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重庆涪陵:在长江水下40米的博物馆里,藏着穿越千年的水文密码

钱江晚报 2024-10-17 22:52:05

潮新闻记者 潘璐

为深入挖掘长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突出对长江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宣传阐释,由中宣部新闻局指导,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具体协调,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沿线13省区市的省级媒体联动,浙江日报、潮新闻参与协办的“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活动于10月15日正式启动。

浙江日报、潮新闻和沿线媒体记者分三路奔赴长江沿线考察记录,以丰富多彩的融媒产品见证大江奔涌。

这是长江沿岸最特别的一个博物馆,因为它埋藏于长江重庆段水下约40米的深处,这就是“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从外形上看,白鹤梁是一道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早年常有白鹤群栖息于石梁之上,白鹤梁因此而得名。作为当地长江河床的一部分,石梁伴随着水位涨落而有规律地露出江面。这道天然石梁由坚硬的砂岩和软质的页岩交互叠压而成,220米长的中段岩面成为题刻的最佳选点,产生了洋洋大观的白鹤梁题刻。它记录了自唐代以来,1200多年间72个枯水年份的长江水位资料、18尾石鱼雕刻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3万多字真迹题刻。

游客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 记者 彭鹏 摄

乘坐约90米长的隧道式电梯抵达水下40米深处,我们行走在河床之上的昏暗通道里,在灯照下,倾斜坡面上的题刻显得尤为清晰,引得周围的游客啧啧称奇。隔着厚厚的特质玻璃窗,我们对上了两尾唐代石鱼的眼睛。它们先雌后雄,溯江而上,姿态灵动,宛若在水中游弋追逐。雌鱼口中衔的莲花已在岁月冲刷下模糊,雄鱼上精致的鳞片和鱼鳍依然清晰。

游客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透过观景窗观看白鹤梁题刻。 记者 彭鹏 摄

我被这古老而浪漫的农业智慧击中。“石鱼出水兆丰年”,石鱼的眼睛,成为了古人观测长江水位变化的标尺。我仿佛看见千年前,石鱼出水,人们奔走相告长江的枯水周期已过,丰年将至。

1963年,考古专家来到白鹤梁考察时惊奇地发现,两条石鱼眼睛的高程与涪陵当地水文站的零点水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一水文记录比英国人于1865年在武汉江汉馆设计的水尺标点要早1100多年。这意味着,在缺乏科学监测工具的古代,长江畔的人们通过年复一年的观测和总结,已经听清了江水的呼吸。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内透过观景窗拍摄的白鹤梁题刻。 记者 彭鹏 摄

白鹤梁不仅是一座千年“水文站”,也是极具艺术价值的“水下碑林”。历代官员、文人墨客,都热衷于来白鹤梁“打卡”:“熙宁七年,水齐至此”,“元丰九年……江水至此鱼下五尺”,官员在石梁上严谨地记录当年长江的水位,或是思考为官哲学。文人墨客相约游玩,在这里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到此一游”式的题刻,篆、隶、行、草皆备,可谓精彩纷呈。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内透过观景窗拍摄的白鹤梁题刻。记者 彭鹏 摄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被贬期间,黄庭坚曾在涪陵暂留,他自称“涪翁”,并在游览白鹤梁时留下“元符庚辰涪翁来”的题刻。其中“来”字呈上下错开的特殊结构,有专家推测,“来”字被拆分为两个部分,上面一个“去”、下面一个“不”,或许表达了黄庭坚当时不舍离开涪陵的心境,也给白鹤梁增加了一段佳话。

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白鹤梁上的题字(复制品)。 记者 彭鹏 摄

如今,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我们仍能看到黄庭坚顿挫有力的笔迹。这得益于人们对于白鹤梁的倾力保护。三峡大坝蓄水后,白鹤梁沉入江底。而它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过往船舶众多,通航环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保护白鹤梁?

为了保存宝贵的历史记忆,专家组先后提出了七个方案,论证了十年时间,文物保护部门最后采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教授的“无压容器”方案,在原址修建水下博物馆。这也成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中,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多的项目。

从2003年到2009年,历时7年,水下博物馆终建成。现在我们看到的白鹤梁题刻,被罩在一个椭圆形的钢筋混凝土“罩体”里,与长江水隔离,这能防止江水对白鹤梁梁体的长期冲刷损坏。为了保持水压平衡,“罩体”内充满过滤后的长江水。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配备的深水照明系统。 记者 彭鹏 摄

不仅如此,在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还装备了国内文博界唯一深水照明系统,一方面提升了题刻展示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阻滞藻类生长,有利于保护石质题刻状态稳定和改善保护体内的水质,这也是世界同类文化遗产工作中的最早探索。在原址原貌原环境保护的同时,让人们得以近距离观赏这一水下瑰宝。

古代智慧与现代智慧,在这里形成了跨时空的互文。白鹤梁的水文题刻,为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提供了确切可靠的科学依据。而成为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翻开中国水文密码的史书。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IP形象“涪鱼宝宝”。 记者 葛熔金 摄

在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区前,展板上圆头圆脑的涪鱼宝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正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IP形象。许多小朋友在展板前驻足,好奇地看着上面活泼可爱的Q版小鱼和它的自我介绍:“石梁上的双鲤石鱼是我的爸爸妈妈,1200多年来它们默默守护着长江,守护着涪陵城。”

新时代的白鹤梁题刻,正和埃及的罗达岛尼罗尺进行一场跨越万里的“握手”。中国和埃及都是人类文明古国,境内都存在着孕育人类历史文明的大江大河。而白鹤梁题刻和尼罗尺同为大河流域的水文遗存,共同记录着先民测水用水的智慧,也为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留下了详实的科学资料。

“现在,我们正在跟埃及的罗达岛尼罗尺进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中国长江文明真正的和世界大河文明相融合”,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蒋锐动情地说。

10月12日,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涪陵举行。“中国白鹤梁题刻和埃及尼罗尺的连续水文记录具有极其宝贵的科学价值,为研究亚洲和非洲大陆,乃至北半球的古代气候和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在研讨会上表示。她说,白鹤梁与尼罗尺作为系列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水文观测类遗产的空白。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