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地方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都会说当地的语言。
如果你让一个东北人和一个上海人用方言对话,那肯定是鸡同鸭讲,一头雾水……
这时候不禁让人想到,在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在朝堂上,看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官员,听着他们说着自己的家乡话能理解吗?
皇帝如何和大臣交流
实际上古代也有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根据当朝统治者所用语言指定而来。
历朝历代都会选用一种标准语言进行推广,前期被称作“雅言”,明清叫做“官话”。
我们现在学习普通话还是非常方便的,跟着听、说、读,耳濡目染之下慢慢练习,很快就可以学会。
但是在古代就算规定了官话,有教材可以阅读,那官员又该如何学习呢?
口口相传,速度太慢,自己学习,发音也不一定标准,最后说出的话不伦不类。
其实早在进行科举考试,从全国各地选拔人才的时候,皇帝就想到了这个情况。
一般在朝廷建立初期,皇帝就会统一文字,规定官方语言,并且要求所有学子进行学习。
命令专人编写学习教材,进行推广;还会在各省建立正音书院,派遣老师进行教学。
新任职的官员也不是立刻就能上朝,还要先到礼部接受培训,当你的官话符合标准了,才能进入朝堂,汇报工作。
作为皇帝,也不是对方言一窍不通,他们也会从小学习各地语言,以备不时之需。
就像清朝的皇子皇孙,从小就要学习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康熙更是其中的语言天才,甚至能掌握十三省的口音。
我们现在只需要学习一门外语,跟老祖宗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某些官员的口音实在太重,官话也说不明白。那就只能靠写奏折,大家书面交流,毕竟文字是统一的,不会产生歧义。
随着朝代更迭,统治者的变化,每个朝代规定的官话也各不相同......
官话的演变与发展
我国古代最早的官话并不是现在的以北京话为标准,而是以河南一带的口音为主。
商朝设立首都还有一些重要城市都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加上商朝的王室都是北方人。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商朝的‘雅言’,就接近现在的洛阳话。
后来商朝被周武王姬发推翻,建立了西周王朝,开始在陕西西安建都,后来又迁移到洛阳。
由于这两个朝代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黄河流域,在通用的语言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秦灭六国之后,由于长期的分裂割据,各地百姓的语言货币并不相通。
为了加强统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秦始皇就下令书写用‘秦小篆’;车辆的轮距改为六尺;流通货币为铜钱和黄金。
这些都可以直接改变的,但是要统一使用语言确实不太可能。
秦朝的国都是现在的陕西咸阳,当时的官话就是关中话。
秦国土辽阔,大多数百姓一辈子也不会背井离乡,就说着自己的家乡话。
见县官都很少,更不说见皇帝,完全不用学说官话,皇帝也不会强制要求所有子民学习。
只有要参加考试,成为官员的学子才需要学好官话。因此各地的方言才能流传至今,没有消亡。
汉朝成立后,汉高祖刘邦建都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有人就认为,汉朝和秦朝都在陕西建国都,那么官话应该差不多。
其实不然,刘邦原来是楚国人,他们为了与中原接轨,从上层贵族到平民百姓学习的都是河南境内的语言。
所以汉朝的官话更接近河南洛阳话,包括后来的魏朝,西晋都承袭了洛阳官话。
隋朝统一南北两朝,建都长安,前面长达100多年的分裂,外族的入侵,使官话发生变化。
由洛阳话变成了结合鲜卑的关中话,但是又考虑到南方人的表达习惯,规定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作为基础正音。
后来的唐朝建都洛阳,北宋建都开封,汉族又重新掌握政治大权,所以当时的官话就以洛阳话为主。
洛阳不愧是十三朝古都,河南的热门景点,就连语言也是古代的热门之选。
元朝是由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在位期间通用语以蒙古语为主。
但是蒙古人比较少,汉人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除了官员之外,大家说的还是之前的官话。
元朝也规定‘汉语’是‘天下通语’,由于汉人的同化能力强,反而是元朝的王公贵族渐渐学会了汉语。
朱元璋带领着士兵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后来建文帝迁都北京,跟过去几十万南京人,约占北京人口一半,所以官话以南京音调为准。
清朝初期还是以南京官话为主,后来染上北京腔调,政府推广以北京腔调为标准的的官话,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上面了解的是古代官话的演变,如果有外来使者朝见皇帝,不会说‘汉语’又该怎样应对呢?
面对洋人
中国是开放包容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国事访问都非常频繁。
所以我们从小就学习英语,与国际接轨,大学还开设有日语,俄语,法语等专业,就是方便翻译语言,加强沟通。
但是在古代,如果有其他国家的使者慕名前来学习,他们能听懂对方的语言吗?
其实翻译这个职位,自古有之,他们就像桥梁,架两国之间,促进了交流发展。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最早在夏代就出现翻译这门职业了,但直到明朝才开设了专门的翻译学院。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好奇,早期的翻译家是怎么掌握其他国家的语言呢?
大多是因为机缘巧合,比如贸易往来,地域接近,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通过自已后天的努力和天分学会的。
最开始受交通工具的影响,当时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翻译的主要是周边的少数民族的语言。
后来,国家发展壮大,国富民强,造船技术也进一步提升,开始走出国门,宣扬国威。
在西汉的时候,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如何解决语言问题,就是带着一个匈奴人,充当向导和翻译。
盛唐时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水平,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远道而来的外来使者。
仅日本前后就派出遣唐使13次,学习技术、绘画、书法、雕塑、音乐。与唐朝通好的国家有70多个。
面对一批批不同国家的使者,我们会寻找掌握多国语言的翻译官,其他国家也会派出留学生,先学习语言在再进行活动,方便对话。
其中最有名的翻译家应该是玄奘,他是十三岁出家,精通印度语,在贞观三年,前往印度取经,历经十几年才结束行程。
回来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了翻译事业之中,在十九年的时间里,他把带回来的佛经一一翻译,数量高达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与此同时,他还主持翻译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为文化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明朝时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因为马欢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选为随从翻译,还要负责笔译。
回国之后,马欢将下西洋的见闻整理成书,名为《瀛涯胜览》,成为后人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原始资料。
有了这些翻译家的,使我国的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得以保留,他们是千古功臣。
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新一代的孩子都会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一些家乡话反而渐渐被遗忘。
那些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官话还存在吗?
官话的现状
官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国家统一和文化交流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障。
从秦始皇到清朝,各个朝代都在努力尝试推广官方语言,促进人民思想统一。
虽然会因为战争导致国家分裂,但是在统一之后,还是会延续着曾经熟悉的语言。
在国家的藏书馆里,也陈列着大部分的相关书籍,记录着古老的语言。
比起学习过去的官话,当务之急应该是保护我们的方言不会消失。
它是部分古代官话的延续和新生,展现了语言的多样性。
方言还可以加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当我们在异国他乡,听到相同的语言,总会感到亲切。
还有一些方言会给我们带来欢笑,比如春晚的赵本山,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带给人们无数的欢笑。
方言中保存了一些古代语言的的音调,某些词汇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情况。
所以我们要重视方言,加强方言的使用,从孩子抓起。
学校可以举办活动,编写方言故事,童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融入生活。
回家之后,家长也可以多用方言和孩子交流,创造语言环境。
生活中,一些公交地铁的语音播报也可以加上一遍方言,可以让外地游客感受本地语言魅力。
方言是一门学问,可以请一些当地的专家学者整理编书,以便流传下去。
借助当下的社交媒体、视频平台传播方言,让更多人了解学习。
结语
距离1956年推广普通话已经过去68年了,从现在的使用情况来看,还是非常的成功的。
我在此还是希望大家会说普通话的同时不忘乡音,多一份归属感。
汉人政权都是以当时河洛语为基础的标准音韵 大明《洪武正韵》是参考宋韵与当时河洛语为基础的汉人正韵 不是南京话
废话,官话雅言不就是普通话吗?无语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