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摄影:于力)
北风劲吹,“老朋友”鸬鹚如约抵厦。
近期,不少市民拍摄到杏林湾上空,成百上千只黑鸟呈“人”字形或“一”字形翱翔的场景,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分享。鸟儿的名字叫“鸬鹚”——每年此时,它们都会从北方南下越冬,部分暂居厦门园博苑水域。
鸬鹚就是人们俗称的“鱼鹰”。它的食量很大,约为自身体重的1倍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一只鸬鹚,每天吃1千克到1.5千克的鱼不在话下。它还是“直肠子”,摄入的食物很快会被消化并排出体外。加之其嗉囊特别有弹性、有助于软化食物等因素,鸬鹚只要觉得肚子饿,就会开始觅食,将鸟中“大胃王”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10月中旬,鸬鹚的‘先头部队’就已经来了。它们‘入住’景区的时间,和去年差不多。”园博苑研学负责人于力介绍。这群鸬鹚的数量有数千只,其余“团队成员”可能还在路上,预计11月底至12月初达到高峰。届时,市民将有机会观赏到它们或翱翔空中,或挤挤挨挨排列在水面,或潜水捕食“海鲜大餐”的壮观场景。
前些年,鸬鹚“睡在金门,吃在厦门”,即夜间在金门休憩,白天来厦门觅食。地处咸淡水交界处的园博苑水域,鱼类丰富,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不过,随着生态环境的提升以及园博苑对生态岛的改造,近年来,越来越多鸬鹚“留宿”厦门,享受吃住“一站式”服务。
厦门地处鸟类迁飞路线上,因此,每年许多途经厦门的冬候鸟会在此做短暂的停留补给,还有一些会留在厦门越冬。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大批候鸟迁飞的时候。记者了解到,随着冬候鸟陆续抵达,厦门迎来了最佳观鸟季。
大杓鹬和白腰杓鹬(摄影:观鸟爱好者“海的那边”)
【七星礁】鹬鸟:水边踏浪欢
翔安七星礁一带海域水清岸绿。每到涨潮时分,阵阵海风吹起片片“鸟浪”,碧海蓝天间鸟儿齐飞的场景,总是令观鸟爱好者收获满满。
目前,包括“鸟中大熊猫”大滨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青脚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杓鹬等在内的一批冬候鸟已来厦。待冬日的味道再浓一些时,翘嘴鹬、翻石鹬等其他水鸟或将惊喜出场。
鸲姬鹟(摄影:厦门日报拍客“创造之美”)
【虎头山公园】鸲姬鹟:每年都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