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76年,是亡于天灾,还是另有原因?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9-10 14:37:09

天灾确实非常严重,但是跟另一个问题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我看了一本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书——《明朝为何说亡就亡》。书的作者是名家方志远。书中从多个角度、多个观点讲述了明朝为何会灭亡。其中有一章专门讲到了气候的问题。

明末文人郑廉在他的著作《豫变纪略》当中提到,自崇祯三年(1630年)开始,光是河南这个地方,旱灾就没停下来过,一连旱了三年。

到了崇祯六年(1633年),郑州突然又发生了洪水,随后又是一连三年的蝗灾。这还只是河南。实际上,明末天灾最严重的是陕西、山西一带,干旱程度超过了明代之前的所有历史时期。

翻开《明史》,我们会发现老百姓没有饭吃是明末最常见的现象。明末的天灾虽然大,但最可怕的其实还不是天灾。

明末安徽人吴应箕在他的著作《楼山堂集》中提到,天启七年(1627年),他去河南的路上,发现路边很多田地都长满了荒草。吴应箕就问当地的人为什么不种地。

有个老农民说:“我家耕牛都卖了,拿啥种地?”作者接着问:“好好的,为什么卖牛?”

农民回答:“官府每年的徭役那么多,不卖牛拿钱补上,我非得累死不可。有些人交不起就干脆逃走了。结果,这些税全部都压在了我们这两亩地上。等于我种了一年地,最后反而欠了朝廷一屁股债。县太爷们只管收税,其他的事都不管,谁还种地呢?”

田地被荒废的事,根本不是天灾造成的,而是多亏了明末的官府,在大明灭亡的路上狠狠踩了一脚油门。所以,天灾是一方面,而朝廷管理能力的彻底崩溃比天灾还要严重。

其实,在明朝后期,很多人都描述了当时的情况。除了官府能力低下,地方士绅抢夺农民土地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孔贞一曾描述过,四川一带好田地那么多,结果几乎全部被当地的王府占了。军户的屯田只占了两成,大部分好田都掌握在藩王和地方士绅手中,农民只占了一成。

最后,所有的赋税都要从这占一成的土地上收取,农民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的结果就像滚雪球一样,问题越滚越大。

明朝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在明末突然出现的,而是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字数:1160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 2024-09-24 10:43

    只要放纵儒家,皇帝大多死的不明不白,皇帝还容易绝嗣!

  • 2024-09-11 16:40

    亡于儒家

    野兽良民 回复:
    中国3000年有2000年的儒家
  • 2024-09-23 16:29

    天冷有多冷?有没有夏天?没有夏天吗?这个外国没有记录,如果还有夏天,那还可以种田,还有收成,就达不到没吃的程度,,也就低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