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韩毓海: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能力理解他!

心怀梦想翱翔 2024-12-17 17:57:49

北大教授韩毓海: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能力理解他!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

毛泽东站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画面之一。然而,对于后来成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的韩毓海来说,这一切都是他出生前的故事。

韩毓海1965年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家庭。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前夜。小韩毓海和他那一代人一样,从小就在红色歌谣和革命故事中长大。"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伴随着他的童年。然而,真正理解毛泽东,对于年轻的韩毓海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求索之路。

1983年,18岁的韩毓海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那时的大学校园,还弥漫着"文革"后的思想解放气息。年轻的韩毓海,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各种新思想。他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然而,仅仅通过书本学习毛泽东,就像隔着毛玻璃看风景,总是模糊不清。韩毓海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对毛主席的认识,说实在的,就是一知半解。"

1994年,韩毓海进入北京大学任教。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他开始尝试给学生讲授毛泽东思想。然而,面对学生们的提问,他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为什么毛泽东能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取得胜利?"这样的问题,让韩毓海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2005年,韩毓海决定走出象牙塔,亲身感受毛泽东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的足迹遍布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在井冈山的茨坪,韩毓海站在毛泽东当年居住过的房子前,仔细观察周围的地形。他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是如此险要,难怪能成为革命根据地。

在延安的窑洞里,韩毓海体会到了革命领袖们当年的生活条件。那时的窑洞,冬冷夏热,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等人制定了影响中国未来的重大决策。韩毓海感慨道:"我们现在抱怨工作环境不好,真该来看看这里。"

实地考察让韩毓海对毛泽东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发现,毛泽东的每一个重大决策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在农村调研时,韩毓海遇到了许多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老农民。一位老人告诉他:"没有毛主席,我们哪有今天的好日子?"这句朴实的话,让韩毓海深受触动。

随着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