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荫
清晰的记得,那是七十年代的一个中午,我正在土灶上烧午饭,七岁的儿子跑到我身边:爹爹,谁家在煮肉,真香。孩子贪婪地用鼻子猛嗅了几下,仿佛比吃肉还香。
我家住在村子的东头,那天正刮着西风,西边有人家在煮肉,空气中弥漫着肉的香味。那个年代的猪肉真香,说“一家煮肉,全队飘香”并不为过,啃一下肉骨头,即使洗了手,晚上睡在床上,还能感觉到手指上残留着肉的香味。
一家煮肉,全队飘香
最近网络上关于七十年代吃肉难不难的问题争执得很激烈,说一年到头吃不上肉的有之,说吃肉并不难的有之。平台多次发来“话题邀请”,有些懒得下笔。不就是吃几块猪肉吗?用得着小题大做,争来争去?今天心血来潮,想想还是写上几句。
七十年代吃肉真的很困难吗?
写下此文,老朽定会遭到“吃肉难”的网友的狂轰滥炸,这是网络特征。网络上有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只要你写到生产队时期的优越性时,必遭到莫名其妙的口诛笔伐,什么“左派”、什么你喜欢那还“回到那个年代”,甚至遭到指责漫骂。
其实,每个地区的生活条件并不一样,以前有,现在也有,将来更会有。只是那个年代信息不通,吃肉难的不知道别的地方吃肉很容易,你家吃不上肉,不代表全国人民都吃不上,反之也是这样。
老朽生活在富甲天下的江南鱼米之乡,七十年代家乡人民的物质条件已趋向好转,有鱼有米,当然也有猪肉吃。六十年代确实过了几年贫困日子,尤其是五八年以后的几年时间内,自然灾害频繁,吃顿大米饭都困难。七十年代家乡的水利兴修到位,旱能引灌,涝能泄洪,粮食丰收了,养猪也多了,自然吃肉并不困难了。
七十年代过节买肉的情景
家乡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地方,家乡人喜欢过节,节日气氛浓厚。从元宵节到七月半、冬至,有十多个节日,再加上活人的生日,先人的祭日,都是要买肉的。那个年代,餐桌上没有七碗八盘,一碗红烧肉,一碗咸菜烧豆腐,一碗烂烧大青菜是正常生活。吃鱼并不难,河里的鱼多如牛毛,起个早总能钓上钓上一两斤活蹦乱跳的鲫鱼,或炖汤,或红烧,生产队一年也能分两次鲢子鱼。
有人说有钱也吃不上猪肉,说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肉票买不到猪肉,实际上是道听途说。农村一直是不要肉票的,就是城里人也有几年是敞开供应的,1971年到1975年这五年的时间,江南地区一段时间取消了肉票政策,那几年城里人也没少吃过猪肉。其他地区不知道怎样,至少江南地区的情况是这样的。
有人又要说了,那时经济条件差,没钱买肉。这也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贫穷。贫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知道读者还记得那时有个词语叫“苏南模式”吗?有网友说七十年代农民一个工日五分钱,更多的说是七八毛,而有的地区已达到一块多。当时,苏南地区有个地方叫吴江县,七十年代中期一个工日高达三块五,现在仍是全国第一县。还有无锡江阴某村1976年大队已为农民统一盖楼房。这些地方不仅农村副业搞得好,社办队办企业也起步早,家里有粮,袋里有钱,自然吃猪肉也是平常事。这又是地区差异的区别,主要归功于当时政策的支持,且与地方干部的领导有方分不开的!
在七十年代,江南农村不仅农户自家养猪,每个生产队都有养猪场。生产队每年都杀年猪的,一个人能分到两三斤猪肉。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我们生产队每年杀两次猪,过冬一次,过年一次,冬大于年。农民自家也杀年猪的,那时家家户户养猪,最少不低于两头,多的人家养三四头,过年总会杀一头猪。那个年代没冰柜,只能腌咸肉,家家户户门口晾晒着咸肉,成了亮丽的风景线。那时过年不仅烧红烧肉,还家家户户做梅菜扣肉,一做就是几十碗。
七十年代农村人养猪的情景
那么,七十年代有没有地方吃肉难?肯定有的。老朽知道,小岗村人肯定吃不上猪肉,他们不养猪,总不至于别的地方人把猪养大了,把肉送到他们门上去?即使送到门上,他们也没钱买。可能边远山区及沙漠地区的人也是吃不上肉的,那里直至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条件比江南地区还落后不少。
综上所述,七十年代能不能吃上猪肉不可一概而论。还是这句话,地区差异的确存在的。而真正全国人民普遍能吃上猪肉可能在2000年以后,也就是分田单干后的20年后,农民抛荒撂地外出打工有点钱了,快速科学养猪技术的普及及进口猪肉的增加,才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吃肉难的问题。
不过,却再也吃不出肉的香味了,再也没有“一家煮肉,全队飘香”的感觉了,就连对门煮肉,也闻不到香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