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到2024年北京中轴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向国内外民众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是政府部门、研究界、媒体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于国内民众,得益于从小的文化教育认知,对中正和谐的文化理念,平衡对称的城市布局等都有或多或少的理解,对中轴线上的故宫、天坛、先农坛、景山等点位也很熟悉,因此对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传播内容和媒体节目有天然的接受度,我们也在近几年看到了像《最美中轴线》《登场了中轴线》一系列节目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但对于大多数国外民众来说,对于北京中轴线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有限(或许还有偏差),对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景点也少有亲身旅游体验,如何讲好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无疑具有难度。如何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针对国外观众文化趣味和收视需求,创作外国人看得懂的北京中轴线主题节目,对于广大媒体工作者来说,是重任,更是挑战。
《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纪录片海报大约一年多前,我作为中轴线传播效果的研究者,第一时间得知解读中国工作室拟邀请中外导演共同来创作一部关于北京中轴线的纪录片的消息。当时我默默地想,这个纪录片创作过程肯定不会太容易,因为要解决三个难点,一是怎么把中轴线的文化理念,由深到浅让外国朋友能看得懂;二是选择哪些人来讲述他们和中轴线的故事,让外国朋友了解中轴线与中国大众的关联;三是如何弥合中外导演在叙事方式上的天然差异,让节目体现跨文化传播的共性特征。
历经了多轮修改,在今年十一前,《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终于制作完成,即将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受邀观看了全片后,按照此前预估的三个难点,我在心里默默地给该片打了85分。这显然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原因是与此前在国内媒体播出的所有北京中轴线相关的纪录片相比,《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无论是在叙事方式还是人物表达,或是篇章结构上都体现了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让外国朋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下面我着重从叙事策略上,谈一谈观片感受。
1.以柔性叙事替代硬核叙事,巧妙阐释中轴线的价值内涵
国内以中轴线为主题的节目,大多会围绕北京中轴线的OUV(世界遗产的杰出普遍价值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进行阐释。但必须承认的是OUV阐释是世界遗产组织对于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规范性要求,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要理解北京中轴线的OUV价值难度很大。
《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巧妙地将中轴线的价值内涵容纳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之中,通过国外民众所熟知的中国汉字、中国功夫、中国城池、中国星象等概念,将北京中轴线的内涵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表述。让国外民众在其相对熟悉的中国文化概念中接触北京中轴线,避免价值理念过于生涩。
2.以个人叙事替代宏大叙事,有机彰显中轴线传承保护的大众参与性
在前期对国外民众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外观众关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议题中,除了“北京中轴线是什么”之外,特别关注北京中轴线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普通人怎么参与到中轴线的保护传承中去。而多元公众参与恰好也是世界遗产组织对于遗产保护的重要关切。
《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在叙事手法上,用多元的个人叙事替代了政府部门或是专家学者的权威叙事,试图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实践案例)来讲述北京中轴线和个体间的关系。在全片中,我们看到了吕舟老师作为研究者对于中轴线投入的情感,也看到了陈楠、吴桐等用设计展陈方式表达对中轴线的理解,还有数字中轴团队以数字科技创新的方式来表现年轻人对中轴线的热情。这些都能让国外观众生动感知到北京中轴线的活态创新面貌。
3. 以穿插叙事代替线性叙事,有效满足国外观众观看与记忆习惯
对于任何节目来说,海外播出平台是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之一。《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BBC纪录片频道等通用的穿插叙事方式,通过不同人物、案例、故事穿插递进,让观片时具有类似于音乐复调的感受。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观看长视频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长相对较短,交叉叙事让观众获得更多接触有效信息机会,加深其对于感兴趣的中轴线内容的记忆。当然,我们也期待着《跨越时空的北京中轴线》能够适应社交媒体传播需要,从目前的纪录片样态中摘选更多的短视频内容,让更广泛的受众透过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和感知北京中轴线的魅力。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委员 杨越明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杨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