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经典诗词七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靖儿爱诗词 2024-06-27 05:40:10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咏柳》是一首咏物诗,别名《柳枝词》。此诗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诗中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春风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一问一答,跳脱有致。

《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这首诗是《回乡偶书二首》中第一首。此诗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抒写诗人久客伤老之情的同时,也道出其久别回乡的亲切感。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的发问作好铺垫;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多少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赏析】《回乡偶书·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慨叹,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使人身临其境。

《相和歌辞·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赏析】《相和歌辞·采莲曲》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描绘了一幅雾气缭绕、山峰高耸的画面;次句将视线转向镜湖,以“无风也自波”的描写,巧妙地展现出水面的宁静与动态之美;三句由景入情,说不要为春去花落而感伤;末句看到湖上的采莲人,在这个时节,有荷花在江中盛开,可供人们品赏与采摘。整首诗笔触清灵,情调悠扬,呈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赏析】这首留题记游的即兴之作,颇能表现诗人潇洒坦荡的性情。诗的首句写诗人访问袁氏别业,其实与别业的主人并不认识;次句写诗人不仅贸然来访,而且还选了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后两句写诗人劝主人不要为买酒招待客人担心,客人口袋里自有买酒的钱。全诗清新脱俗,别有风味。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赏析】本诗名为“送人之军”,即送人去投军、当兵。从全诗的内容看,当为贺知章给投军之人写的赠别诗。

  诗的起首两句,诗人写自己常经过断绝山脉的边塞,一次又一次看见六盘山令人断肠的水流。三、四句联系眼下送人到军中的事,写送你到边关从军,已成今日的分别,这让人不由想起昔日经过六盘山的愁苦。五、六句则顺承写六盘山的环境,陇山云雾半晴半雨,边地野草夏天未尽便提前迎来秋天。最后两句,诗人思绪转展豪迈,说在万里长城上守边寄书,可不要贻忘了国家的忧虑。语气满含寄语,希望从军者能够以国为重,安心从军,消弭国家的忧患。

  全诗语言清新,写景独到,寄情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是一首有特色的赠诗。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赏析】从题意中可知,这是贺知章早晨离别故乡,出发去远方之地的一首诗作。从贺知章的生平看,可能是年青时离开永兴县去长安赶考的一首诗。永兴在越西的水网地带,当年民间交通以小船为多,贺知章一早出发时坐的便是舟舡,先送到驿道上的一个渡头,再转入大道。从“江皋”、“海潮”两句看,写诗地应在海边的浙江西陵渡一带,对江便是杭州城的吴山和玉皇山。从晨露溶溶等描述看,贺知章故居到江皋的时间约行了一两个小时,路程有二三十里,因中间隔着萧然山,看不见故居,所以像似“故乡杳无际”了。

贺知章生活在唐玄宗统治下的太平盛世,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醒人事了。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他离开京城的时候,不仅派皇太子率领群臣为他饯行,唐玄宗还特意亲自赐诗《送贺知章归四明》: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但象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实际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的诗词对后世产生了诸多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他清新自然、富有情趣的风格为后世许多诗人所借鉴和学习,对后世诗歌的审美取向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其次,他的一些经典诗作,如《咏柳》《回乡偶书》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为后世广泛传诵,激发了后人对自然、乡情等主题的持续创作热情。

再者,他的诗歌意境开阔,这种对意境的营造方式对后世诗人在构思和表达上提供了启示,有助于推动诗歌艺术在表现力上的不断发展。

另外,贺知章在诗坛的地位和声誉,也激励着后世文人追求诗歌艺术的卓越,对中国诗歌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