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4本,写作8篇,爬山一次,河边野餐一次,线下参加新书发布会一次,看电影一场。原来,除了日常的工作,一个月可以做这么多事情,而且我并没有觉得很累,反而是很轻松愉悦。
我觉得秘诀就是,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
01 读书4本,参加一次作者分享会这个月按照计划读完了《乡下人的悲歌》、《傅雷家书》和《不抱怨的世界》。
8月初应作者之邀参加了柒舟老师的作者面对面分享新书《IP是门好生意》,也在第二天下午读完了这本书。
《IP是门好生意》本身是讲怎么做近几年新兴的自媒体行业的,我以为参加的人都是年轻人,结果现场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只有两个90后,而且这些中老年人很积极。
我很纳闷:中国的年轻人都去哪了?
一个很反常的现象是:中国的老年人载歌载舞、声如洪钟、中气很足,而在地铁上看到的年轻人都是死气沉沉、满脸倦意、只低头玩手机。
最近我从我老公的996工作状态里大概能明白一点,工作的时长和压力已经很大,下班到家接近11点,周末只想宅家睡觉、躺着和玩手机,外界多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不想参与。
诗歌、远方和理想,只存在于青涩懵懂的青少年,而不存在于被996困住的职场人。
什么时候,IT行业、互联网行业也可以正常朝九晚五、双休呢?
02 写作这个月写作也按照计划完成了,算上一篇小绿书,共计8篇,字数约1.5w字。
看了电影《刺猬》,没有看懂,所以写了一篇观后感,目前一周全网阅读量已经6000多了,大家的想法各异,纷纷赞同或者批判,也不免情绪激烈在下面骂骂咧咧的网友。
电影的力量真是好强大,明明只是个电影,故事也只是来源于小说,并不是纪事,也不关网友自己啥事,有些网友的戾气怎么这么重?他在现实生活到底受了什么委屈?
做自媒体真是要内心强大,尤其是写书评、影评这样的观点文,既然有自己的观点,那就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意,得允许别人有不一样的观点。
我主要写了三个点,其中王战团那个点,其实想写写大姑这个一样被家庭卡住、付出很多却又被忽略的家庭妇女角色,无奈想写的比较多,这个点在全文并不突出。
电影上映第四天我在豆瓣看到一篇影评:《那些被家庭生活卡住了的东亚女人们》,这篇影评就这一个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非常优秀。
所以无论是影评,还是书评,不在于写的多全面,而是在于文章的立意是否巧妙,文章逻辑是否合理。
03 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能量源8月去延庆爬了一次山,去了莲花滩。
我们下车后就看到一大片耀眼明亮的向日葵,特别惊艳。
进山后,早晨的牵牛花还神采奕奕,紫色、粉色和白色,朝向天空,像是要向天空呼喊的喇叭,我们河南的方言叫“喇叭花”,真是很形象。
全程10公里,都是在溪流、峡谷和丛林中穿越,从远处看我们一行人,像是进入了绿野仙踪。
那天的惊喜是在一个一线天的位置,在群山之巅,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大自然的凉风,山巅上的树叶哗哗地响,我们几个人坐在树下吹风、听风、放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毫无保留地全部交付给大自然,忘却了爬山的疲惫、工作和生活的烦恼,昏昏欲睡、身已飘飘然。
我那天采集了山之巅的风,无修音,纯天然。那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至今都怀念的风声。
8月还和晒晒一起去了一次房山的河边野餐、煮茶。
吃完午饭,我在林间的吊床上晃悠,听着四周的蝉鸣、水声,像是又一次让灵魂回归到了大自然。
吊床上晃悠够了,就下来坐在河边煮茶。小时候渴望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功名成就,长大了却希望寻一方净土,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宁愿归隐山林。
那天后来下起了零星的雨,河边钓鱼的人纹丝不动,真是像极了古诗中的“青斗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天空下起了小雨,河面泛起了涟漪
北京的夏天,一到周末就开始暴雨预警,按照天气预报,只能宅在家里,哪里也去不了。
还好,8月份赌了两次天气,一次出去爬山,一次河边野餐,都赌对了。像是偷来的幸福!
累了就去大自然里走一走,很快就能恢复精力。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能量源。
04 9月计划读书:《呐喊》、《领导力》、《百年孤独》和《自卑与超越》。
写作:每周至少2篇。
运动:每周2节瑜伽课,每周跑步至少10公里。
其他:9月有中秋假期,我们准备中秋节出去旅游一次,地点还没想好;再去老掌沟露营一次,听说那里的秋天很美。
我发现最近两年,我做计划都是比较松弛的计划,只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不喜欢早起就不早起,写不出来小说就不写,不强我所难,不再要求自己野蛮成长,也不再高喊几年前喊的“一个人也要活成一支军队”那样的口号。
人生不过三万多天,愉悦自己最重要,开开心心地过,才会更期待未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