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人所不知的是,他攻打台湾,驱逐荷兰人,只是败于清廷之后的无奈之举。在收复台湾之前,他一直想的是反清复明,恢复汉家河山。
清朝入关之后,各路明军全面溃败,郑成功在东南沿海聚拢了十多万的兵力,抗清十余年。
1658年,郑成功动员了17万大军北伐南京。这个时候明朝已经灭亡,没有足够的资源供他使用,这些军事行动都是郑成功自己掏的腰包,从事他私人的反清复明事业。
这可是国家级的资源消耗等级,难道郑成功富可敌国?
还真是!
据估计,郑成功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每年平均需消耗300-600万两白银。
而崇祯年间,明朝一年的总财政收入也不过400余万两。郑成功一个家族的收入就超过了明朝政府的税入能力。
郑成功为什么这么有钱?
简单,继承家产!
也就是说,郑成功的父亲超级有钱,早就积攒了海量的财富,郑成功就是继承了这笔庞大的财产,才可以在十几年间不断维持他巨大的军费开销。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只是一个海盗出身,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海盗,在明末清初之际,被明朝招安后,发展出了自己的海外贸易事业,雄霸东南海上,以一人之力,力敌盘踞台湾的荷兰的先进武装舰队,控制中日贸易近二十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贼王”。
以1643年为例,华商直销日本长崎最受欢迎的中国丝绸,郑芝龙就销售了三分之二的份额,价值约为300万荷兰盾,可谓真正的富可敌国。
当时闽海沿岸都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出海的商船必须购买郑氏的旗帜,才能确保平安无事,而占据台湾的荷兰人也必须跟郑芝龙合作才能够取得中国丝绸、瓷器货源,才能从事转口贸易,郑氏集团就是那个时代的亚洲海上霸主。
大约自1626年郑芝龙开始到福建沿海劫掠,直到1661年被清廷处决,明清史料中对郑芝龙事迹的记载很多。但是史籍对郑芝龙1621年18岁离开泉州到澳门,直到1626年他27岁开始纵横东南海上的事迹则几乎没有留下记录。本文根据外国史料中有关郑芝龙及他的恩主李旦的记载,勾勒出郑芝龙从到日本,随李旦到台澎为荷兰人工作,直到下海为盗的经过。
郑芝龙是泉州南安县石井人,根据江日升《台湾外记》的记载,郑『性情荡逸,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1621年郑芝龙18岁时,到广东香山澳寻母舅黄程。香山澳又称濠镜澳,就是澳门。
16世纪中叶已经有葡萄牙人私自占据澳门,跟中国通商。由于1559年明朝禁止外国人进入广州城,澳门遂发展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中外贸易商埠。郑芝龙到澳门跟着黄程工作两年之后, 1623年中,黄程有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商品要交李旭的船托运到日本销售,于是派郑芝龙随船押运商品前去日本。李旭可能是日本华商李旦的别名,也可能是李旦的兄弟。无论如何,郑芝龙因为这一趟日本之行,结识了他的贵人李旦,成为他日后开创事业的契机。
李旦是当时日本华人中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不只日本,英国,荷兰历史文书中留下很多李旦的事迹,明朝史料中也有他的记载。李旦泉州人,原先在马尼拉经商,经历了1603年西班牙人对马尼拉华人大屠杀幸存,大约在1607年逃到日本平户。
平户是当时日本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李旦很快就成为平户举足轻重的富商,跟华侨、日本贵族、和外商关系密切。例如,李旦为平户领主松浦隆信张罗珊瑚珠、坠子、陶瓷器等洋货,二人时相来往,1617年夏天,李旦和英商馆官员赴松浦隆信家中饮宴,松浦隆信等贵族也数度做客李旦家中;1613年英国租用李旦的房宅开设商馆;李旦曾经贷款给萨摩领主岛津氏。
当时李旦在平户既富且贵,当今的日本,很难找到跟李旦社会地位相当的华侨。根据岩生成一的统计,李旦在1614到1625年间,从日本派出23艘商船出海贸易,其中到南洋的和到台湾约各半。有史书记载,李旦为郑芝龙牵线,娶日本人田川氏为妻,也有说李旦认郑芝龙为义子,虽然细节难以查核,但是都显示李旦赏识当时二十岁左右的郑芝龙,有意栽培他。
明末时期禁止中日直接通商,台湾和澎湖成为中日贸易的中转站,李旦可以说是当时从事中日间贸易的最大海商,多次来往中日之间。例如,1623年4月22日到7月24日之间李旦在台南,1624年1月3日再次由日本赴台南。郑芝龙在日本时期的工作没有资料可查。但是,郑芝龙投靠经营远洋贸易事业的李旦,李旦又赏识郑芝龙,合理地推测,郑在1623年已经开始为李旦的远洋贸易效力。1624年李旦在台南时,曾经到澎湖担任中荷之间的调停人。
十七世纪初,荷兰人积极拓展中日间转口贸易,于1604年8月占据澎湖,经陈有容面见劝离。1622年7月荷兰由雷约兹( Cornelis Reijersz )率9艘船占据澎湖,送信到漳州请求在当地驻扎跟中国贸易,为中方拒绝,但荷兰人不退,继续盘踞澎湖做转口贸易。
荷兰人不得明朝官方允许通商,通过华人走私商还是能够购买丝绸转销日本等地,当时李旦跟中国的许心素合作,就是荷兰人对华贸易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例如雷约兹1623年9月23日给总督的信件中提到,荷方同意预付四千两银给李旦,以购买150担中国生丝。由此可见,当时荷兰人对李旦已经相当信任。
1624年2月中国增兵澎湖加压, 8月马蒂·孙克( Martinus Sonck)抵达澎湖,接替雷约兹任司令官,此时中国已经有200艘船和一万军士包围澎湖荷军。双方对峙时,荷兰人想到正在台湾台南,跟福建方面也有关系的李旦,于8月17日将他接到澎湖。在李旦的居中协助下,中荷双方达成口头协议,荷兰人于8月26日放弃澎湖,撤往台南建立贸易基地。
荷兰人跟中国人做生意,需要通过中荷双方语言的翻译。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最早向东航行,1497-1499年达·伽马( De Gama )已经从欧洲到达亚洲, 16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叶,中日的对外贸易大部分被葡萄牙人垄断,因此当时葡萄牙语是欧洲人跟亚洲人贸易普遍的中介语言。
荷兰人东来时,广东口岸被葡萄牙人垄断,转而寻求跟漳泉通商的机会,需要通晓闽南话的翻译。而郑芝龙正是泉州人,通闽南话,曾经在澳门经商,因此学会一些葡萄牙语,具备语言条件。根据荷兰司令官韦特( de Witt )的书信,郑芝龙在1624年8月3日开始为荷兰人做翻译。根据1624年2月雷约兹信中提到雇用一个日本中国人做翻译的事,指出待遇优厚,说明荷兰人对郑芝龙的期望很高。
当时郑芝龙是一个到日本不久,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势必需要有人牵线,才能够得到这个薪资优厚的翻译工作。为郑芝龙牵线应该不会有别人,就是郑的老板李旦。
问题是,李旦既然欣赏郑芝龙,为什么不将郑留在身边,反而推介郑为荷兰人工作呢?李旦长期从事远洋贸易,熟知从日本到南洋竞逐贸易利益的各种海上势力,他肯定明白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只财力雄厚,而且武力强大,是他的贸易伙伴,也是很难对付的竞争对手。因此我认为,他将有胆识雄才的郑芝龙推介给荷兰人,作为一颗棋子,可以获得荷方情报,进可攻,退可守。
李旦于1624年1月3日乘船由日本赴台南,郑芝龙可能就在当时随行,开始为荷兰人工作。郑成功出生于1624年8月27日,当时郑芝龙已经到台澎任职了。
三四百年前没有像联合国之类的国际组织,海盗横行,远洋商船普遍配备武器,一方面保护自己,一方面伺机劫夺他船商品获利。私商如此,英国政府和荷兰政府支持的东印度公司也一样亦盗亦商,不足为奇。
李旦也不例外,既是海商又是海盗。1625年2月,荷兰驻台长官马蒂·孙克的书信中提到李旦和颜思齐属下约100名中国人在台海附近驾船抢劫。颜思齐是漳州人,也曾经到过日本,跟李旦不同的是,他以海盗为职业, 1621年前已经以台湾为基地四处打劫。
当时荷兰跟占据马尼拉的西班牙为敌,争夺海上贸易地盘,有机会就互相掠夺对方的船只商品。荷兰人也不时抢夺跟自己没有贸易往来的中国商船,马蒂·孙克有意雇用李、颜二人的船只到马尼拉打击西班牙人,二人也似乎乐意接受,是否实行没有资料可查。
倒是在澎湖的韦特(de Witt)的书信中提到, 1624年郑芝龙奉荷兰人之命每天带领二、三十艘中国帆船到北方去掠夺一些船只。1624年底,郑芝龙又奉荷兰人之命率中国帆船在海上劫夺前去马尼拉的中国商船,到次年3月返回台南。
所以,名义上郑芝龙为荷兰人做翻译,实际上也许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帮荷兰人做海盗。郑芝龙跟李旦的关系密切,因此跟颜思齐的海盗集团也建立了关系。
一位荷兰船长在给马蒂·孙克的信件中提到,他在1625年4月27日,遇见“首领”郑芝龙率着七八名手执刀剑的士卒,跟荷兰人寒暄。从这个记录推测, 1625年4、5月间,郑芝龙已经离开荷兰翻译职位,加入李旦、颜思齐的海盗集团了。
李旦于1624年抵台,直到1625年7月初离台返日,不料8月在平户去世。巧的是颜思齐于同年9月去世于嘉义。李、颜的海盗集团一下子失去两个首领,权力真空时,郑芝龙乘机崛起!
《浮海记》记载李旦“以万金,托之持归付妻子。会李死,芝龙匿之”。郑芝龙有了钱,接收了这个海盗集团的资源,自立门户。
郑芝龙和其它海盗不同,他只向有钱人商船收取保护费(谓之“报水”),不许属下掳妇女、焚房屋,骚扰百姓,因此得到民间支持,得以迅速壮大。
郑芝龙开始自立门户时只有数十艘船队。1626年(天启六年)福建闹饥荒,郑芝龙于春天杀进金门、厦门,劫夺粮船,得数千饥民投奔,又南下广东沿海劫掠,次年底已拥船近千艘,对福建官方及荷兰人都构成威胁。
福建官员于1627年初请求荷军协助驱逐郑芝龙,许诺事成后准许荷兰人自由贸易。韦特司令官率舰队到达北任( Beren )湾,遭到郑军强大火力攻击,一炮未发就逃到爪哇。接着郑芝龙在厦门打败总兵俞咨皋, 1628年“郑芝龙纵掠福建、浙江海上”,切断台海交通,使得荷兰人贸易受阻,如困愁城。
所以,很明显的,郑芝龙兴起后,就掌握了福建沿海海权,荷兰人无力对抗。明朝也无法抵挡,于崇祯元年( 1628 )九月招抚郑芝龙,封为游击将军。郑芝龙受抚后,实力更加壮大,雄霸台海近二十年。
综合外国史料中点滴相关资料推测,郑芝龙大约在1624年随李旦到台湾任荷兰人翻译,任职一年左右,于1625年4 、 5月已经加入李旦和颜思齐集团,在海上打劫。1625年8 、9月,李旦和颜思齐相继去世后,郑芝龙接收了李、颜的资产,在台湾自立门户,自此开始了郑氏父子海上事业辉煌的一页。
(完)
明朝后期是由封建社会转型资产社会,资产阶级代表东林党是最大的势力,保皇派魏忠贤也仅能维持皇权的苟延残喘,崇祯没了魏忠贤的帮助,那就是完全的被社会抛弃。崇祯的罪过是跟虚君的时代潮流对抗,输光了还宁死不南迁,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如果能南迁到资产阶级大本营,皇权虽正式落幕,但明朝也就正式完成资本社会的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