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多地北斗化项目取得进展;星链回应其卫星网络可靠性高

今日北斗 2022-02-26 14:21:20

第七十七期(2021/02/21-2021/02/27)

01)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申报结果公示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由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提名,经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专家评审团审核,推荐“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一届年会”进入《指南》,现将结果予以公示。

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02) 北斗(河南)地基增强系统“北斗三号”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

2022年2月24日,北斗(河南)地基增强系统“北斗三号”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竣工验收会在郑东新区举办,验收会由省委融办组织召开。经过咨询讨论,来自国内北斗导航、测绘等领域的相关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满足国家及行业北斗三号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相应软、硬件系统测试结果满足系统设计技术指标,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据介绍,升级改造后的北斗(河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质量、系统稳定性及用户体验都将会有明显提升,兼容GPS/GLONASS/伽利略系统,并具备单北斗模式下的服务能力,能够有效的抵抗相关卫星导航风险;从而使得系统在定位精度、系统可靠性、覆盖区域以及可用性等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来源:凤凰网河南

03) 震有科技与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震有科技与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全面加强在卫星通信方面的合作,建设卫星通信联合实验室,开展卫星通信关键技术攻关,并结合双方的产品和平台能力,打造适合各行业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共同推进解决方案的推广及营销服务拓展,构建共赢的产业生态。

联合实验室建立之后,双方将展开关于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包括卫星核心网的简化与增强、多连接管理、大规模用户连续性、卫星核心网与5G融合等技术专题。同时,也会积极推动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于我国卫星通信的建设和发展上。

来源:震有科技

04) 厦门这把“尺”今年完成“北斗化”升级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要求,厦门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将进行“北斗化”改造,目前已形成改造方案,预计今年底完成。

据介绍,该系统于201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由6个参考站及数据处理中心组成,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提供服务。该系统运用空间精准定位技术,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所有与空间位置定位服务有关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厦门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北斗化”后,就具备接收和处理“北斗三号”卫星信号并提供北斗位置服务的能力,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建设,助力完成“智绘空间”的美好蓝图。

来源:新华社

05) 北斗芜湖中心正式获批

近日,由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编制,芜湖市人民政府申请的《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芜湖市数据与应用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中共安徽省委军民融合办批复同意。北斗芜湖中心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市级北斗中心,由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主管,由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和芜湖大数据中心共建,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负责具体建设运营工作。

未来,随着北斗芜湖中心的建设,可以在低空经济发展、智慧物流、现代农业、城市安全、数字乡村等诸多领域起到关键基础支撑作用,对培育相关产业起到先行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下一步,第二水文院将积极参与全省北斗建设任务,保障北斗芜湖中心的各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高分+北斗+地质”,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推行我省地勘事业改革转型发展。

来源: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06) NASA担心星链卫星影响太空任务 SpaceX回应了

此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担心SpaceX旗下卫星互联网项目“星链”计划部署的卫星会增加航天器发生碰撞的风险,从而影响到太空任务。本周二SpaceX就此回应称,“目前卫星网络的可靠性高于99%。”

SpaceX在题为《SpaceX实现太空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的文章中表示:“在部署了2000多颗卫星后,目前卫星网络的可靠性高于99%,只有1%的卫星在提升轨道后失败。”

来源:网易科技

07) 中国气象局推进雷达卫星资料应用于短临预报预警

近年来,短时强降水、龙卷风等极端性灾害性天气在全球呈多发频发态势,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基于雷达、卫星资料的短时临近预报客观算法是我国强对流短临预报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持。国家级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当前已经建立以雷达卫星资料为主要来源的短临预报业务平台,多种产品在预报业务中得到有效应用。

今年,中国气象局将持续强化基于雷达、卫星资料的短临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强化分类别、分强度、极端性灾害性天气监测业务,持续推动基于雷达、卫星等多源资料的分钟级降水预报系统建设,建立涵盖雷达、卫星、地面站雷电等资料分钟级获取、省市县共享共用、短临监测预报预警一体化的业务平台。大力发展基于雷达、卫星资料的短临监测预报预警客观技术,加强双偏振、相控阵等新型雷达资料以及分钟级卫星资料在短临监测预报预警中的应用,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识别外推技术等。健全与各地实际相适应的短临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推进气象预警信号属地化发布,完善基于雷达和卫星资料为主、省市县上下衔接、相邻省市灵活联动的联防工作机制。加强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国家级和省级的联合研发,建立完善相关合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边研发、边应用,打通观测预报服务业务链条及国省两级业务平台堵点。持续做好与各级政府部门在灾害性天气下的应急联动工作,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龙奋杰提到,云顶滑雪公园使用的“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技术”,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的高度认可;在“雪如意”安装北斗微基站定位系统,首次实现了室内亚米级精准定位;复杂山地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精细化程度达到“百米级、分钟级”。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