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后再看李菁,才明白他与郭德纲散伙,根本不是因为分钱不均

书瑶谈娱乐新闻 2024-10-27 02:37:20

2024年5月12日,马德里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台上的郭德纲正声情并茂地说着相声,台下观众席和二层看台都挤满了人。

这位曾经只能在小茶馆卖力表演的天津青年,如今已经能让海外华人为之疯狂。

而就在前一天,另一个舞台上,李菁正在给观众科普着古代身份证的小知识。作为央视元宵晚会的常客,他依然保持着自己对传统曲艺的坚持。

红光满面的面庞下,是一个内心安稳的艺术家。

谁能想到,这两个如今走上完全不同人生轨迹的相声演员,曾经是德云社的联合创始人。

"挤兑走李菁,只认可一个于谦,太不厚道了。"这句话,郭德纲已经听了整整14年。

不过,当年那个被"分钱不均"困扰的传言,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去。站在2024年回望,当年的分别似乎自有天意。

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着中国传统相声的魅力,一个在央视舞台上坚守着评书快板的传承。他们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发着光。

有人说李菁不够圆滑,也有人说郭德纲太过世故。但对于热爱传统艺术的观众来说,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传承者。

镜头前的李菁,依然会像年少时那样,随时兴起就来一段快板,眼神里的热爱从未改变。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不同的选择,只是通往不同的人生罢了。

14年过去了,终于有人开始明白,李菁和郭德纲的分别,真的不是因为分钱不均。

这个故事,还要从一个爱说相声的北京小男孩讲起。那时的李菁,还不知道命运会让他遇见一个同样对相声痴迷的天津青年,更不会想到他们会一起创造德云社的辉煌,又在某个时刻选择各自远行。

2010年的德云社后台,李菁坐在化妆镜前,默默算着日子。8个月了,就这么过去了,而他和何云伟一共才排上两三场演出。

台上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可后台的空气却微妙地凝固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德云社的"一哥"搭档变成了郭德纲和于谦。

曾经那个和郭德纲出生入死的创始人李菁,却渐渐被观众遗忘在了角落里。

"发展空间不能满足职业规划",这是李菁后来对外界最委婉的表述。他没说的是,当年在茶馆里磕头保命的日子,是他陪着郭德纲一起熬过来的。

可现在,那些共同的记忆,似乎都随着于谦的走红变得模糊了。

很多人都以为李菁像曹云金一样,不过是郭德纲手下的一个小徒弟。谁还记得,当年要不是这个北工大的高材生愿意放弃体面的工作,陪着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德云社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规模。

"就是因为分钱不均!"

"肯定是被排挤了!"

"一定是看不惯于谦红了!"

外界的猜测甚嚣尘上,李菁却只是笑笑。他知道,艺术的道路上没有对错,只有契合不契合。郭德纲选择了更商业化的路子,一步步把德云社推向国际舞台。

而他,更愿意守着传统相声和评书的老本行。

这哪里是什么钱的问题?分歧的根源,是两个相声人对艺术的不同追求罢了。

于谦和郭德纲,确实是天造地设的黄金搭档。他们的表演风格如此默契,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于谦才是德云社的另一位创始人。

但李菁从不计较这些,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注定要走的路。

回望2010年那个选择离开的决定,李菁并不后悔。在他看来,与其把时间耗在争执和不满上,不如干脆放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舞台。

"我对德云社的感情,不比任何人少",这是李菁最后一次谈及往事时说的话。没有控诉,没有埋怨,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一个事实。

有时候,离开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在北京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个清脆的童声突然响起。小李菁正兴致勃勃地说着《珍珠翡翠白玉汤》,那字正腔圆的功夫,把周围的乘客都惊住了。

谁能想到,这个眼睛亮晶晶的北京小男孩,竟能把这段高难度的相声说得活灵活现?坐在一旁的妈妈听得入神,心里暗暗记下:回家得把这一刻录下来。

就这样,一盒普普通通的磁带,成了记录李菁艺术启蒙的见证。多年后,这盘磁带依然被他妈妈当作珍宝般保存着。

或许在那时候,妈妈就预感到,儿子的人生注定要与相声结下不解之缘。

这份天赋,让年仅13岁的李菁拜到了快板大师梁厚民的门下。要知道,梁厚民可是快板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快板技艺被誉为一绝。

老先生看中了这个聪慧的孩子,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北工大读大四那年,李菁的快板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他代表当地曲协参加快板大赛,一举夺得一等奖。那会儿的他,站在领奖台上意气风发,仿佛看到了艺术人生的光明未来。

彼时的李菁,完全可以凭着北京土著的身份,再加上名牌大学的文凭,找份体面的公务员工作,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

可他却选择了一条看似不那么"体面"的路——追逐相声梦。

"这孩子是真的喜欢",他的老师们都这么说。从小在胡同里听评书,在茶馆里听相声,耳濡目染间,李菁的心里早就种下了传统艺术的种子。

而这颗种子,最终让他在毕业后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选择:去找一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天津相声演员——郭德纲。

那时的他们都不会想到,这个选择会让他们一起创造德云社的辉煌,也会在多年后让他们走上不同的道路。

初识郭德纲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在北京茶馆里打零工的天津青年,时常遭受同行排挤,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在李菁眼里,这个外地人的相声功底扎实得让人惊叹。

每次看郭德纲登台,李菁都会在台下默默给他捧场,投上几个打赏的票子。要知道,那会儿的郭德纲可没现在这么风光,能有个捧场的观众都是难得的缘分。

"你说相声真是有一套!"演出结束后,李菁忍不住找郭德纲聊天。两个相声痴坐在茶馆的角落里,聊得天昏地暗。

这一聊,李菁才知道眼前这个在台上笑呵呵的天津人,背后竟然藏着那么多心酸故事。

"我不甘心只在茶馆里混日子",郭德纲跟李菁说起他的梦想,"我想有自己的剧场,让相声真正地发扬光大。"

搁在现在,这话听着像不靠谱的企业家画饼。但那个年代的感情是纯粹的,李菁从郭德纲眼里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执着。

一个北京高材生,一个天津老艺人,就这么结下了患难之交。

正当他们磨合默契的时候,张文顺的加入让这个梦想添了助力。三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开始了创业。

李菁的家人直摇头:这孩子是要糟蹋了,好好的大学生不当,非要去搞草台班子。

但热血中二的少年最不怕的就是世俗眼光。为了支持郭德纲,李菁经常自掏腰包。每一场演出,他们都精心编排,认真打磨。

渐渐地,德云社的名号在北京城里打响了。

"要说起德云社最早的功臣,那必须得算上李菁和张文顺。"老一辈观众都这么说。没有他们的扶持,也许就没有今天的郭德纲,更不会有现在的德云社。

谁能想到,这段黄金搭档的岁月,最终会被时光冲散。张文顺的离世,给德云社蒙上了第一层阴影。

有人说,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可回望当年那段携手打拼的日子,又有谁说得清这是福是祸?

从路边的草台班子,到今天能在马德里开演唱会的德云社,这条路走得一点都不容易。

创业之初,三个年轻人,一个外地人,一个大学生,一个满腔热血,就这么凭着对相声的痴迷劲儿闯了出来。要知道,那会儿李菁家里人可没少操心:"好好的北京户口,正经大学生,非要跟着一个外地艺人瞎折腾。

可就是这么"瞎折腾",他们把德云社从无到有搭建起来。

郭德纲负责台上表演,张文顺主外交际,李菁管着创作编排。三个人,白天排练新活,晚上卖力演出。就这样,慢慢地有了固定观众,有了自己的粉丝群。

谁能想到,这样看似完美的组合,最终还是被时光打散。先是张文顺的离世,给德云社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后来李菁的离开,又让很多老观众唏嘘不已。

2024年的今天,站在马德里的舞台上,郭德纲大概也会想起当年那个跟他一起打拼的北京大学生吧?那个在他最落魄时给他送饭票的兄弟,如今在央视舞台上打着快板,依然那么热爱着传统艺术。

而李菁在央视舞台上表演时,或许也会想起那段在德云社的岁月。那时候他们仨,就靠着一腔热血,硬是把一个小茶馆班子,打造成了响当当的德云社。

有人说这是遗憾,但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

郭德纲带着德云社走向世界,让更多老外认识了中国相声。李菁则坚守着评书快板的传统,在央视舞台上延续着非遗文化。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些关于"分钱不均"的传言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是两个相声人对艺术不同的追求,和那份永远不变的初心。

不是每个梦想都有圆满结局,但每个选择都通向属于自己的舞台。这,大概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吧。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