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离异后一个人居住,可能留给自己最多的便是自由

译封信 2024-06-06 17:55:11

我小叔的基本情况是目前居住在老家县城,41岁,就职于政府机构,年收入加上店铺租金勉强达到25万。

这样的收入水平在我们当地已经属于偏高的水平,个人名下拥有一套位于主城区的无贷款两居室房产,买车时也是全款付的,所以也没有贷款的压力。

离婚已逾七年,女儿随前妻生活。

我跟他聊天时候能够感受到,他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自由。

首先是经济自由,单身生活开始后,他发现个人欲望与开支均在逐步减少。

可能是自小受父母危机意识的影响,形成了谨慎理财的习惯,资金合理分配在股票、信托、各类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中,确保了年收益足以支持现有的简约生活方式。

其次是行为自由,精神层面不受束缚,能够随心所欲地追求个人爱好。

刚从婚姻中解脱的头一两年,他曾以“局王”之名享誉朋友圈,每有聚会必到,到场必饮酒尽兴,甚至常常醉归,幸好酒品尚佳,即便醉倒也能独行回家。

然而,一次因公参加的宴请,经历了一斤白酒加数瓶啤酒的极限挑战后,由同事护送归家,据说当时表现如常,还在家门口闲聊抽烟,他对此段记忆尤为深刻。

同时,这次意外也让他深感恐惧,害怕孤独离世无人知晓,自此对外宣布戒除豪饮,仅在独处时适量小酌,享受宁静。

后来,出于对健康的重视,他踏上了跑步的征程,这一坚持就是四五个春秋。

他的习惯是每次只跑10公里,独自一人享受这份孤独与自我挑战,累计里程已悄然逼近3000公里大关。

如今,在小区里,他自认为已是跑步速度数一数二的人物。

在情感层面,他追求的更是一种自由。

漫步街头,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欣赏周遭的美好,包括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身影。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尊重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

他乐于跟不同的女性建立轻松无压的交往,但请不要误解,他有着极高的精神纯净追求,渴望的是那种心灵深处共鸣的爱情,坚守着自己的情感纯洁。

离婚七年间,虽然仅有两段感情经历,且都未修成正果,每一次他都全情投入,也因此体味到了伤痛。

经历了这些情感的起伏,他的心渐渐感到疲惫,却也更加坚韧。

如今,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并享受一个人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而面对孤独,他便觉得培养抵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需求随着年岁的增长愈发明显。

遗憾的是,孤独似乎跟年龄的增长成正比,有效的应对之策似乎并不易寻。

在此情况下,他采取了两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法去缓解这份寂寞感。

首先,借助听觉的力量。

家里的电视常常保持着低吟,还有分布于主卧、书房和厨房的三台小爱同学智能音箱,它们成了他的即时伴侣。

每当孤独悄然侵袭,他便随意唤醒一位“小友”,即便是冷笑话那不甚喜爱的声音,也足以用它的旋律驱散空旷。

声音的存在,让空间变得饱满,心灵得以慰藉。

其次,是味蕾的抚慰。

科学研究揭示,食物带来的享受中,嗅觉占七成,视觉十成,味觉仅二成。

基于此,他在厨房里度过的每一小时都不觉冗长,那是为了一顿不足半小时的午餐或晚餐精心准备的仪式。

哪怕菜单随冰箱存货而定,他也坚持至少准备两道菜,从家常小炒到复杂的红烧鱼、酸菜鱼,乃至自制酸辣粉、红油米线,无一不尝试。

特别是年夜饭,即使一人,六道佳肴亦能摆满餐桌,独自享受的火锅更是别有风味。

这些努力,既是对味觉的挑剔回应,也是对生活品质的坚持。

为了保持身形不至因岁月而臃肿,晚餐他多会选择轻食或极度健康的搭配,即便夜深时偶有饥饿感来袭,他便在脑海中规划明日的美食菜单,带着对美味的憧憬安然入梦,饥饿与孤独也随之消散,留给自己的,是一份难得的心灵宁静与满足。

当然,离异的一个人,还会涉及到生理层面的需求,随着年岁增长至不惑之年,不得不承认身体的自然反应有所减缓,那种年轻时在公共场合偶遇佳人,便心潮澎湃的情景已成过往。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他采取了温和的应对措施,比如使用握力器调节至极限,在需要时通过体力释放来转移注意力,偶尔也会选择独自排解,这不过是人之常情。

虽然以他的外在条件,或许有诸多社交机会,但这种自信似乎带有些许盲目,不禁自嘲一番。

无论如何,保持自身纯洁与高洁,无论何时都是明智且不可动摇的原则。

除此之外,还有内心的忧虑。

他成长在一个异常幸福的家庭,父母自小就灌输给他未雨绸缪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讽刺的是,尽管他一直以来都按照父母的教诲,严谨地学习与工作,预备着面对生活的艰难,但实际上,他却未曾真正经历过那些预想中的困苦。

很多人说中年男人的艰辛,如同身处夹缝中的狗,既要赡养长辈,又要抚养后代,而他却无需为此过分操心。

双亲皆已从国企光荣退休,拥有足够的养老金和储蓄,每次他尝试通过网购略尽孝心,换来的总是父母电话里的一顿“责备”,家里物资充裕,无须他额外费心。

更有趣的是,有次返程途中,总觉得鞋子异样,直到坐上动车才惊觉,原来父母又将他给的钱悄悄藏在了鞋垫下,五千块,一个脚两千五,马丁靴的厚重竟让他一时未能察觉,这举动再次证明了父母无声却深沉的爱。

至于孩子,前妻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除了定期支付抚养费用,他更多的是在见面时给予她心灵上的慰藉,倾听她青春期的喜怒哀乐,适时分享人生智慧,并努力满足她的每一个合理愿望。

因无法常伴左右,错过了她成长的许多瞬间,心中满是遗憾与愧疚。

而对于未来,他怀揣着深切的不安与恐惧,担忧自己有一天会孤独离世,而无人知晓。

这份对未知的畏惧,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不过依然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管理,所以他致力于跑步锻炼,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维持着每隔一天跑一次的频率,并且今年新加入了无氧运动,比如深蹲和核心训练来辅助减脂。

其次,他严格控制饮食,无论夏日多么酷热,即便是享受烤肉时,也仅搭配常温啤酒,彻底远离冷饮和含糖饮料,转而偏好茶与陈皮水,车内总是备着保温杯。

鉴于家族糖尿病史,他几乎避免所有甜食,除非是自己生日那天,才会破例买一束紫色玫瑰,同时到塞拉维挑选一小块奶油蛋糕作为对自己的小小奖励。

在精神层面,阅读已渐渐成为他的日常习惯。近年来,他开始逐一品读书架上的藏书,想象一下,当重新翻开自己大学任教期间东拼西凑出版的书籍,那份自嘲和乐趣难以言表。

近期,他反复研读宋史与宋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虽稍显离题,但也体现了内心世界的丰富。

至于个人生活,虽然他经历过婚姻,但现状如同单身无异。

人生终将归于孤独,哪怕是曾经最为恩爱的伴侣,也无法避免生离死别的自然规律,他只是较他人早些面对罢了。

因此他只能选择笑对人生,毕竟人生的旅途既漫长又短暂。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