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哲学同效原理和统效原理

邓如山 2024-11-18 13:58:23

新哲学基本性的等效原理有多种表述形式,比较常用的有等效用原理、等效应原理、等效能原理和等效率原理等,新哲学基本性的等效原理有多种拓展形式,比较常见的有无差异原理或同效原理、一致性原理和统一性原理或一效原理或统效原理,“同效原理”、“统效原理”、“一效原理”的词条带有广义效应论哲学的明显特征和明确印迹。同一性原理或同效原理与统一性原理或统效原理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两大哲学体系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

如果为哲学设置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区分哲学理论和哲学思想,二是以西方哲学形态为评判尺度,那么中国没有哲学或没有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中国只有哲学思想、没有哲学理论的观点在学术界流行较广。如果不加区分地对待哲学理论和哲学思想,不以概念化和体系化的西方哲学形态为判断标准,那么可以认为孔子和庄子、朱熹和王阳明等中国古代和传统社会的大学问家都创立了宏篇巨制的“中国式哲学”。

西方哲学即西方式哲学,中国哲学即中国式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旧有的哲学词条,“西方式哲学”和“中国式哲学”是新引入的哲学词汇。尽管中国古代和传统社会没有西方式哲学,但有中国式哲学。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既有西方式哲学,也有中国式哲学。在古代和传统社会的历史时期,中国哲学或中式哲学和西方哲学或西式哲学处于分离或隔裂的状态,在近代和现代社会的时代阶段,中国哲学或中式哲学和西方哲学或西式哲学呈现融汇和贯通的趋势。

中式哲学与西式哲学的差异主要源于两种哲学形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传统,西式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倾向于通过逻辑推演和形而上学的思考来探讨自然存在和社会认识的本质和现象。中式哲学注重人文关怀和实践智慧,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通过“知行合一”的人生实践来实现外在的需求和目标。

中式哲学和西式哲学存在差异,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社会没有或缺少哲学的理论体系,而是中式哲学对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讨方式、侧重点和表达方式与西方哲学有或大或小的不同,中式哲学倾向于通过直观体验、道德修养和人生实践来领悟自然存在和主观认识的真谛,而西式哲学倾向于纯粹的逻辑推演和形而上学论证。

在生产工具和劳动效率低下的古代和传统社会,中国直观式和悟道式哲学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中国古代和传统科学技术高于西方的哲学层面因素。在生产工具和劳动效率高上的近现代社会,西方概念式和抽象式哲学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高于中国的哲学层面原因。

唯有西方科学或西方强在科学,唯有中国文化或中国强在文化,这种单一性和片面性的认识越来越不符合新哲学的同一性原理或同效原理、统一性原理或统效原理,科学与文化的分离、中式哲学与西式哲学的割离阻断和掩盖不了两大文化和哲学形态的交流和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哲学是在中式哲学和西式哲学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是在理论性和系统性的表述上使用了现代哲学的语词和概念样式。

回望二十世纪哲学,展望二十一世纪哲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文化和学术交流的增多,现代中国哲学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现在和今后的中国哲学不会失去自身的传统特色,中国学人积极探索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路和手法,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式哲学的内容和范式,中国式哲学和中国式文化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