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成也定义,败也定义。

轰鸣的小跑哒哒 2024-12-08 20:20:38

理想MEGA#的定位问题到底是什么?我知道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很久了,可多数时候都还停留在“对比”这件事上,或者“MEGA加一个发动机就可以成功”之类的事情,但最近对比数据看到了一个奇特的情况。

我们感性上对市场上的车会有种认识,就是相同的级别,价格上轿车<SUV<MPV。这个很好理解,因为SUV比轿车大,MPV比SUV大,“大”,就意味着用料多,塞进去的功能配置多,更讲究舒适性,定位高了,一切都要更高级。最典型的比如什么呢?A级轿车上,主驾座椅要电动调节,要通风加热,后排座椅啥也没有,以及考虑碰撞安全的种种设计,一个主驾的成本会达到后排是3-7倍。但是MPV最贵的,偏偏是第二排座椅,甚至比主驾的都贵。你说你多塞了俩豪华座椅,成本怎么能不高?可是在高端市场,不是这个玩法。轿车的天花板惊人的高,目前国内市场的最贵的是阿斯顿马丁Valiant,3052W,和路特斯的Evija,2688W。这个不难理解对吧?跑车经常玩限量版,布加迪、法拉利,大家都习惯了。SUV的天花板,是745W,劳斯莱斯库里南---它也很贵,但是不玩限量版,就少了一个数量级。

MPV的天花板呢?155W,雷克萨斯LM。也很贵,但是和轿车、SUV相比,简直是一个零头。

是什么造成了这个问题?你很容易想到,核心的差异在于两件事。1.“这台车,是自己开的,还是司机开的。”2.“这台车,是我坐的,还是别人坐的。”跑车,是自己开的,自己坐的。SUV,可以是司机开,但大体上还是自己坐的。MPV,可以是司机开,但要考虑接送商务,是别人坐的。一般我们认为30W是“豪华线”,是因为国家曾经在30W这条线上约定过“税点”的问题,30W确实已经有了足够的成本去堆出足够多的配置,从而去创造情绪价值,但是从30-80W的宝马X5为止,它都依然是“个体用户”可以够得着的区域。超过80W的车型,通常挂的不是“个体用户”,而是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一方面公司可以抵税,老板不管买来是不是私用,反正自己的公司可以抵税,一方面,以“公司”的资产去和个人的资产相比,你会认识到那个被杠杆倍率加成过的天文数字,在面对“雇佣几个司机”这种问题时,是多么的从容。以及,这时候真的有财力去应对数百万的豪车,甚至把他们当做玩具。那么,再回到轿车、SUV、MPV的话题上来时,你能理解了,在超级豪华的前提下,价格上,轿车>SUV>MPV。和我们的感性认知,是完全相反的。中间的差异就是“你能不能额外雇佣一个司机”。好,讲到这里,我们可以说说MPV的话题了。国内市场的MPV,全在这图里了,你可以看到车长、价格的关系。一条很清晰的分界线,是55W---超过55W的产品非常少,而低于55W时,有足够的产品去做支撑。我认为可以把55W,当做在一条“家用”与“豪华商用”的分界线。

来观察一下,55W以上都是谁?去掉一台比较特殊的,上汽大通MIFA氢能源不算。那么,雷克萨斯,155W;丰田埃尔法、威尔法,89.9W;沃尔沃EM90,81.8W,通用别克世纪,68.99W,以及奔驰V级,66.98W。无一例外,商用,对吧?你会说也有几台自主呀!来看看。极氪009,78.9W,是目前自主顶级奢华的“光辉版”。岚图梦想家,63.99W,是私人定制版。腾势D9 DM,60.06W,是“四座创领版”。看名字都不需要解释对吧?没有什么别的了。那么,有意思的事情就要出现了。我们假定55W是“家用MPV”能够接受的天花板时,来审视全市场的产品。会发现,底部实际上可以划出几个区域。

第一个是,4300-4700的超小MPV,例如五菱宏光PLUS,东风风光330,基本上是“工具车”。第二个是,4700-5000的小型MPV,一般面向经济性二胎家庭,比如传祺M6。第三个是,5100-5400的大型MPV,但是价格被压在了30W以内,甚至10W以内,这部分低价大型MPV是谁呢?江铃瑞风RF8,大通G10,搬家载客很常见。第四个,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豪华MPV”,面向商用、家用两个场景的产品。别克GL8、赛那、传祺M8、腾势D9,都挤在这。而MEGA在哪里呢?挂在最右上角,孤零零的那个点。一台纯纯面向普通家庭用的MPV,定价尝试去挑战“个体家用”的天花板。能理解这个原因---回到最开始说的,轿车<SUV<MPV的逻辑。理想的L6、L7、L8、L9,依次向上,讨论的都是个体家庭,再往上就到了MEGA,MEGA一定要比L9贵。而L9当时定价再45W左右,MEGA没有疑问要突破50W。但是55W,马上就是轿车>SUV>MPV,价格出现翻转的起点,是MPV走向顶级奢华的分界线。往上,就是老板们发挥公司财力去获取顶级享受。往下,就是普通人,普通小公司走家商两用的“普通豪华”。MEGA把自己卡在了那个分水岭,一个非常非常难的点。它挑战的是不是高端家庭到底有多少。而是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最大付出,为一台车可以达到多少。你可以说55W往上的用户群体,也可以把MEGA当玩具啊!问题是,这个群体本来就少,把MEGA当玩具的就更少。他们家里有很多车,甚至不想自己开车。当他们自己开车的时候,用的是法拉利和库里南,而不是MEGA。到了那条线,它的竞品其实不是它所说的埃尔法,而是一整个"老板圈层"。挑战埃尔法就是一个源头上的错误,因为埃尔法不是为了普通家庭而存在的。于是"比埃尔法"好,就是一个悖论。我举个例子,你已经雇佣了一个司机的前提下,你会在意这车有没有智驾?你会说问界,仰望怎么可以那么贵呢?因为问界,仰望面向的不是家庭,而是"圈层"。于是MEGA注定无法获得主流的认可。当时所有说MEGA要爆单的人,非蠢既坏,根本不懂市场。即使它有朝一日,加了发动机,也无法解除这个逻辑。除非,它把价格降下来。而一旦它价格跌落,它就要面临普通人在低位下“轿车<SUV<MPV的逻辑”,而进一步影响到L9。所以尴尬得紧,这是这台车定义一开始最大的问题。MEGA定价高于L9,且必须围绕家庭,这都是品牌的属性,绕不开,但又逃不掉。而往下,一切大家熟知的、讨论的问题,都是这个源头的下游,而已。好了,那么小鹏X9呢?它的产品力不需要多提了对吧,800V,高阶智驾,魔术空间等等等。今天只讲两件事。第一个是它的价格。它在这个图里,处于MEGA的左下角,价格在“普通豪华MPV”区域的偏下区域,性价比拉满了。第二个,是它的尺寸。从车长上看,它仅仅比MEGA小了一丢丢,你能想到“它的空间体验不会牺牲太多”,但是“价格差那么多”,实在划算。但是朋友,这么想就错了。这里会关系到热过的一个话题,X9和MEGA的后备箱差异---X9因为高度集成化考虑了后驱电机、后轮转向、后备箱空间。搞出了一个“第三排翻转后的超大纯平空间”,而MEGA的三排因为无法折叠,后面注定有所牺牲。实际上,X9用了更小的外形,得到了更大的内里。以及,X9有后轮转向,MEGA没有---更小的尺寸,加更好的操控,不需要多说了。用MEGA打X9,天然是不理智的。X9的定位非常成功,而MEGA的定位问题很大。这个定义,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能不能成功,以及可以有多成功。

下一次,我讲讲P7+为什么会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