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逝世前,给徐向前发去绝密电报,19字让徐帅泪流满面

沐光知百年 2023-12-18 08:25:02

1976年9月的一天晚上,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徐向前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南海的绝密电报,徐向前不敢耽误马上拆看,看到电报的内容后,一向沉稳老练的徐向前元帅竟然泪流满面。

投身革命几十年,在刀山火海中也有二十余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可是这封电报上短短的十九个字,竟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元帅泪流不止,谁发的电报分量如此之重?什么样的话语能量如此强大呢?

来自党中央的绝密电报,发报人自然是毛主席,在云谲波诡的那段日子里,毛主席承受的太多太多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何毛主席会将最后的电报发给徐向前了?徐向前的人生又经历过怎样的波折,他和毛泽东的战友情谊有多么深厚呢?

1924年,年轻的徐向前怀着报国的愿望离开家乡,前往山西太原谋一条生路。

徐向前是山西五台县人,就是五台山附近的县城,年轻的徐向前长得很瘦弱但是很有文化,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徐向前这样的人只能去小学教书。

那时候的他,距离投身革命尚有一段时间,在小学任教不久,徐向前就得知了广州国民政府创办军校大量招收学生的消息,于是徐向前和十几个同乡决定远赴广州报考军校。

那时候黄埔军校的招生并不只是在广东设有招生处,在上海等地也有相应的机构,于是徐向前等人辗转来到上海报考。

当时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中,文化只是其中一方面,其余还有关于政治、算数和身体等方面的考核,徐向前虽然身体瘦弱但体质还能过关,至于算数等其他方面就需要找人突击补习。

就这样,徐向前等人在上海找了老师补习功课,一举通过了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那时候的他只知道投身军校能够报效祖国,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报效。

就连当时黄埔军校的创办者孙中山自己都是有些迷惑的,投身革命几十年了,最起初是想借助自己的力量推翻清政府,但是清政府覆灭以后又来了袁世凯。

袁世凯开历史倒车想要复辟帝制自己当皇帝,手下的军阀们纷纷背叛袁世凯,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最终袁世凯倒台了,但是他却将中国的局势搞成了一锅粥。

南北军阀互相攻讦,地方豪强分裂割据,北洋政府形同虚设,孙中山先生游走于军阀之间,希望能够借助军阀的力量稳定局势。

但是遭受到几次失败以后,孙中山真正认识到了,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一个是可靠的。

无奈之下,孙中山将眼光放到国外,看到了当时十月革命的先进经验,于是决定向俄国人求助,把武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924年,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共产党人也受邀出席,双方就当时的国家局势展开讨论,最终共同发表了“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口号,在孙中山的倡议和俄国人的帮助下,黄埔军校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军事人才,徐向前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黄埔军校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徐向前参与了黄埔学生军的两次东征,以及后来改组为国民革命军参与北伐战争,部队一直开到武昌城下,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徐向前作为中共党员,必须在关键时刻隐藏自己的身份,于是他隐姓埋名继续发展,与此同时,毛泽东在党内有了新的观点。

1927 年 ,毛泽东痛惜大革命失败时牺牲的同志们,同时深刻分析了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首次提出了“用枪杆子对付枪杆子”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大部分的认同。

同年八月份,毛泽东在汉口的会议上再次重申了自己武装夺取政权的观点,但再一次被忽略。这次毛泽东没有犹豫,他坚定的说:“过去我们批评孙中山只搞武装运动,可我们却只抓笔杆子不抓枪杆子”,于是毛泽东坚定的回到湘赣领导秋收起义。

徐向前和毛泽东的第一次相知是在1937年,徐向前经过千辛万苦才回到延安,当时的徐向前受尽了埋怨,同时也觉得无颜面见毛泽东。

但是毛泽东并不这么认为,他非常大方的勉励徐向前,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丧失勇气,西路军的失败并不是徐向前一个人的责任,是由很多复杂原因造成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在毛泽东的鼓励下,徐向前慢慢卸掉了自己的思想包袱,认真研究起了应该如何打好仗、打胜仗,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新的革命工作中去。

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解决西安问题,极力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同时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要正确改编工农红军的队伍,希望能够四个师八个旅的正规编制,同时分别由林彪、贺龙、刘伯承和徐向前担任四个师的师长。

但是蒋介石政府对这件事情迁延不办,拖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勉强分配了三师六旅的正规编制,无奈之下,徐向前只能在129师给刘伯承做了副师长。

半年以后,徐向前领导的部队就由几千人发展到了上万人,已经有了独立的作战能力和相当大的规模,毛主席也夸赞他是做革命工作的一把好手。

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充分贯彻落实了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术,利用人民战争的思路,将敌人淹没在农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所到之处建设起了完备的革命根据地,充分发挥了群众的力量,真正掀起了革命根据地全民抗战的高潮。

1941年,徐向前来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筹备,此时的徐向前因为长期工作积劳成疾,经常头疼难忍影响工作,于是中央就批准徐向前休息一段时间,正好可以完成理论的学习。

这一下就修整到了第二年的五月份,正好党中央给他安排了新的工作,希望他能够去就任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长。

对于这份工作,徐向前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胜任,但是毛主席非常相信他,夸赞他是黄埔毕业的高材生,对军校的建设一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是有着充分的实践经验的人,一定能够做好军校的工作。

于是徐向前一边修养身体,一边负责军校的工作,就这样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光。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期盼已久的和平并没有到来,蒋介石一边准备重庆谈判,一遍着手准备内战,没想到毛主席欣然前往重庆,这一下就破坏了蒋介石准备在舆论上移祸江东的计划。

既然这样,那干脆不装了,蒋介石果断撕毁双十协定,大举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当时徐向前因为身体原因正在养病,延安转移的时候,徐向前非常愤恨但又无可奈何,自己身染沉疴无法上前线作战,只能跟随大队转移,临别之际,徐向前向毛泽东请求上前线,毛泽东握着徐向前的手说:“先养病,不会让你闲着的。”

其实是因为毛泽东很清楚,徐向前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往往不避刀斧亲临一线,就算是病得不能行走和不能骑马的艰难时候,也要坐在担架上到前线指挥战斗。

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对身边的人说:“徐向前的战斗精神就像他的名字那样,一直向前,向前!”

徐向前的身体恢复以后,马上就投身到了解放战争的第一线,在山西打的国民党军毫无还手之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竟然消灭了阎锡山部将近三十万人,解放了山西全境和附近的一些地区。

对于徐向前游刃有余的指挥风格,毛泽东曾经多次交口称赞,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以后,戎马半生的徐向前终于可以休息了。

1955年,新中国的军队正式推行军衔制,授衔这一天对于新中国的将帅们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活下来的人荣誉加身将星闪耀,但是他们也会想起在二十八年革命中牺牲的战友们,活下来的人就是传承他们的意志。

徐向前因为革命时期的优异表现和不畏艰险立下的汗马功劳而授元帅衔,但是因为徐向前为人低调生活简朴,大家都称他为“布衣元帅”。

1976年,对于新中国和中国老百姓来说是非常沉痛的一年,1月,人民敬爱的周总理被癌症夺去了生命,7月,功勋卓著的朱德元帅离开了人世,9月,万民敬爱的毛主席也撒手人寰。

同年还有唐山大地震,各种天灾人祸将初生不久的新中国打的满目疮痍,徐向前元帅眼见这一切是痛在心头。

毛主席去世前夕的一天,忽然叫来身边的工作人员,断断续续的写了一封电报,随后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将他发出去,一定要绝密!

这封电报就是发给徐向前元帅的,久病榻前,徐向前元帅是毛主席最为信任的人之一,这封电报很快就到了徐向前元帅的手中。

电报内容只有短短的十九个字:“全国,全军要进入一级状态,一级战备,保持稳定”

看完电报的徐向前元帅当即泪流满面,主席身染沉疴的时候,还没有忘记全国的局势,还没有忘记自己,这份为国家付出的意识怎能不让人动容,主席临终的信任和托付,怎能不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元帅泪流满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