。

苏轼曾有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句话用来形容书法中的“间”(空间布局)是非常恰当的。在书法艺术中,“间”指的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间,既要有宽松的部分,以便于“走马”(即留有余地),又要有紧凑之处,以达到“不透风”(即密集而无空隙)的效果,但整体上要保持均匀和谐。

在探讨书法的均匀布局时,我们通常会认为三横等距即为均匀。然而,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即便是有的地方宽松、有的地方紧凑,第二种布局同样可以给人以均匀的感觉。

这正是颜真卿在回答中相比前两句所缺少的,他没有展现出辩证的发散思维,也没有表达出“在不均匀中寻求均匀”的深层含义。因此,很可能是张旭认为颜真卿的回答并不足够深刻,因此没有继续对话。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理解这句话本身并不困难,但要解释清楚还是有些挑战。毕竟,颜真卿的回答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而这种思考缺乏直接的语境线索,主要依赖于推测,因此很难有十足的把握去阐释。不过,参考了沈尹默的一些阐释之后,虽然与我的理解存在差异,但他也是从前面的辩证思考出发来解读第三句的极端表述,这表明我们的基本理解方向是正确的,这也让我有了信心将其写下来。这句话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如果先阅读了白话文的解释再去看原文,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而如果直接阅读原文,可能会感到困惑。问题也在于此,如果“先入为主”的观念太过清晰,可能会影响我们进行独立思考。建议在理解这句话时,可以参考前两句的辩证关系,从中读出“将黑色部分也视为白色空间”的深刻理解,这样我们就能更加合理地看待“间不容光”的极端表述,并进一步思考布局中黑白空间的变化。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