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川菜的发展史上,有一位女性烹饪专家,叫曾懿。
她懂烹饪,也擅长烹饪。
自己能做不说,还能把做菜的心得总结出来。而且呢,她还结合从好多地方搜集来的家庭烹饪方法,整理出了特别详细的菜谱,让大家都能看到。
她真不愧是从古到今厨坛里的女中豪杰,这就是为啥大家称她为专家。
让曾懿最富盛名的,是她的医家身份。她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理的深厚底蕴,把握自然、饮食、人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诠释天人合一、药食同源的经典理论,并最终渗透到她的饮食专著《中馈录》之中。
《中馈录》是一本专述家庭烹饪技法的小书,“中馈”二字即为家庭膳食事宜的意思。
从《中馈录》中,我们可以频繁看到“辣椒末”、“红椒末”、“青红椒”等字样,
她在“制辣豆瓣法”、“制豆豉法”、“制腐乳法”、“制泡盐菜法”四处,提到了辣椒的使用方法。
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当时四川民间,已经形成对辣椒的群体味觉依赖。
曾懿《中馈录》里面,提到了川菜的灵魂——豆瓣酱、泡椒;以及川菜经常使用的调味料——豆豉和豆腐乳;而在泡菜中,“尤以豇豆、青红椒为美”——泡豇豆也出来了。
辣椒在民间饮食中已经日常化,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舌尖伴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宣告,川菜正式诞生了。
《中馈录》与《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四季菜谱摘录》、《成都通览》这三本书,同属于同一时期的书籍,且都记录了“辣椒”。
但是,里面收录的以辣椒入菜的菜式,占比却极少极少极少。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曾懿《中馈录》,写当时成都郊区普通家庭的厨品。而其余三本书,记录的基本上都是餐馆菜式。
也许川菜的麻辣味道,本是从穷人这里起步的,再逐步在乡村扩展,然后向上逆袭,最后,在餐馆和清淡浓鲜的传统筵席菜相遇。
我看到过这样的记录,当时一桌正式筵席,清末最多可以出现一个带辣椒的菜,到民国初年的重庆,一桌正式筵席,也最多不超过两个带辣椒的菜——这说明,对辣椒菜式的歧视一直存在。这种歧视,要到抗战时期,才逐步完全消除。
民间已经普遍食用辣椒,但是餐馆却固执地拒绝辣椒。
麻辣味道,在从社会底层走向社会上层、再从普通家庭走进餐馆的途中,一路跌跌撞撞,遭遇了相当大的阻碍。
味道的阶级性,在麻辣的演进史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