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熏制枸杞,食品安全成难治的顽疾,互害模式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雨秋闲聊 2024-09-03 12:02:33

硫磺熏制枸杞,食品安全成了难治的顽疾,互害模式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文/叶雨秋

9月1日,央视财经曝光了甘肃省靖远县“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记者来到甘肃省靖远县,这里的枸杞种植面积大约有28万亩,遍布全县14个乡镇。为了保证枸杞的“品质”,多卖点钱,收购枸杞的商户们会给枸杞“熏硫磺”。

电视剧《山海情》里有一句话:枸杞可以不红,但人心不能黑。忘了具体的台词,村民问老支书,别村的枸杞用硫磺熏过后,又红又亮,我们的不熏不好看,卖不出去咱办?而且掌握熏的时间和量,不严格检测,检测不出来,吃了一般也没事。老支书:坚决不能熏,卖不出去也不怕,枸杞可以不红,但咱的人心不能黑,好的东西迟早会被人认可。

甘肃靖远枸杞产区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爆光,作为枸杞的知名产区,宁夏枸杞将受到重大影响!靖远这些黑心商户,采取“熏硫磺”的办法让枸杞保持鲜亮、不易腐坏,他们一般都是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白天晾晒。这样的行为在当地并不少见,使用的工业硫磺甚至就明目张胆地摆放在农户的院子里,夜晚的街道上也被搭上了熏制棚。

其实真正大批量硫磺熏制是后续加工,甘肃青海都没有自己完整的销售链,最完整的加工销售链好像在宁夏,再者相对宁夏,甘肃青海雨水少,日照充足,糖分大,大多枸杞种植户用硫磺熏制一方面品相好,另外一方面好储存,。甘肃青海农户的枸杞怎么销售,销售去哪里了,宁夏收购商会前往这些地方收购,且大多收购商给出的价格极低,他们收购后会以宁夏枸杞的品牌去销售,所谓挂羊头卖狗肉,希望宁夏枸杞要保护好自己的羽毛,自己品牌产品,杜绝青海甘肃枸杞硫磺熏蒸。不过枸杞产业链受影响是肯定的了,不管是甘肃还是宁夏,还是其他的地方。

想起来,真是可怕。。我们还敢吃枸杞。枸杞泡酒,保温杯里的枸杞只能说再见了。

这事儿并不是头一遭,早在几年前,市场上就出现了用硫磺熏制食品的问题。2013年的时候,就有报道称部分地区用硫磺熏制辣椒、粉丝等食品。这些不法商家为了延长保质期,降低成本,不惜拿消费者的健康开玩笑。数据显示,长期摄入硫磺熏制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皮肤过敏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肝脏功能。这次曝光的靖远县情况,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监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老百姓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买的是健康,不是隐患。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力度,堵住漏洞,确保大家吃得放心。

“中年男人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可见枸杞在保健食品市场分量,央视一曝光,大众方知道其中的玄机,差不多枸杞生意不公开的秘密了。感叹多少人在养生局里交智商税还搭上健康,食品安全又塌房,何时才能支棱起来?

中年男人用保温杯天天泡着指望养阳气的枸杞,居然都是硫磺熏的。硫磺有什么作用?绝精杀菌。

其实,早几年都有业内人斩钉截铁的说,没有不熏硫磺的枸杞。于是乎,有一段枸杞原浆大行其道,结果大家给水里又加其他的东西。至于当地食药卫健局有没有对枸杞产地加工销售形成有制度性的监管?他们说一定是有的。央视暗访,那一定是没有的。

如何安慰男人保温杯泡枸杞泡出一碗硫磺水的悲哀?很简单,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男大微们,好好的或者报复性的做几期枸杞科普文章,把枸杞过分神话的滋养补肾壮阳的假功能真神话的泡沫戳破。让枸杞回归一种正常的小类水果。滋补的神话戳破了,就没有人造假了。

这个应该是长期存在的事实,为什么当地监管部门都没发现问题,是不是吃闲饭的多干实事的没有,或者是睁一眼闭一眼。

至于追查当地食药卫监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否违规违法,失职渎职等等等等,那都不是话。他们都有千万种理由来推脱。在广大消费者看来,是国家把保护老百姓安全吃饭消费安全的责任交给他们,在他们当地看来,这就是一个工作,就是自己致富的一种手段。谁还不和当地的农户勾兑二三呢?可以想象,没有这些当地的保护伞保护。这些农户怎么敢明目张胆的,用那么大的棚子白天黑夜的用硫磺熏得浓烟滚滚?

食品安全关系到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这应该是摆在当地监管部门心中第一位的大事。连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理论学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GDP增长得再快,又有什么作用?

2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