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黄宇间谍案:涉密岗位和末位淘汰,为什么能同时存在?

黄娜老师 2024-04-16 10:06:33

国家安全日之际,咱们的央视重点报道了一个“黄宇间谍案”。

网友们在接受了一次国家安全教育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

1.这人2011年就被捕了,2016年5月执行死刑,人都“转生异世界”了8年,为啥现在才拿出来细说?

2.涉密科研单位,又不是“销售”,为啥还要搞“末位淘汰制”?

咱们先简单简单解释第一个疑惑。

大家如果再回放一下央视的那个报道,你就会发现,里面的内容用的全是“某单位”、“某组织”这类的字眼,相较之前的报道,主要是有了比较明确的时间线。比如,什么时候被策反,什么时候做大,什么时候暴露、被捕、审判和执行死刑等等。

显然,这就意味着,在审判和执行的那些年,黄宇间谍案涉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处理的较为低调,即便如今作为“警示案例”,进一步报道了诸多细节,依旧还是相当谨慎的。

毕竟,境外的大鱼后面还有大鱼。

接着,咱们重点说说第二点——涉密科研单位,为啥还要搞“末位淘汰制”?

照说,任何一个涉密岗位,相关人员的转岗、调动,甚至离职,都是要接受“脱密期”管理的。这也是当初他们入职签署“保密协议”的时候,里面极为重要的一款。

像我身边的老师,就有从某军工单位跳槽过来的。他们在保密期内,别说什么出入境和护照管理,连发论文都是有明确限制的。

那么,再看这个黄宇,他离职后竟然还能回到原单位找“老同事”,甚至能够以“每年至少出国两次的频率”顺利往返境内外。这个确实感觉有些不对劲。

为何黄宇的待岗、离职,都没有严格接受脱密期管理?

这方面我也不好解释,大家有懂行的,可以在评论里指点一下。我还是继续说那个“末位淘汰制”。

咱们先捋顺一下时间线。

1997年7月,23岁的黄宇某知名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涉密科研所工作,最终在2004年离职。

期间,由于他能力很一般,还非常爱慕虚荣,工作态度也不端正,黄宇5年中换了三个部门,但业绩始终靠后。

到了2002年,黄宇接到通知,参照其所在单位的“末位淘汰制”,他将被安排“待岗”。大致就是基本工资照发,福利待遇照旧,但没有绩效工资的状态。

两年后的2004年,按照官方的表述,黄宇选择了离职。并对外谎称自己的“新工作”是在一家深圳公司驻四川办事处担任技术管理人员。

也就是说,黄宇主动离开的单位,而非因为“末位淘汰制”而被单位辞退。

在那段岁月中,这种涉密机关或者企业,聘用的大多均为编制内人员,就算是想辞退某个员工,只要对方没有捅出很大的篓子被上级点名,操作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

为什么黄宇会主动放弃这个铁饭碗呢?

一方面是两年的“待岗”,确实让他很没面子,混不下去了。

但更多的是,早在黄宇“待岗”的头一年,2002年,出于“报复单位,顺便给自己捞点好处”的心理,他就主动勾搭上了境外间谍组织,拿上了每月工资5000美元的报酬,时不时的,还能收到对方的一些“特殊奖励”。

加之,再继续“待岗”的话,黄宇的行动,特别是出国活动,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且,这时候,他的情报源已经不是自己之前的那些“库存”了,早就转向了他的老婆和姐夫。

黄宇的老婆唐某是同一家科研单位的资料员;姐夫谭某是总工。

虽然从头到尾,这二人都毫不知情,但黄宇的妻子及姐夫还是因过失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分别判处五年、三年有期徒刑。

比如他的姐夫谭某。这位总工程师经常把单位的资料拷贝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拿回家接着工作,忘我加班。

就这样,谭某稀里糊涂的成为了黄宇的一个主要猎物。

其他的目标还有黄宇之前的那些同事。黄宇在去那个所谓的“深圳某公司四川办事处”工作后,经常邀请几个前同事免费到东南亚、港澳等地旅游、购物,出手非大方(都是境外间谍集团报销的)。

这个过程中,他曾试图三次策反自己的老同事,身处关键岗位的闻某。

不过,面对各种诱惑,闻某都表示了坚决拒绝。但令人失望的是,闻某并未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件事,而是选择了所谓的“明哲保身”。

此案告破后,黄宇原来就职的单位有2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其中就包括了曾经自认为可以“明哲保身”的闻某。

从中也可以见得,那时候,我国某些涉密单位在保密制度、措施、思想建设等许多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漏洞。

案件反推来看,最关键的,其实还是那个日常谁都没有很在意小u盘,而非“末位淘汰制”。

更何况,黄宇只是在单位的“末位淘汰”中被通知“待岗”。最后的离职,也是他主动离开的单位,而非被单位开除。

所以,黄宇面对的“末位淘汰制”,是排名倒数会被转岗和待岗的意思,并非是一些网民理解的那种残酷的把“业绩差”的员工辞退,让人找不到工作没办法生存才去做间谍...

试想,如果没有“末位淘汰制”,黄宇就能成为一个踏实肯干的科研工作者吗,就能保证他不会被间谍策反吗?

或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黄宇会想到高中文理分科时,老师们宣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时那个遥远的下午...

15 阅读:8723
评论列表
  • 2024-04-16 16:17

    新闻学的魅力之一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厮是02年之前就开始卖情报了,然后在之后几年完全无心工作,天天摸鱼,这种单位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人。

    ahladin 回复:
    管理有问题
  • 2024-04-18 12:07

    有关系的都不用真干活[得瑟]

  • 龙彪 32
    2024-04-18 17:02

    科研人员得不到足够的生活津贴之后,啥都能卖,参考苏联解体

  • 2024-04-18 18:47

    不淘汰他如何安排其它利益相关人员顶替[笑着哭]

  • 2024-04-18 18:52

    “经常邀请几个前同事免费到东南亚、港澳等地旅游、购物”,这些前同事为什么能经常去东南亚港澳旅游购物,他们不涉密?

  • 2024-04-16 19:47

    有的单位不适合社会上的用人方法

  • 2024-04-19 11:29

    管理混乱,单位负责人渎职判了几年?

  • 2024-04-18 19:49

    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找个谁都不待见的傻子当饵?

  • 2024-04-16 12:27

    反间计,将计就计。

  • 2024-04-16 20:03

    说明是假的

  • 2024-04-19 10:13

    过去涉密单位管理就是这么混乱的,现在不同过去了

  • 2024-04-16 19:15

    有才无德更可怕

  • 2024-04-19 09:58

    混乱不堪

  • 2024-04-16 21:06

    搞笑[呲牙笑]

  • 2024-04-19 15:35

    涉密岗位,末位淘汰,脱密期管理,科研人员。[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4-18 15:52

    教训

  • 2024-04-19 14:46

    真有意思。嘿嘿😁。

  • 2024-04-18 14:05

    看大门,扫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