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患有罕见病的小男孩表达了对王曼昱的喜爱。他的母亲为了鼓励孩子,忍不住给王曼昱发了一条私信。让人意外的是,王曼昱不仅亲自回复,还寄来了小礼物,并对小男孩进行了真挚的鼓励。原以为王曼昱的贴心只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想到,在竞技舞台上,她同样展现出令人感动的一面。
在2024年成都混合团体赛场上,王曼昱与罗马尼亚主力德拉格戈曼的对决中,本有机会零封对手,但她却选择让掉一分,挽回了对方的尊严。巧合的是,昔日的“大魔王”张怡宁也曾做过类似的举动。虽然并非每位运动员都认同这种做法,但不得不说,这正体现了体育精神的另一种深刻内涵。
回顾那场比赛,王曼昱首局以15-13险胜,还让观众感受到一些悬念。但第二局11-6的比分则展现出了明显的实力差距。当第三局比分来到10-0时,赛场上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即将见证一个“剃光头”的时刻,王曼昱却刻意放慢了节奏,在一个不着痕迹的回球中,让对手拿到了宝贵的一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罗马尼亚选手是一名残疾运动员。她克服身体局限,站上国际赛场,本身就值得所有人尊敬。王曼昱选择让球,不仅避免了对手遭遇“11-0”的尴尬,更是给予了一位奋斗者应有的尊严。
这一举动不禁让人联想到“大魔王”张怡宁的比赛风格。在她统治乒坛的年代,也曾多次面临是否“封零”对手的选择。每当这种时刻,她总会在不经意间送出一两分,既保全了对手的尊严,又不失比赛的竞技性。
然而,对于这种行为,并非所有人都持相同观点。例如,孙颖莎在2024年WTT沙特大满贯赛女单1/4决赛中,就毫不留情地以11-0零封了钱天一。这并非冷酷无情,而是对竞技体育本质的一种忠实体现。
乒坛传奇邓亚萍也曾直言不讳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体育竞技不是友谊赛,场上就该全力以赴。”在她看来,真正尊重对手的方式,是以百分之百的实力去比赛,而非刻意“放水”。
这种观点也有其合理性。竞技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与残酷性。过度的怜悯反而可能影响比赛的公平性,甚至让对手感到被轻视。
那么,究竟是该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还是坚持竞技体育的本质?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毕竟,体育竞技的魅力正是在于它能引发我们对胜负之外更多维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