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巾帼女儿,有志复仇能动石。
多少须眉男子?无人倡议敢排金。
-﹣秋瑾:题动石夫人庙
树欲宁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奉母百年岂足?哀哉数朝卧病,何意撒手竟长逝?只享春秋六二。
爱我国矣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幸也他日流芳,应是慈容无再见,难寻瑶岛三千。
-﹣秋瑾:挽母
这篇副“树欲宁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奉母百年岂足?哀哉数朝卧病,何意撒手竟长逝?只享春秋六二。爱我国矣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幸也他日流芳,应是慈容无再见,难寻瑶岛三千。”是一篇深情的挽母联,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未能尽孝的愧疚。
以下是对这篇挽联的阅读理解:
1. **首句寓意**:“树欲宁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子女想要尽孝时,父母可能已经离世的无奈和悲痛。树欲静而风不止,象征着子女希望为父母提供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但命运却如同不静的风,使得这种愿望无法实现。
2. **对母亲生命的回忆**:“奉母百年岂足?哀哉数朝卧病,何意撒手竟长逝?只享春秋六二。”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生命的珍视和怀念,认为即使能奉养母亲一百年也不足够,而母亲因病离世,让作者感到无尽的悲痛和不舍。母亲的寿命只有六十二年,这令作者深感遗憾。
3. **对母亲恩情的感激与愧疚**:“爱我国矣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未能实现母亲期望和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愧疚。作者自谦为“七尺微躯”,表示在母亲的伟大面前,自己显得如此渺小。
4. **对母亲遗愿的期望**:“幸也他日流芳,应是慈容无再见,难寻瑶岛三千。”作者希望母亲的精神能够流传千古,尽管无法再见到母亲的慈容,但母亲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瑶岛三千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表示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难以再见到母亲的容颜。
5. **整体情感**:整篇挽联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愧疚。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亲生前的善良、慈爱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未能尽孝的遗憾和愧疚。整篇挽联读来令人动容,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云喷笔花腾虎豹。
风翻墨浪走蛟龙。
-﹣秋瑾:自题卧室
秋瑾(1875年—1907年),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1]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