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公羊春秋 2024-04-01 20:51:24

一、少年天才家道中落又逢乱世

说起二胡,很多人都会想到阿炳,说到阿炳,很多人都会想到《二泉映月》。

阿炳的真名叫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他是个瞎子,生平唯一留下的影像来源于一张“良民证”,那是日伪占领无锡时拍摄的。

阿炳

阿炳的父亲是无锡雷尊殿当家道是,母亲是无锡秦家寡妇。阿炳四岁丧母,父亲由于身份原因不能照料幼小的阿炳,于是就将阿炳送到无锡东亭老家,由阿炳的同族婶婶抚养一直到八岁。1901年,父亲将他接到雷尊殿当了一名小道士,阿炳的音乐生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换句话说,音乐这个概念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注入他的灵魂的。

因为阿炳的父亲华清和被称为“铁手琵琶”,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尤其擅长演奏道教音乐。可能是继承了父亲的优质基因,也可能是阿炳天生对音乐的喜爱,加上父亲严格的训练和自己刻苦好学,阿炳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鼓、笛、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都能信手拈来。这些乐器中阿炳最喜欢的还是琵琶、二胡。

1908年阿炳开始跟着父亲参加道教的相关活动,但是并没有登台演奏的机会,直到1911年前后,阿炳才开始正式参加道教音乐演奏,那时的阿炳才十二岁,但是其演奏水平获得了众多听众甚至名流的认可。我们在平时看到的阿炳图像,是一个带着墨镜、瘦骨嶙峋的老者形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学者和音乐文化研究团队专门组织过对阿炳的生前研究,这里面就有很多阿炳小时候的乡亲和朋友,或者对阿炳有些许印象的人,根据他们的回忆,阿炳年轻时长得一表人才,白白净净的,身形匀称中等身材,有戏曲里小生的风采。那时的阿炳可谓是年少成名,因为是为道教演奏,被人成为“小天师”。年轻时的杨荫浏就拜阿炳为师,向阿炳学习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后来杨荫浏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大师,他曾说,跟随阿炳学习乐器的那段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如果没有阿炳,他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有可能学习到那些东西。在1937年二人再续前缘,阿炳教授他“将军令”曲中“撤鼓”的弹奏方法。

1912年,随着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洞虚宫除了雷尊殿都被拆除做了图书馆,新思想的冲击下,道教也受到了影响。华清和、阿炳父子两人的演奏活动也越来越少,两年后,父亲华清和去世,阿炳作为雷尊殿的“小股东”,开始主管相关的香火收入。但是没了父亲这个顶梁柱,年少的阿炳并不擅长经营雷尊殿的业务,而且不善于拉拢道教的斋事演奏活动业务,所以阿炳的生活质量开始急剧下降。心灰意冷的阿炳感受到了人生的挫败,他认为自己是“无依无靠”的,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阿炳开始自暴自弃,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闲杂人员,经常出入烟花柳巷,在风月场所和鸦片的腐蚀下自暴自弃,花光了他父亲生前留下的财产,自己前些年攒下的钱也被他挥霍殆尽。

祸不单行,阿炳可怜的命运被雪上加霜。他终于为自己的荒唐买单,两年里他逐渐感到身体不适,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后被查出患上了梅毒,病毒侵蚀了他的眼角膜,造成他永久性的双目失明。

阿炳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他没有选择放任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街头卖艺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卖艺的地点很多都是在今无锡市崇安寺市中心和惠山脚下,上世纪中后期的很多老人都对此印象深刻,只可惜很多年过去了,那些老人很多都已不在,很多对阿炳的印象都停留在以前他们的回忆记录中。1932年日军攻打上海,阿炳将我国军人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通过说唱、乐器在民间广为宣传,有人被他的爱国情怀感动,同时也为他的演奏水平赞叹,也为他的身世可怜,于是便把来自江阴的寡妇董氏介绍给他,二人于1932年结为夫妻,从此相依为命。

阿炳的故事之所以被很多人传颂,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音乐才华,也有他对民族的热爱。1935年,来自上海的一万多名大学生赶赴南京请愿国民政府对日本宣战,在无锡火车站遭到国民政府警察和武装部队的阻拦,阿炳听闻此事后,以二胡、说唱为武器反对国民政府的行为,引来大批群众围观,国民政府担心舆论压力,遂派武装人员进行驱赶,阿炳不为所动,依然坚持演出。 日寇侵占无锡后,阿炳携夫人董氏回东亭乡下避难,后来在友人的介绍下奔赴上海,在一昆区戏班担任任琴师。两年后,阿炳回到无锡,浓厚的救国抗日思想不断的熏陶着他,自感能力有限的他创作了《听松》二胡独奏曲,此曲充满了豪迈之意,向世人诉说着浓厚的爱国情怀。1948年,阿炳被国民党关进戒烟所,从结研所出来后创作《寒春风曲》,从此结束了卖艺生涯,靠修琴为生,艰难度日。1950年,阿炳终究还是没能战胜病魔,与世长辞。

二、悲惨身世叹命运不公

阿炳是父亲华清和与母亲秦氏的私生子,秦氏丧夫独自生活守寡,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因缘巧合之下生下阿炳,在当时封建社会封建思想依然严重的时代背景下,阿炳的父亲对这个私生子并不是很喜爱甚至是不管不问,这对阿炳和其母亲秦氏来说并不公平。华清和当时在无锡也是个名人,不仅在雷尊殿主持事务收受香火,而且常年靠着自己的吹拉弹唱技术出入各种社会活动,家境也算殷实。阿炳的母亲董氏是个寡妇,可能是欣赏华清和的才华或者不甘封建社会的束缚,与其走到了一起。无奈社会是残酷的,华清和事业正值上升的时候,秦氏又碍于自己的身份,担心社会舆论和封建制度迫害,选择生下孩子独自抚养。可惜在阿炳四岁的时候秦氏不幸去世,阿炳的父亲华清和便将阿炳送到老家,由其弟媳将阿炳带到八岁。然后华清和便将阿炳接到道观做徒弟,阿炳并不知道华清和就是自己的父亲,华清和也没有告诉阿炳他就是阿炳的生父。阿炳长这么大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个孤儿,直到他21岁、华清和临终前才知道原来自己叫了十三年的师父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阿炳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安寺街区

可以说阿炳的整个人生都是在痛苦中度过,幼年丧母,被当作孤儿收留,后来在道观学习道教和乐器,学习过程

伴随着斥责和打骂,虽然少年成名,但终不过是其“师父”的赚钱工具,“师父”去世前才明白自己的身世,在自己印象中以孤儿的身份生活了十三年,虽然结过了其父亲的“衣钵”,无奈根本就不懂经营,导致家产被占,后又交友不慎被人蒙蔽,染上恶习,落得身无分文双目失明,即使没有彻底放弃自己,在那个动荡的社会也只能靠卖艺为生。

我们前文说到的民族音乐大师杨荫浏,他是阿炳的老乡,也是江苏无锡人,且和阿炳生活的地方离得很近。两人都极具音乐天赋,阿炳甚至在天赋上更胜一筹。但是命运是不公平的,杨教授幼时家境殷实,可谓是书香门第,其家人知道他喜好音乐,遍访名师教授他技艺,先后在江苏省立师范学校、辅仁中学、圣约翰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学习、深造,更是结交了一大批西方音乐名家。也先后在燕京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民族音乐委员会担任要职。杨教授与阿炳年龄相仿,两人的人生轨迹却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如果阿炳有这杨教授相似的命运,其人生成就不会一般。这里并没有对杨教授不敬的意思,只是感叹命运而已。

三、朝花夕拾,《二泉映月》走向世界

《二泉映月》是阿炳在流落街头卖艺为生的时候创作的。阿炳有个邻居,叫黎松寿,此人也好音乐,少年时经常得到阿炳的点拨,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有一天他在其大学老师的琴房外随手拉了一曲阿炳曾经教授他的二胡曲,正好这时候杨荫浏教授路过,便问他是什么曲子。黎松寿告诉他是一个民间艺人教他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杨教授说他们这次前来,就是响应国家政策收集民间音乐的,于是便让黎安排与这位民间艺人见上一面,准备用钢丝录音机将其曲子录下来,充实国家民间音乐文化。杨教授见到阿炳,在深深的回忆中终于想起此人正是当年传授自己技艺的“师父”,于是邀请阿炳当即演奏《二泉映月》并开始录制。后来黎松寿回忆说,录制的时候条件并不是很好,急匆匆的,加上阿炳身体也不好,完全没有将《二泉映月》的全部灵魂呈现出来,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遗憾,但是我们也应该庆幸,在当年民间音乐收集者的努力下,才得以听到《二泉映月》这首伟大的二胡曲。

录制《二泉映月》的钢丝录音机

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在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后说到: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周总理也十分欣赏这首乐曲,并吩咐有关部门将其制作成专门的唱片当作珍贵礼品送给国际友人。1956年无锡广播电台将《二泉映月》作为无锡人民广播电台每天的播音结束曲。

为充分体现出《二泉映月》的精华,我国多位音乐艺术家在国家的号召下对《二泉映月》进行了改编升华,这是对民族音乐的尊重,也是对阿炳心血的尊重。

1978年秋季的一天,应邀担任我国中央乐团首席指挥的日本著名乐曲演奏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北京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改编后的《二泉映月》。第二天,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的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后说:“如果我听了这首演奏,我昨天是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的,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个曲目,所以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只能跪下听”,说完,就真的跪了下来。

因为阿炳,二胡成为了民间音乐的代名词,《二泉映月》成为了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作。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2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