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自来水,百万人口的用水问题如何解决?看长安就知道了

成倚贤 2024-12-16 14:19:0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章仕仁

前 言

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和空气人类才能生存下来。

我们现代生活中饮水机、净水器等高科技产品已经俱全,可是在古代没有自来水,大都市百万人口的用水该如何解决呢?

看看古代长安的地图,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原来古人如此有智慧,不得不服!

选址有讲究

早期人类饮水全靠河流,从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中就能看出,当时的人类会沿着河流居住,这样便于日常用水。

而随着朝代更替,大唐盛世的出现,很多新一线大城市在国家中出现,长安一跃成为人口百万大城市。

城市大就意味着人口多,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是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要问古代长安是如何解决用水问题的?其实离不开在建造都城之前的选址。

彼时统治者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建都之前,他们会有意选择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

光是平原还不够,地址还要易守难攻,便于国家战争的策略部署。

唐朝时期,长安城最多容纳过180多万人口,有土地还不够,依托水系建设都城,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

从古代长安地图中不难看出,这座都城面积之大,而且城市内水网纵横交错,被称为“八水绕长安”。

有如此多的水系环绕,长安的居民用水肯定是稳了,不过也有人会说,水系多那是大自然的馈赠,古人可什么都没错,要是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有天然的水系,同时也要有人为干预。

长安都城的地势构造非常有趣,东南高、西北低,二皇宫的位置正好处于高位,这样一来,水流首先会进入皇宫,之后才会流入民间。

特殊的供水系统

在民间,老百姓也不会干巴巴等着水渠的供水,大家吃水完全各凭本事。

唐朝时期成立了里坊,在里坊中,很多居民会在家中自己打井吃水,而距离河边近的人,也会直接去河里打水。

古装剧中,很多演员会在河边洗衣、喝水,其实完全符合历史。

因为长安城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古人把节约水资源这一点也做得非常极致。

因为地势高低不同,长安城在修建街道时故意做的不是那么平整,而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如果天降大雨,雨水会全部流入地势较低的河流中,这样的雨水排水系统令人佩服。

“八水绕长安”其实不全是天然形成的,除了固有的两条河流渭河和泾河,其他水渠都是后天修建而成。

隋朝时期,统治者下令让工匠们修建水渠,两条水渠在当时修建而成,而到了唐朝,另一位统治者又修建了3条水渠,从别处引水进都城。

有了完整的储水和排水系统,古人对处理污水也有一套自己的“组合拳”。

在长安都城,有着专门制作的管道,这种管道由陶瓷制成,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还极其长久,污水不会渗透到土地里造成污染,可谓是一举三得。

早在古代,人民就已经会把污水管道布置在土地里,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劳作,同时有了干净的水源和排污系统,也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出现。

除此之外,古人还会在污水聚集处放入石灰,石灰有消毒和过滤的功效,即便后期污水排放,也不会有过于严重的污染。

战国时期,太守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满足了当时人民用水的需求,直到现代依旧能投入使用。

而《汉书》中也有记载,当时古代洛阳、开封等大城市都有水井,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饮水。

唐朝时期,很多书籍和文献记载,在大城市都会有公共的水井和池塘,直到宋朝,统治者对水的管理到达巅峰,甚至出现了专门管理水源的官员和机构。

水部、河渠司等职位为城市水源保驾护航,随着朝代更迭、时代发展,1879年,我国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自来水厂,标志着居民用水彻底迈入现代化。

结 语

老祖宗的智慧是无限的,我们如今的现代化生活,只要细究就会发现,几乎都是建立在古人的发明创造之上。

从古至今,我们的用水安全和节水意识就已经出现,而反观现代人,依旧有一些浪费资源的存在。

希望我们能以史为镜,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对水资源有更深刻的认识。

万事都要有一个度,没有什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依旧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主旋律,你对古代都城的建造规划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源:

1.西安博物院:2018年1月1日,《古都西安——千年古都》

2.商洛新闻网:2024年3月22日,《揭秘古人节约用水“黑科技”,感受千年智慧魅力!》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