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一个攻防有道、进退自如的红利策略组合?

珠珠汉 2024-05-21 06:50:11

构建一个攻防有道、进退自如的红利策略组合,首先应该是分别确定防守和进攻的角色,以及它们各自的占比。

01

传统而经典的红利策略是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

叠加了低波动因子的红利低波自2022年以来稍好于中证红利,但以十年维度看,两者的累计回报水平和最大回撤都相差无几。

这两个指数的最大特点是熊市和震荡市表现优异,而牛市则相对落后(2015年、2019年和2020年),因此,它们在投资组合中应该作为偏防守的角色。

下表是中证红利和中证红利低波指数自2014年以来的年度回报表现,以及它们与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对比。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2024年数据截至5月14日)

11个统计年度中,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有8个和7个年度获得正收益,而中证红利低波动全收益指数更是有惊人的10个年度获得了正收益,高于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获得正收益的年度数量(7个)。

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有9个和8个年度战胜了表征市场平均水平的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分别都有8个年度战胜了表征主动基金平均水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鉴于A股过往表现更多是牛短熊长的现实,从持有体验来看,长期配置中此类防守角色的占比至少应该达到一半,也就是50%的比例。

中证红利和红利低波可以等权分配,各占25%。

02

红利家族中其实也不乏进攻选手。

比如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就是进攻中的一把好手,它以红利策略“打底”、采用质量因子加权。

质量因子是一个多维度的财务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质量。

过往实践证明,质量因子是一个有效因子,红利质量在进攻值爆表的同时,防守效果也相当不错。

因此红利质量应该是红利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进攻选手。

再如行业红利策略中的消费红利和信息红利,但目前信息红利尚没有跟踪基金,目前构建红利组合只能考虑消费红利。

行业红利策略受行业前景变化影响较大,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业红利策略脱颖而出。

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消费行业的总体需求和回报是较为稳定的,因此消费红利应该长期在配置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信息(TMT)行业可能是未来数十年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因此信息红利应该作为备选,一旦有跟踪基金推出,也应该给它留有一席之地。

下表是前面列举的三个进攻型红利指数自2014年以来的年度表现详情。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2024年数据截至5月14日)

11个统计年度中,中证红利质量指数、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和中证信息红利指数分别有7个、8个和7个年度获得了正收益,与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获得正收益的年度数量基本持平。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和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都各有10个年度战胜了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分别有7个和8个年度战胜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信息红利的回报弹性较大,有5个年度战胜了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6个年度战胜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这说明,作为进攻选手的红利策略,相较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同样具有更高的胜率。

前面将防守角色分配了50%的权重,进攻选手自然也最多只有50%的权重了。

从过往回报特征来看,中证红利质量指数与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累计回报大致相当,而后者最大回撤水平是更大一些的。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因此懒人养基倾向于给中证红利质量指数更大一些的权重,比如30%;给予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20%的权重。

当然也可以简单一些,给予它们各自25%的等权重。

03

将四个红利指数按等权重建立组合,2014年以来的回报详情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2024年数据截至5月14日)

等权重组合2014年以来的累计回报为228.93%,远高于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的62.59%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125.73%。

组合年化回报达到了11.04%,11个统计年度有8个获得了正收益,高于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7个年度正收益的水平。

按全收益计算的等权重组合年度回报详情如下表。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2024年数据截至5月14日)

全收益指数等权重组合2014年以来的累计回报为357.37%,分别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62.59%的5.71倍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125.73%的2.84倍。

全收益组合年化回报达到了14.31%,11个统计年度有9个获得了正收益,比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获得正收益的7个年度多出2个年度。

跟踪基金的收益水平通常介于价格指数和全收益之间,也就是就这样的红利组合,近十余年年化回报为11.04-14.31%。

目前是偏熊市时点的统计数据,而从上表的回报详情可以看出,2015年、2019年和2020年这样的牛市中,组合的回报远高于上述年化回报水平。

因此这样的回报水平无论熊市和牛市统计,大概率都能达到。

04

下面看看具体基金如何选择。

1、跟踪中证红利指数的基金最多,选择余地也最大。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指数基金的差别一般不大,选择规模稍大一点、没有清盘风险的都可以。

印象中,招商中证红利ETF自2019年11月28日以来的累计回报最为突出,管理费率也比较低,因此懒人养基倾向于选择其场外联接基金A份额。

2、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基金也不少,同样选择规模较大者就可以。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非要选择一只的话,懒人养基倾向于选择成立时间最早、规模也最大的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的场外联接A份额。

3、跟踪中证红利质量指数的基金目前只有一只,即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场外联接基金,目前没有第二选择。

4、跟踪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基金目前有两只,一只是宏利消费红利指数(A、C份额),另一只是方正富邦消费红利指数增强(LOF)。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目前富邦消费红利规模仅0.57亿元,规模太小可能有清盘风险,因此二选一就只剩下宏利消费红利指数了。

05

偏中庸的懒人养基给出的“懒式红利等权重组合”示例如下:

25%的招商中证红利ETF联接A;

25%的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动联接A;

25%的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联接A;

25%的宏利消费红利指数A。

当然,偏保守的投资者可以增加防守力量的权重,比如达到60%甚至更高。

而偏激进的投资者也可以增加进攻力量的权重,同样达到60%甚至更高。

组合中的成分基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主动派”投资者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主动基金替代指数基金,成分基金比例也可以按自己的风险偏好特征进行调整。

而无论以什么比例构建红利组合,每年做一次动态再平衡,从持有体验来说是有必要的,做好了还有增厚收益的可能。

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指数和基金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回报。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