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3日,为了帮助兄弟部队中原野战军,尽快消灭被围困的黄维兵团,华野特意派出了三个纵队,千里驰援,其中就包括第七纵队。
凛冬的寒风中,七纵司令员成钧风尘仆仆地来到中野指挥所。他顾不上旅途的劳顿,立即向刘伯承、邓小平以及陈毅等首长,详细汇报了七纵的情况。
当他谈到七纵的武器装备时,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报告首长,我们七纵的装备在华野中不算好,重武器比较少,炮兵团也只有16门山炮,每门炮配有120发炮弹……”
还没等成钧说完,已经离开华野一段时间的陈毅,就被这个数字惊得目瞪口呆。他深知中野部队目前的困境,整个野战军的山炮加起来,也才43门,炮弹更是只有200发,这还是省吃俭用,留着打大仗才舍得用的。
而如今,仅仅一个七纵的炮兵火力,就足以超越整个中野!
成钧的这番话,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陈毅的心头。他知道,成钧所说的“装备比较差”是句谦虚的话,七纵的实力在华野的16个纵队中,虽然算不上顶尖,但也绝不是垫底的。
和那些王牌纵队相比,七纵的整体实力,或许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即使如此,也不是装备简陋的中野部队可以比拟的。
想到这里,陈毅的内心五味杂陈,既为华野的强大感到自豪,又为中野的艰苦感到心酸。
他知道,华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和其成立之初,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早在1947年3月,根据粟裕和陈士榘的报告,当时的华野,就已经在武器装备方面,走在了所有兄弟部队的前面。
仅仅从步兵的火力配置,就能看出华野部队的强大之处。一个步兵排,就下辖一个火力班,配备2到3挺轻机枪、1具掷弹筒,外加6具枪榴弹筒,火力之猛,在当时的解放军中,也是不多见的。
而步兵营一级,则普遍设立了机炮连,装备有4挺重机枪,2门迫击炮,有的甚至还装备了3门60炮,足以对敌人构成强大的威胁。
再往上的步兵团,除了拥有装备6挺重机枪的机枪连外,还下辖一个装备6门迫击炮,以及1门92式步兵炮的迫击炮连,足以对敌人的防御工事,构成毁灭性的打击。
到了步兵师这一级,还专门设立了战防炮连,配备有火箭筒、战防炮等重火力,而每个纵队,也普遍设立了炮兵营,下辖的山炮、野炮数量,更是根据各纵队的实际情况,灵活配置。
如此豪华的火力配置,即便放眼整个解放军,也是首屈一指的,更不用说那些还处在小米加步枪阶段的兄弟部队了。
当然,即使在当时,华野的武器装备水平,也无法和蒋军中的王牌美械部队相提并论,但和那些普通嫡系部队和杂牌军相比,已经可以做到平视,甚至俯视了。至于华北、西北等地的兄弟部队,更是对华野的“土豪”程度,望尘莫及。
不过,华野也并非天生“富裕”,他们“发家致富”的秘诀,就藏在那些被缴获的武器装备里。
蒋介石麾下,有一支部队,可谓是集中了他当时所能调动的所有资源,号称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一快速纵队”。
这支部队,以一个整编旅为基础,加强了整整48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还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美式M3A3坦克,以及数百辆汽车,其装备之精良、火力之强大,即使在整个国民党军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被寄予厚望的“王牌”,却被华野,在鲁南战役中,彻底“包了饺子”。经此一战,我军一举缴获了24辆坦克、200余门各式火炮、以及474辆汽车,不仅让第一快速纵队彻底报销,也让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的名号,算是彻底坐实了。
对于华野来说,鲁南战役的胜利,可谓是意义非凡。有了这批缴获的“硬通货”,华野鸟枪换炮,迅速组建了特种兵纵队,下辖榴弹炮团、野炮团等重火力单位,并配备了大量的汽车,用于牵引火炮,初步具备了机械化部队的雏形。
那些原本只能依靠人力、畜力才能缓慢机动的山炮、野炮,如今也“鸟枪换炮”,坐上了十轮大卡车,向着新的战场,一往无前地奔赴而去。
有了“特纵”这个“大宝贝”,华野的其他纵队,也跟着沾了光。各个纵队的炮兵营,都趁机扩编为炮兵团,“汤姆”冲锋枪,也下发到了每个步兵班班长的手中,甚至连各纵队的特务连,都实现了“人手一支汤姆枪”的“小目标”,其火力配置之豪华,即使放眼整个解放军,也足以傲视群雄。
更重要的是,这48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相当于当时国民党军,四个美械军的重火力总和!有了这48门“镇宅之宝”,华野总算有了和国民党王牌部队,正面掰手腕的底气,也为之后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特纵,也不负众望,在组建之后,就立即投入到了攻打泰安的战斗中。面对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的坚固城防,三门105毫米榴弹炮,齐齐开火,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云霄,大地也为之颤抖,就连久经沙场的国民党整编七十二师师长杨文瑔,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吓得魂飞魄散,惊慌失措地向上峰报告:“共军有‘大家伙’!”
而等到兵败被俘之后,杨文瑔依然对华野炮兵,精准的射击技术,和强大的战场压制能力,赞不绝口,不禁感慨道:“共军的炮兵,真是今非昔比了,步炮协同也十分娴熟,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那么,华野是凭借什么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的钢铁雄师呢?
说到底,这和华野长期以来坚持的“歼灭战”思想密不可分。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反复强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军事战略思想,直指当时中国革命战争的核心问题——武器装备落后。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指望外援并不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战场上“取之于敌,用之于敌”,用缴获的武器来武装自己。而想要最大程度地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就必须将“断其一指”的理念,贯彻到每一次战斗中,而歼灭战,就是最好的方式。
试想一下,如果只是轻描淡写地和敌人打个照面,或是小打小闹地“挠痒痒”,那么,就算取得了胜利,也只能缴获到一些轻武器和弹药。而一旦打成歼灭战,不仅能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还能将敌人的全部家当,都收入囊中,从而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
当然,歼灭战的打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它不仅要求指挥员具备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还要有灵活的战术运用、果断的指挥能力、强大的战场执行力,以及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才能将敌人分割包围、聚而歼之,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幸运的是,华野的军事指挥员们,都是身经百战、能征善战的将星,而华野的军事负责人粟裕将军,更是将“歼灭战”运用得出神入化,堪称我军“歼灭战大师”!
在苏中战役中,粟裕将军指挥华野以少胜多,七战七捷,将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就连毛主席都亲自写文章,称赞其为“歼灭战的典范”。
而华野成立后,更是将“歼灭战”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苏中战役到鲁南战役,再到孟良崮战役,华野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而且打的对象,很多都是清一色的美械部队。缴获的美式武器装备,更是堆积如山,足以让华野鸟枪换炮好几次了。
例如,在莱芜战役中,王必成的六纵就俘虏了2万多名国民党军,缴获的武器装备更是数不胜数。战后,该纵队将缴获的武器装备,进行了统一调配,其主力十八师,全部换装了美式装备,而十六师、十七师,也有很大一部分部队,用上了美械。这样一来,六纵三分之二以上的部队,都用上了美式装备,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部队,还在使用从日军、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万国造”武器。可以说,再打几场硬仗,六纵就能实现清一色的美械化了!
四纵的经历,则更加具有代表性,从侧面证明了“歼灭战”思想的巨大威力。在加入华野之前,四纵隶属于华中野战军,当时,整个纵队的轻重机枪加起来,也就只有区区600挺,火炮更是只有可怜巴巴的一门山炮和一门步兵炮。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装备简陋的部队,在加入华野之后,仅仅打了一年仗,就鸟枪换炮,轻重机枪增加到将近1000挺,迫击炮更是多达150门!这样的装备水平,即便是在解放军各部队中,也足以傲视群雄了。
诚然,战场缴获是华野“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把华野的“土豪”仅仅归结于“运输大队长”的无私“馈赠”,那也未免太过于片面了。要知道,想要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仅仅依靠“捡洋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军工生产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器装备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华野,恰恰是深谙此道。
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初,我党就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将目光投向了东北这片黑土地。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有着取之不尽的战略资源,是建设新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
1945年8月,抗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曾克林、李运昌就奉命率部进军东北,接收了大量的日军武器装备。这其中的一部分,就被秘密运往了山东解放区,极大地缓解了山东我军的燃眉之急,为日后华野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而到了1946年5月,苏联红军将此前在朝鲜战场缴获的大量日军武器装备,移交给东北民主联军,其中包括各种火炮、车辆、枪支弹药,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令人叹为观止。为了支援关内解放区的武装斗争,中央军委决定将这批武器中的一部分,秘密运往关内。而山东解放区,作为距离东北最近的根据地,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其中最大的一份,而剩下的另一半,则被分配给了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
可以说,正是由于靠近东北的地理优势,才使得山东解放区,在武器装备方面,走在了其他兄弟部队的前面,为华野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然,除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外,华东局自身对军工生产的重视,也是华野武器装备精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解放战争初期,为了摆脱对缴获武器的依赖,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军工体系,华东局就在大连等地,建立了一批兵工厂,专门用来生产炮弹、地雷等作战物资,并通过海上运输线,源源不断地将这些武器弹药,输送到山东战场。
粟裕将军就曾感慨地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一半要归功于人民群众的独轮车,一半要归功于大连生产的炮弹。”由此可见,后方军工生产,对前线作战的胜利,是何等的重要。
在条件更为艰苦的胶东根据地,我军也在积极探索,建立起了一批兵工厂。别看这些兵工厂规模不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但它们生产的各种迫击炮,以及其他类型的炮弹,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华野的作战需求,为取得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根据战后的统计数据,仅在孟良崮战役打响之前,胶东的一家兵工厂,就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生产了3万多发炮弹。而华野在孟良崮战役中,总共才消耗了3万多发炮弹。如果没有胶东兵工厂的全力支援,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恐怕还要画上一个问号。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胶东地区生产的各种炮弹,总共加起来,高达252万发,相当于3个淮海战役,再加上15个孟良崮战役的消耗总量,其生产能力之强,甚至可以和东北地区的军工生产基地,相媲美!难怪就连陈毅司令员,也对胶东的军工生产赞不绝口,他曾经说过:“华野的武器供应,至少有十分之七,是来自于胶东!”
可见,胶东根据地,早已成为我军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如此,国民党军队才会将胶东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惜冒着巨大风险,发动了“九月攻势”,妄图彻底摧毁我军在胶东的根据地。
由此可见,华野的“土豪”,并非偶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武器装备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既离不开自身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善于缴获,更离不开根据地对军工生产的高度重视,以及全国各解放区的大力支援。当然,华东地区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对富庶的经济条件,也是华野能够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