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东部梨区南庄董庄抗日伏击战纪实

赵州溜达吧 2024-08-21 20:13:16

1941年,日军先后占领了藁城贾市庄(赵藁边界)、晋县武邱 (赵晋边界)、赵县前大章、大安、贤门楼、大夫庄等村,把赵县东部二、三区50多个村庄变成了扫荡区。尤其贾市庄之敌,势力大、军衔高,并且不分县界四处频繁扫荡,对我县二三区各村横征暴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安、小寺庄等村,都遭受过贾市庄日军的疯狂烧杀。原国民党十三支队陈凤山、王文群一伙率部投降日军后,分别占领了贤门楼、大安,在日军的指挥下,昼夜不停地包围村庄,搜捕抗日工作人员,广大群众整天惶恐不安。由于敌人力量数倍于我抗战力量,当时环境异常残酷,群众情绪低落,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给抗战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利,地方干部为避开敌人大搜捕,晚上到树林深处露宿,有时也难免暴露,抗日工作陷入低谷。

为改变异常被动局面,1941年初秋,在青纱帐业已形成,梨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时候,上级党委和赵县县委在分析了东部敌我双方力量后,一致认为,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到这个地区开辟工作,才能打破僵局,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经请示冀中分区党委,批准派装备相对精良的冀中军分区二团(约三个营、九个连、千人左右)来到赵县东部二区找抗战二区区长米书章联系情况,商讨开辟敌后战场工作。米书章区长派人经过周密侦查,刺探到藁城梅花、贾市庄、赵县城内、前大章四处日军集中要来东部梨区(适合我军打游击的地方)进行“分进合击”式大扫荡,并有大安、贤门楼日伪军协同配合的情报后,立即将信息向二团团长汇报。团长表示要集中力量、主动伏击,坚决打败敌人这次“合击大扫荡”的图谋,提振人民群众抗战的信心。

8月20日早饭前后,在南庄村北、董庄村南交界处茂密的梨树林里,一场精心准备的伏击战打响了。敌我双方的枪声、炮声、轻机枪的短叫声、和重机枪的长叫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战斗异常惨烈,一直打了约7个小时,日军在我军的强力攻击下才丢下尸体、狼狈逃窜。贾市庄日军伤亡最重,董庄群众亲眼日睹拉走了两大车,约40余具尸体。幸存下来的日军吓得惊魂落魄,慌忙逃回贾市庄,南门紧闭,长时间不敢出门。贤门楼、大安的伪军前来配合夹击我军,没想到遇到我军埋伏,只一接火,没打几枪,就夹着尾巴逃回炮楼,龟缩在炮楼里闭门不出。这次反扫荡的战利品有:歪把机枪3挺“三八”大枪140支,掷弹筒8个,迫击炮2 门,手枪15支,各类子弹数万发。

董庄南庄伏击战的胜利,群情激昂,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欢欣鼓舞。这次战斗,不但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 , 威慑了敌人,也大大推动了我区地方工作的开展。

董庄南庄伏击战战后,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救国热情。广大青壮年积极参军入伍,除参加正规部队外,二区小队达到满员(30人),还有许多青壮年找米区长,要求参军入伍。为了壮大抗日力量,经请示县委批准,二区又组建了一个农青小队,由大东平农会主任米丙辰脱产担任队长,为抗日国,保卫生产,做出很大成绩。

董庄南庄伏击战的胜利,增强了广大群众与敌伪斗争的信心。为了坚持抗战,大、小东平、大、小寺庄、范庄、杨户、东朱家庄、大安、秀才营、大夫庄等村之间的大道和田间路都挖成了战壕式通车道沟。这样,即有利于我军打游击战,又便于群众在敌人“包围扫荡”时安全撤走,大大增强了军事机动灵活性。到现在,大寺庄村梨园里还保存一段抗战时期的地道。

董庄南庄伏击战的胜利,使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到反封锁、反分割的“破击战”斗争中去。当时,大安与贤门楼之间,贤门楼至前大章之间,顺着汽车路,敌人都挖成了一丈五深,一丈八宽的封锁沟,再加上东边有赵(县)、晋(县)界限沟,南边有赵(县)、宁(宁晋县)界限沟,把二区22个村分割成了4个片。封锁沟中间通道上设有碉堡14个,有伪军把守,专门搜捕我抗日工作人员。敌人这种分割村镇的毒辣手段的确给我抗日活动造成很大困难。我区乘董南战斗胜利的时机,在上级的支持下,广泛发动群众,在范庄至杨户这段封锁沟上开展“破击战”斗争。把封锁沟填成平地,把汽车路挖成沟壕,并砍断电杆,捣毁电话线。敌人白天修复,我们晚上破坏,风雨不停,连续干了40余天。起初,我们只能发动25至45岁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参加。不久,发展到20至50岁的健康人参加。每次破路填沟,都是在敌人(据点内或岗楼上的)枪炮声中进行,由于部队负责安全警戒,群众胆大气壮,越干情绪越高。有一次破路时,我们警戒部队与埋伏之敌开枪交战,子弹从头顶上嗖嗖飞过, 破路群众毫不退缩,并异口同声随部队齐声呐喊“捉活的,跑不了!”,千人齐鸣,响如巨雷,吓得敌人胆战心惊,晕头转向,夹着尾巴逃回据点闭门不出。

这次破击战,不仅在政治上、心理上战胜了敌人,还拔掉电杆900多根 ,收回电线4000余斤。一直斗的敌人路不修,沟不挖,电杆不裁,彻底取得了“破击战”的胜利。

可以看出,董庄南庄伏击战是赵县东部梨区抗战时期最著名的战例,值得永久铭记。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