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背后的秘密:资本运作与潜规则

江说社会 2024-12-06 14:02:44

艺术品拍卖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在这个看似高雅的市场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艺术品拍卖背后的神秘面纱,一探究竟。

拍卖行的赚钱模式

拍卖行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中介,主要通过收取佣金盈利。在国内,拍卖法规定对买方和卖方收取的佣金比例总额不能超过拍卖品最终落锤价格的 10%。然而,苏富比香港分行的佣金收取标准则有所不同,5000 万港币以上落锤价的买家需交 20%,5000 万以上部分收取 10%;卖家方面,落锤价在 4000 万港币以上至 1 亿 6000 万港币之间可免佣,超过此范围则需支付 2% 的佣金。尽管佣金收取方式多样,但拍卖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依靠佣金。

艺术品拍卖中的惊人案例

在艺术品拍卖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成交案例。2021 年 11 月 15 日,美国地产大亨亨利・麦克罗威因离婚拍卖其收藏的马克・罗斯科作品《第七号》,这幅仅由粉色、黄色、橙色三种颜色构成的画作,在短短 8 分钟内以 8250 万美元(约合 5.7 亿人民币)成交。无独有偶,2015 年 5 月 11 日,美国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一幅由美国抽象派艺术大师赛・托姆布雷用粉笔画着随意圈的黑板画,成交价高达 3670 万美元(约合 2.4 亿美元)。这些看似普通的作品却能拍出天价,让人不禁对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价值判断产生质疑。

拍卖行的潜规则

吊灯叫价

在艺术品竞价初期,拍卖师会假装看到拍卖厅内有人出价,实则指向天花板上的吊灯喊价,这种无中生有的手段旨在刺激竞价情绪。尽管这种行为不触犯法律,但参与现场拍卖时,买家需留意拍卖师的手势方向,以防被误导而高价接盘。

成交价未必属实

在实际交易中,最终举牌的买家拍下艺术品后,不一定按落锤价支付全额款项,而是可能与拍卖行和卖家协商折扣分成。例如,以 5000 万拍下的艺术品,交付时可能只需支付 4000 万。

保底差价提成

艺术品创作者与拍卖行合作时,创作者接受拍卖行第三方评估给出的保底价,拍卖时高出保底价的部分金额归拍卖行所有。

艺术品拍卖背后的其他目的

洗钱与资金转移

某些集团或个人会通过低价收购知名艺术家作品,经炒作、鉴定、参展等一系列操作提高其身价后,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实现资金洗白或转移。他们可能安排自己人在拍卖行高价买下艺术品,使资金合法化,之后再将艺术品变现或转移至其他地方。

行贿与利益输送

购买高价艺术品行贿成为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例如,2021 年美国洛杉矶一位房地产投资家兼慈善家花 200 万美元购买亨特・拜登的画,其目的可能是为获取美国大使头衔,通过艺术品交易实现利益输送。

抵税

在美国,企业和个人向慈善机构捐赠艺术品等非现金物品可享受税收抵免。因此,许多富人会先炒高自己收藏的艺术品价格,再通过专业评估获取高估值,然后捐赠给慈善机构以抵税,从而减少应缴纳的所得税。

艺术品拍卖市场看似繁荣,实则隐藏着诸多复杂的规则和目的。天价成交背后,可能涉及资本运作、洗钱、行贿等非法或不道德行为。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应认清这个市场背后的真相,而对于相关监管部门来说,加强对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监管力度,填补监管空白,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与透明,则显得尤为重要。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