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能造军舰,为什么李鸿章要从国外买船,真是为了捞取好处吗

润后看谈历史 2024-08-22 16:06:58

现在很多人批评清政府明明能够自己建造军舰,李鸿章在筹办北洋水师时却只知道从国外买。以至于北洋水师主力舰中,除了“平远”号近海防御铁甲舰之外都是从国外购买。甚至还有人批评他这么做是为了从中捞取回扣。不过平心而论,其实李鸿章对于自行生产军舰兴趣还是挺大的。

1876年李鸿章筹办北洋海防之初,福建船政局法国籍顾问日意格到天津总督衙门汇报建船政学堂派遣学生前往欧洲留学一事时,提出船政局以往仿造的都是炮舰和旧式巡洋舰,这些在欧洲已经逐步淘汰,今后应该建造更为新式的巡洋舰。

福建船政局建造的“威远”号炮舰

李鸿章对此深以为然,并在随后给时任船政大臣的吴赞诚去信,建议在购买铁甲舰之前,福建船政局可以先建造巡洋舰四艘,这样等铁甲舰买好以后就能够编练成军。

应于铁甲船未购之先,配造巡海快船四只,以备将来购成铁甲,可以练成一军。

显然,李鸿章早期的规划中,北洋水师铁甲舰需要外购,而巡洋舰应该是由中国自行建造,并对船政局提出了需求。

船政局的船台

吴赞诚是安徽庐江人,是李鸿章的老乡,出任船政大臣前,一直在他手下任职,还担任过天津机器局总办,是李鸿章和沈葆桢的联名举荐才得以出任船政大臣。所以对于老上司的建议不敢怠慢,立即着手准备建造新式巡洋舰一事。

然而此时国内尚无自行设计新式巡洋舰的能力,所以吴赞诚委托陪同留洋船政学生一起前往的日意格顺路在法国委托船厂代为设计。

1877年5月,日意格抵达法国以后选中了地中海船厂来完成这个工作。法国地中海船厂也是法国老牌的船厂之一,有过不少知名产品,像后来日本针对“定远”级铁甲舰专门设计的三景舰中,“严岛”、“松岛”两舰就是在地中海船厂所造,设计这样一款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巡洋舰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很快就拿出了一个方案。

地中海船厂的方案是在法国新式巡洋舰“杜居士路因”的基础上缩小而成,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先进的一款巡洋舰。只是当时通讯条件落后,等到设计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完善,然后再邮寄到船政局的时候,已经是1879年。

“杜居士路因”号巡洋舰

而且经过船政技术人员的估算,建造新式巡洋舰因为需要增添机器、设备,首舰的建造费用会超过白银四十万两,其中购买新设备和准备材料必须要在建造之前投入的就需要二十万两,对于每月经费只有三万余两的船政来说,显然难以承担。

李鸿章这边也因为刚刚在英国订购了“超勇”、“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加上正筹款准备购买铁甲舰,暂时也爱莫能助,所以船政局建造新式巡洋舰一事只能暂时搁置,直到后来南洋水师要购买巡洋舰,经过船政局争取协助了部分款项,建造新式巡洋舰一事到1881年11月9日才得以开始,首舰“开济”号完工则要等到1883年1月11日。

“开济”号巡洋舰航行图,李晓雷绘制

此时英国已经设计出了防护性能更好的穹甲巡洋舰,李鸿章也已经在德国为北洋水师建造“定远”级铁甲舰的同时,顺便让德国造了一艘“济远”号穹甲巡洋舰,对于“开济”这种已经落后的无防护巡洋舰自然已经不会再有兴趣。

而等到船政局通过建造“开济”级无防护巡洋舰慢慢累积经验,尝试自己设计穹甲巡洋舰的时候,北洋水师又增添了性能更好的穹甲巡洋舰“致远”、“靖远”和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初具规模,加上经费有限,李鸿章再未提起由船政局为北洋水师建造巡洋舰一事。

“靖远”号巡洋舰

所以归根结底,北洋水师国产主力舰数量少,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国内造船工业底子薄弱,而且清政府也不重视,拨款有限,发展缓慢,始终和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所致。否则李鸿章也不介意在北洋水师中出现多几艘国产军舰。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