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开展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和复核评价工作
9月4日,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和复核评价工作的通知》。推荐名额数量根据各地工业经济发展基础确定,中央企业每家推荐数量不超过3家。对于重点领域的企业,会予以优先推荐。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和复核评价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政法函〔2024〕3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根据《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政法〔2021〕70号)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政法〔2023〕138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组织开展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和复核评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遴选基本要求
(一)基本条件和要求。申请企业须符合《管理办法》中单项冠军企业认定标准,如实、自主填写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申请书(附件1),提供必要佐证材料,对材料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二)推荐名额数量。依据各地工业经济发展基础,结合第八批遴选质量和梯度培育工作开展情况,确定了地方推荐名额上限(附件2)。中央企业每家推荐数量不超过3家。对于重点领域(附件3)企业,予以优先推荐。
(三)注意事项。企业填写的内容主要为生产经营数据等,清晰明了、操作简便,无需第三方机构辅助。相关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没有特殊通道或捷径,请企业谨防不良机构散播虚假信息,非法牟利。
二、复核评价工作
2021年认定的第六批及通过复核的第三批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及单项冠军产品企业,须参加复核评价工作,如实、自主填写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申请书(附件1)。对未提交复核申请材料的企业将依据《管理办法》撤销认定。
三、相关要求
(一)工作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应依据《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和标准,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须复核企业填写申请书。对申请企业材料进行初步论证,经向社会公示后,择优推荐;对复核企业申请材料要组织初核,并提出复核意见。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企业收取费用。
(二)报送方式。企业申请和复核采取线上填报和线下报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平台(https://excellent-ent.cn)填报并上传相关材料,经组织单位统一报送(具体填报和审核方式,请参见报送系统主页说明)。线下、线上填报材料应保持一致。
(三)截止时间。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在2024年10月27日前,将推荐企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申请书(附件1、申请企业加盖公章与骑缝章)、申请汇总表(附件4),纸质版与扫描电子版(光盘)各一份;相关附件与佐证材料扫描电子版(光盘)一份,连同加盖公章正式上报文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联系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010-68205198/68205205
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1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邮编100804。
线上报送系统技术咨询:010-62303157
附件:(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4年8月26日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Marina Bill:《全球机器人市场:现状,趋势与展望》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为期三天的主论坛和26场专题论坛上,416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和创新成果,深入研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共同打造了一场十分精彩的机器人领域前沿观点盛宴!
在8月22日上午的主论坛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Marina Bill以《全球机器人市场:现状,趋势与展望》为主题发表演讲。
以下是演讲内容实录
Marina Bill(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有关全球机器人市场的现状、趋势与展望的信息,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且蓬勃发展的市场。
我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同时也是ABB全球总监。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专业的非营利性组织,代表着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声音。作为一个通信和网络平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拥有90名成员,包括各国的机器人协会、研发机构、机器人供应商和集成商等。我们间接代表超过3,000个组织,遍布世界各地。我们致力于机器人行业统计,是机器人行业统计的世界权威机构,并与大家分享市场的发展状况。
我们还扮演着机器人产业发声机构的角色,包括机器人技术的全球推广以及期刊的发布。同时,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支持采用机器人技术的国家和地方政策。我们的会员包括协会、制造商、服务机器人制造商、工业机器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集成商以及研究所和研发机构。
从1974年到2024年,我们见证了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想要更好的展望未来,首先要知道,50年前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第一个基于机器人科学的产品诞生于50年前,而30年前,第一代机器人全面进入市场。让我们通过一些直观的图像来回溯50年前的世界——汽车、教室、厨房以及计算机的样子,它们与今天截然不同。这些变化一步步促成了今天机器人的发展。
我们持续追踪了从2023年到2024年9月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公开且持续更新的。今年的主要趋势整体较为乐观。2019年,全球安装了6万台工业机器人;两年后,这一数字增长到了50万台。2023年,安装量约为4万至5万台。从这个水平达到现在的水平,增长是爆炸性的,未来将超过数百万台。
很难想象有其他行业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此快速增长。中国在这方面的成长尤为惊人。2012年,中国仅有2.3万台机器人,现已达到29万台,2017年至2020年期间增长了13%。十年间,中国每年的装机量增长了12倍以上,这是个十分鼓舞人心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近400万台工业机器人正在运行,其中大部分位于中国,超过了150万台。自2017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增长了13%。
2012年至2022年间,各行业安装的机器人数量如下:自动化行业居首,其次是其他所有部门,最后是电子行业。今天,整个电器行业自动化包括机器人的安装量是最高的,并且增长速度最快。工业和服务行业、食品业等所有这些数字都实现了长足的发展,而自动化是增长最快的领域。这是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行业,数字在十年内实现翻番,是其他行业都没发生的。中国的各行业安装量也与世界整体情况类似,汽车排第三,电子产品排第二。
市场上有了长足的进展,我们再来看看机器人应用的情况。从2017年到2020年,机器人的主要应用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包括物料处理(MHMT)、焊接和组装等。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我们现在使用的机器人与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主要用于机器组装和工业机器人。
中国整体的状况也是差不多而且更加明显,MHMT仍然是最大应用的类别,总计14.9万台,包括焊接、组装、分配、加工等。所有地区均实现了增长,从2014年起,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迅速增加。
我们还可以看到过去几年的迅猛增长。2022年,全球53%的机器人装机量在中国,中国以外的亚洲占19%,欧洲占15%,美国占10%。这意味着中国现在的装机量超过了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韩国、美国、日本、德国这五个国家占据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装机量。其他国家也在增长中,尽管排名上有变化,但这五个国家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领先的地位。
每万名工人中的机器人使用量反映了某个国家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排名前20的国家中,韩国的机器人密度最高,每万名工人配备约1,000台机器人,即每十名工人就有一台机器人。接下来是新加坡、德国、日本、中国、瑞典和瑞士。这是2022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将会继续发展,在2023年或之后成为世界前三。中国现在机器人的密度是每万名工人392台,西班牙排第20名,为169台。
接下来我们看看自动化水平在各个区域的分布。2022年的数据显示,平均的地区和行业机器人密度约为151。但在汽车和电子电器行业中,自动化水平更高。全球范围内平均机器人密度约为80,但在汽车行业超过了100,亚洲在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很高,接近1,000,随后是美国和欧洲。亚洲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欧洲和亚洲,装配行业也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我的结论是在不同的区域和行业中还有很大的潜力来继续提升自动化水平和发展机器人的应用。
最后,从数量角度来看,50年前全世界只有几台机器人,现在已经达到了400万台。我们相信上升到40亿台的时间不会太久。从机器人价格的角度看,不论以何种货币计算,都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机器人呈现爆炸式增长,在未来前景非常好。
接下来预测一些机器人行业未来的五大趋势:
第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机器人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可能会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机器学习已在机器人行业中得到应用,正在向更多领域拓展,并且变得更加容易使用,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因此,人工智能肯定是最重要的趋势之一,这也是各行各业一个共性的趋势。第二是协作机器人。易于使用且安全性良好的协作机器人将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过去几年在焊接领域的应用有所探索。第三是移动操作。包括将机器人平台的移动性和机械臂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这一市场将快速发展,且预计很快会有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出台。第四是虚拟仿真和数字卵生。这不仅适用于机器人本身,还包括在工厂这个特定环境中,很多时候需要机器人协同工作。通过仿真确保机器人技术能够在安全和高效的方式下落地。第五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在未来也会有更多技术的进步。
人工智能是机器人领域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它可以驱动机器人应用的自主化水平,允许在动态和非结构化环境中使用机器人,比如采摘、归位、归类等工作,也可以帮助人类做规划和实现更好的质量控制。人工智能可以使机器人迈入新的赛道,并让机器人更容易使用,比如它们不仅可以使用编程的语言,也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此外人工智能也会为我们提供新的机遇,比方说教育机器人的应用,大学学校里会有更多的机器人,现在看到了这种趋势,未来机器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也会变的更加重要。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机器人将在学校、交通、家居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我们无法确切预知五年后乃至五十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构想未来的世界。这些图片可能在10年后已成为司空见惯之物。我们看到机器人不断的发展和应用,进入新的领域,希望未来机器人能促进人类的和平和发展,希望技术革新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福祉。期待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机器人行业变得更好。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3、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展示
进入21世纪,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已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机器学习到人工智能的运用,智能制造正在不断推进传统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制造新时代。
2017-2023年,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IMAC)连续开展“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研究”,共遴选出70项“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成果领域涵盖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纺织、轨道交通、船舶及海工装备、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纺织、建筑焊接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领域涉及工业物联网平台、大数据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应用、智能制造设备、柔性智能制造产线、云制造系统、智能工厂、大规模定制平台等。
近期,我们将展示智能制造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应用,感受智能制造带给制造业的变革与创新。
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用应用
微纳机器人是特征尺寸和/或功能尺寸在亚毫米以下的机器人,分为微纳操作机器人与微纳尺度机器人,为微纳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提供变革性的研究方法与实现手段。微纳机器人是微纳米技术的集大成者,是机器人技术在微观尺度的延伸,融合了物理、化学、材料学、生物学、机械学、信息学、控制学等多学科前沿研究。微纳机器人在信息产业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纳米机电系统(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NEMS)制造与检测、微纳米制造,亚细胞级的细胞建模和多特性检测,推动转基因、克隆等细胞,超微病情诊断,血管堵塞疏通,癌细胞清除,精准药物输送等方面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对象不断向微细化发展,对微小零件进行加工调整、成本检查、微机电系统(MEMS)的装配作业等工作都需要微操作机器人的参与。在自适应光学、光纤对接、医学、生物学,特别是动植物基因工程、农产品改良育种等领域,需要完成注入细胞融合、微细手术等精细操作,都离不开高精度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由于纳米尺度操作对象具有与宏观物体不同的特性,尤其是受到尺度效应、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的影响,并且纳米操作环境具有多变性,导致实现高效、准确、稳定的复杂操作仍然是纳米操作领域的一大难题。要实现纳米结构电子芯片制造的工业应用,需要解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的高效可靠组装等问题。要实现纳米器件在三维空间内的复杂稳定操作,需要通过多操作手协同控制,采用高效组装与操作的智能控制策略进行三维互连与器件组装,是纳米器件实现功能化、产品化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微纳操作技术可提供全新视角和颠覆性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纳米结构和“纳-微-介观-宏观”跨尺度装置的连接、装配和集成技术被列为美国Manufacturing the Future中纳米制造部分的重点发展的方向靶向微纳机器人2021年被Science列为125个国际科学前沿之一,是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管制的前沿技术。
本成果面向纳米器件的制造与检测,纳米材料的表征与评价等重大科学技术需求,提出了基于尺蠖、粘滑、宏微双重驱动的跨尺度柔顺精密定位机构设计与驱控理论基于与粘滑/振动相结合的新型复合驱动方法,针对粘滑运动阶段摩擦力方向相反的特点,对接触界面进行主动调控, 实现界面摩擦力各向异性,提高跨尺度精密运动的保持力和稳定性,有效提高跨尺度精密运动的步距和速度,发明了多自由度并联微动机构、宏微双重驱动并联机构,实现了厘米级行程、纳米级定位精度;提出了表界面纳米力学宽频域动态测试力学方法,解决了高频、宽模量测量难题,为微纳机器人驱动与感知奠定了科学基础与理论依据。
深入研究了接触界面结构和几何特征对接触特性的影分析跨尺度、多介质、多维度纳米结构间的粘着规律,突破了微观尺度下精准操控的难题建立具有高鲁棒性的粘着模型。
设计了夹持、检测、释放一体化的新型微纳操作工具,实现了靶球、微纳芯片、碳纳米管等对象的精确操控提出了多能场耦合微纳机器人驱动方法,构建了场控微纳机器人的群体控制方法;开发了基于电子固体交互作用机理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模拟生成的二次电子图像与背散射电子图像,为图像降噪与三维重建提供基准图像;提出了基于SEM二次电子图像灰度信息的微纳样品三维重建和测量方法,提高了纳操作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基于高精度实时视觉反馈的多纳米机器人协同操作方法。基于视觉反馈信息,建立操作环境、任务与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映射关系,提出了视觉实时闭环下的多纳米机器人协同运动策略自动选择方法,提高多纳米机器人协同操作的控制品质与速度。突破了微纳制造中三维组装、纳米互连、原位检测关键技术,研制了研制出具有21个自由度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内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为微纳制造与生命科学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持。
已在苏州朗开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山东赛米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及苏州赛米维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效益。该成果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操作机器人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SEM显微视觉伺服控制与粘滑定位驱动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
微纳机器人的研究和发展在科学发展上将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不但提出了全新的机器人发展思想,指出下一代机器人发展的方向,促进机器人学的发展,为微纳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提供变革性的研究方法与实现手段。随着微电子技术 、生物技术的发展, 微装配和微操作技术将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微装配和微操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项科技进展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将完善微纳机器人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丰富微纳机器人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理论,促进和扩展微纳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微纳机器人的研究会极大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在未来可以融合微电子、材料、精密机械、精密测量、自动控制、机器人、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来解决微观领域的问题,有赖于这些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微纳机器人的研究会促使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启新的思路,为其科研工作提供新的研究内容,从而成为相关科学发展的发动机。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4、“兵器造”机器人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兵器造”机器人上央视啦!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栏目深度报道:“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题。
“兵器造”人形机器人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炫技”的画面在报道中亮相。
该款人形机器人是由全栈式开发设计并自主完成生产的,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展示了高自由度和灵活度的关节、语音识别、人机感知互动等功能特性。
在引导下与现场观众进行完整对话互动,还可依据观众要求抓取对应的娃娃作为互动纪念品。
出众的表现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和观众的浓厚兴趣。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联播》、自动化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