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下旬,高青县委在县委、县政府机关驻地田镇,召开了全县县、区脱产干部大会,部署动员,抽调南下干部。
会上,首先学习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大家一致认为,干部随军南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势在必行。讨论中,同志们争先恐后报名。未被批准的同志,缠住领导不放坚决要求南下。组织上耐心说服,教育大家顾全大局,同时又批准了部分同志南下。
高青全县被批准随军南下的脱产干部有130多人,加上脱产教员、青年学生共有160余名。教师刘殿森也是南下的一员。县长刘博泉调南下三大队任大队长。批准南下的同志,根据组织安排作好工作移交后,各自回家作好家属工作,准备行装,告别亲友,以区为单位于3月1日准时到达原高苑县城集中。
全县南下干部编为一个中队,中队长张桓东、副中队长张树元、指导员岳光杰、副指导员郑保经。每区编为一个班,配备了班长、副班长,以班为单位成立了党小组,小组长由党员班长或副班长兼任,每几个班编为一个排。还编设了司务班、通信班,从上到下都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构。
3月3日上午,县委在原高苑县城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县委组织部长李俊岭代致欢送词。会后由岳光杰同志率领,红旗开道整队出发。各机关、团体、人民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送,锣鼓声、口号声惊天动地,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1多名高青子弟怀着不舍,肩负着使命,向三地委所在地索镇进发。
当夜,队伍宿营在三地委驻地附近的张家桥。
中队在张家桥住了3天,进行行军准备。每人都填了干部登记表一式三份,各班还补选了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协助班长做好各项事务工作。
3月7日凌晨3时,大家吃过饭,归还好借物,于朝阳初升时赶到索镇西五里庄西南角的广场。来自三地委各县的1000多名南下干部席地而坐,等待开会。送行的队伍人潮涌动,锣鼓声、歌唱声、口号声直冲云霄。
会议开始,地委书记王效禹首先讲话,他说南下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加强纪律性,要事先请示事后报告,要向群众学习,做到了这三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王云生老专员讲了许多鼓励的话,还说南下干部家属统统按军属待遇,这解除了同志们的后顾之忧。
会上宣布,渤海三地委南下干部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3支队3大队”,刘博泉任大队长,王乐三任政委,冯仁恩任副司令员。高青县南下干部编为1中队。
会后,三大队即兴出发,经桓台、长山、邹平、章丘、历城,直奔济南黄台火车站。沿途受到各地热情欢送。群众笑睑迎送,热茶摆在路边,文艺队伍表演演着节目,锣鼓声响如雷鸣,“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声惊心动魄。人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240多里路程从脚下倏忽而过,3天后队伍到达黄台火车站。这时,大家脚上的泡更痛了,行装也越来越重了,但心情很愉快。
南下干部基本上生长工作在农村,大部分人从未见过火车,到了火车站一切都显得太新鲜了、太奇妙了。在等车的几个钟头里,大家简直是望眼欲穿。
夜里10时,一中队挤上了一节闷罐车厢,里面垃圾很多,气窗又小,又臭又闷,但同志们却非常活跃,谈笑风生,有引吭高歌,有人弹琴助兴,有人议论沿途将遇到名胜古迹,一车厢都是激动和愉悦,早把行军中的疲劳,春夜的寒冷,难闻的臭气忘记了。只是省城济南,五岳之宗的泰山晃一而过,什么也没看清。很多人为之可惜。
11日晨,火车到达薛城沙沟车站。下车后,一中队来到离车站四里多的田家楼村住下。该村地处津浦路西侧微山湖,很小,20多户人家,刚解放不久,曾倍受国民党的劫难,又加连年水患,树木砍光,到处残垣断壁,民生极苦,每天只能喝两餐粥,吃点地瓜叶。晚上漆黑一片,连灯也借不到,只能用碗装点食油搓上根纸捻子点上照明。睡的是潮湿的地面,大家不以为意,可也有几个意志薄弱者不告而别了。
3月13日上午,在沙沟附近的一块大空地上,召开了全大队的南下干部会。大队政委王乐三同志作“整顿思想,继续前进”的动员报告。当讲到发生个别逃跑问题时,他说:“开小差,这种人早走了早好,省得留下搅乱军心,这是南下解放全国人民,不是享福,谁愿走的还可以走,我们不勉强,愿革命的我们一起南进……”
会后,党组织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号召开展思想互助,同志们检查了思想和执行纪律情况,进行了讨论,大家觉得开小差实在太可耻,一致表示:一定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之后,根据上级决定,将一中队的丁夏、义和、河西三个班,连同别的班抽出的一些同志,调剂到了齐东中队。调整工作结束后,
14日开始学习。随后三大队与二、四大队和先到的大队会合。三大队将原负责的华东区党校第三部分工作移交给三支队,由三支队领导组成新的校部委员会,朱则民任书记,南下干部都成了华东局党校的学员。
紧张的学习整训开始。主要学习《接管江南城市的政策》、《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约法八章)》、《关于保护工商业问题的政策》、《关于接管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关于对自由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政策》、《关于对国民党三青团及特务机关的处理办法》、《入城守则》、《军事管制问题》、《关于对江南新区农村工作的政策》等,还着重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3月24日,上级发下军装、军帽、军鞋和解放军胸章,南下队伍更加军事化了。上级同时重申了南下干部家属按军属待遇。27日开始,早操改为急行军实习,要求做到武装整齐,肩负行装、米袋快步行军,大家都累得透不过气,但也感到作一名军人的自豪。
这一段艰苦的整训,让南下干部们做好了适应艰苦生活开展新区工作的思想上、体力上的充分的准备。
3月28日下午1时,三支队全体集中到沙沟车站。坐的仍是货车,深夜至徐州火车站稍停,就转上陇海路,向东疾行240里,凌晨3时到达新安镇火车站奔驰。朝阳初升时,一中队就住进了红花埠东面的马家巷村。
马家巷村属山东郯城县,离县城45里路,曾经是淮海战役战场的一隅,人民饱受国民党军的骚扰、摧残,生活艰难,衣衫破烂,住的是低矮的草房,而且多是人畜共住,用瓦罐打水,双手捻线。这里的群众对南下干部很热情。
一中队在此住了五天,备足了军粮,减轻了行装,做好徒步长途行军的各种准备,于4月4日向长江边进军。
一中队是三大队的开路先锋,途经沐阳、淮阴等县城,于9日到达淮安休整。该城在运河东侧,街道狭窄、房屋古老,但手工业、商业却较繁荣,还有简陋的戏院、澡堂、旅馆、饭店等等。当地人讲话一般也能听懂。一中队在此住了两天,检查了4至9日的行军计划执行情况,补充了粮食。
12日开始,改为下午行军,由淮安经宝应、汜水,15日到了高邮县的胡家湾休整。该村较大,村内绿树成荫,村外水田遍野,水渠纵横,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群众生活较好,这里1946年曾解放过并进行了土改,1948年又被国民党占领,群众对我党我军有较深的感情,对南下干部同样很好。
队伍对前10天行军近600里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这段行军基本上沿运河东岸的公路前进。路东幅员辽阔,麦苗青、油菜黄、争艳夺目,农民正在春耕、春种,路西运河上百舸扬帆运支前物资,公路上的各路队伍昂首挺进。大批支前民工的手推车满载军用物资,军车拖着大炮,沿途还设有鼓动站,一路脚步声,快板声、口号声,好人好事的广播喇叭声,组成了一场壮丽悠扬的进军交响乐,汇成了一股人民战争的洪流。
南下的干部队伍与支前民工部队,你追我赶,日夜兼程,穿插前进。同志们的精神饱满,但生活也很艰辛。一是连续行军体力消耗大,二是宿营多是席地而眠,有时还紧挨牲畜睡眠,再就是轮流站岗放哨以防国民党散兵和土匪袭击,连粮柴也要自己到粮食部门去搬运。
再就是,山东人吃大米饭不习惯,煮饭没经验,常弄得不是夹生就是糊了。有时因柴火太湿不着火,早饭没吃,只好背上米袋,踩着脚上的大泡,扭秧歌般地又坚持出发了。女同志也不甘落后,尽管她们有诸多不便。司务班的同志更累,要早起晚眠,还要背行军锅和炊事用具。生活虽艰苦,但由于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同志们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再苦心里也是甜的。
4月18日,一中队派张良文、刘殿森等同志去岭子头支队宣传部学唱歌,回队后教唱《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坚决打它个不留情》、《大进军》,队伍的文娱生活更活跃了。
4月20日,王乐三政委传达了校委学习计划。学习时间一周,内容主要有:《新区城市接管政策》、《入城守则》、《约法八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要求弄通文件精神,结合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在今后的行动中自觉遵守组织决定。
王政委一再说明,国共正在谈判,但至今国民党仍玩弄敷衍手法不予签字,我各路大军已直逼东起江阴、西至湖口达千里的长江沿岸,陈兵200多万,做好了渡江的一切准备。总之,近日一定要渡江,大家必须抓紧这一星期的时间,弄通接管新区的有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