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初,举家迁往香港的国民党原陆军总司令、陆军中将关麟征,通过女婿在九龙沙田开办了一间农业公司,主要经营水果种植、家禽养殖等业务。
而他本人,则决心远离军政,除了读书写字就是种花种菜,归隐山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一个自耕自食的老百姓,教育子女成才,乐渡后半生”。
由于经营不善,他的这间农业公司于1954年宣布倒闭,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关麟征兑现他对家人的承诺,那就是再也不会“复出”。
他不但多次拒绝了国民党及蒋氏给予他的诸如“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总统府”资政等各种名头,还屡次拒绝给他的各类经济补助。
关麟征(前左二)
后来蒋氏、陈诚多次派人去香港邀请关麟征“回”到台岛,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并且此间二十余年再没到过台岛,直至1975年亲往吊唁蒋氏。
当然也不能说1975年之前关麟征就没去过台岛,他去过,有且只有一次,那就是1949年9月受蒋氏电召赴台晋见,以“陆军总司令”及“中央军校”前校长的身份顺便视察孙立人主持的陆军训练司令部和“中央军校”训练班。
抵达陆军训练司令部所在的凤山后,他一直住在屏东的孙立人寓所,期间还通过孙立人把52军团以上干部召到屏东会见,就是不肯前往台北。
听闻关麟征到了屏东,陈诚特派袁守谦、彭善、彭孟缉等亲信专程前往探访,邀请关麟征到台北一叙,被关以身体欠佳为由婉拒了。
关麟征这次在屏东呆了一个星期,在高雄被蒋氏召见之后,就飞返了成都,并在1949年12月30日成都解放前举家迁往了香港,直至1980年在此辞世。
关麟征、黄杰
对于关麟征为何不愿去台而选择在香港定居,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中哪一种更占主要原因呢?
其实不止关麟征,52军系的其他高级将领诸如赵公武、梁恺、覃异之等也都没去台岛,而是与老长官关麟征一样到了香港,覃异之将军还在香港宣布了起义。
一种说法是,由于在抗战之前以及抗战之中曾多次开罪陈诚,彼此势同水火,矛盾极其公开化,因此关麟征不敢前往台岛,唯恐被“秋后算账”,毕竟当时的陈诚在岛上正“如日中天”;
另一种说法即是,解放战争期间,关麟征深切感受并体验到了国民党及国民党军的腐朽透顶,内耗倾轧,从而对国民党从失望到绝望,以致有了与其彻底划清界限的想法和动作。
关麟征
客观来说,第一种说法,可能还真是关麟征不愿去台的因素之一,这个结论可从他1949年9月赴台而不去台北、故意避开陈诚得出,亦可从他拒绝了陈诚派亲信邀请他去台北晤谈推断。
在此提供另外一个事实:关麟征的爱将、52军军长刘玉章率52军从上海撤到台岛时,受到了陈诚、彭孟缉、胡琏等人的欢迎和拉拢,刘玉章在1960年晋为“陆军二级上将”,1970年又晋为“陆军一级上将”,与何应钦、薛岳等资深老军头同列。
试想,如果陈诚、彭孟缉等人真要刻意打压的话,刘玉章又怎么可能在军中屡次升迁?这是否一定程度上证明,关麟征的担心和顾虑颇有点多了呢?
虽然如此,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即关麟征之所以选择在香港定居,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国民党及蒋氏彻底绝望了,不愿意再和他们在同一个锅里吃饭,也就是主动选择散伙了。
全家福
如果仅仅是忌惮陈诚而不去台的话,他又何以屡次拒绝国民党给递上来的各种高级头衔以及优厚待遇呢?这明显是决裂的架势。
至于他1975年亲赴台岛,可能更多是以黄埔军校一期生的私人身份去吊唁校长,也算是为他和蒋氏长达50年的关系做个了结吧。
都过去那么久了无聊[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