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分红保险成为过去时,低利率时代如何调整资产配置?

碧萝谈旅游 2024-09-16 09:52:34

今年7月以来,银行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国有大行领衔,股份制大行跟进,7月30日中信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6%降至2.4%。几乎与此同时,金融监管局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明确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3%将成过去式: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和分红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将分批下调至2.5%和2.0%。自此,在不少人眼中视为无风险的银行定期存款和分红保险收益率都降到历史新低。

不少人曾质疑分红保险的存在,在他们眼里,保险产品就应该承担对风险的管理功能,而不应赋予其额外的理财功能。但在普通人看来,分红保险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无论是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分红”带来的收益感让人难以抗拒。

7月份我的朋友圈出现最多的是分红保险的广告,抓紧最后一刻“上车”。其实从6月底就开始了“预告”。

高利率的寿险年金产品的退出时间,和高利率的银行定期存款周期几乎一致。

9月13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0775%的创纪录低点。与此同时,延迟领取养老金和就业的压力,需要我们再次审视未来五年甚至十年,资产的配置如何优化。

之前我在《投资银行股真的比银行存款强吗》中探讨过投资银行股票的问题,也在《现在用人民币换美元存款,值得吗?》和《再谈现在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理财值得吗》探讨过美元配置的问题,现在再来看看保险。

如果分红保险的利率逐步降低,和银行一样,配置保险公司的股票会不会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呢?

近期,A股上市险企陆续披露了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计划。其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均拟实施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合计约270亿元。

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的股票分红比率还是比较好的。

和银行股同样的问题是,这样的分红比率是否可以持续?

和银行这几年息差缩小、地产拖累导致业绩大幅下滑一样,保险业的情况也不乐观。最难过的是中小险企,普遍亏损。比如今年一季度,76家寿险公司,有40家亏损、36家盈利,整个寿险行业利润约600亿元,排名第一的平安寿险一季度净利润239.67亿元,第二的中国人寿一季度净利润201.76亿元,第三和第四分别为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分别为95.94亿元和45.89亿元,可以看到,平安寿险和中国人寿的净利润就占据了整个寿险行业净利润的73.57%,头部效应明显。

保费收入增长乏力的同时,赔付支出还在增加。今年一季度,人身险业务同比增长5.1%,赔付支出却增加了47.8%。

财产险的头部效应也一样明显。72家非上市的财产险公司,上半年合计保险业务收入为2327.81亿元,而中国人保一家的上半年收入就达3119.96亿元,第二名平安产险保费收入1603.97亿元,差不多是人保的一半。第三名是太保,保费收入1130.28亿元,又是第四名国寿财的两倍。从第十名以下的保费收入都在100亿元以下。

四大上市险企的主要股东

中国人保前十名股东

中国人寿前十名股东

中国平安前十名股东

新华保险前十名股东

不仅经营具有头部效应,看看四大上市险企的股东,“后台”也比较硬。比如中国人保,60%的持股是财政部,社保基金持股12%。可以想见他们不分红都不行,毕竟未来的养老金要靠它们了。

中国人保最近5年的股价走势

中国人保的财务情况

人保每股净资产和现在的股价几乎持平,现在的股价够低吗?从股价趋势来看,近年最低的时候出现在2022年每股4.16元,现在股价是每股5.96元。净资产收益率不到10%(最高的是新华保险,12.31%)。平安的股价最高,现在为每股42.89元,近些年最低同样出现在2022年35.9元,2020年的高位在94.62元(它的波动幅度有点大),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人保,可能是受房地产信托拖累?

今年上半年债基爆发,这些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都不错,再加上政策引导分红,除了太保,都推出了中期分红。

总之,在银行利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持有一些有能力和意愿进行分红的公司股票,也许是一条提高资金收益率的途径。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