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读,远离“孤(菇)独(毒)”!

小宛农 2024-05-20 21:36:56

近日,雨水增多,

天气转暖,

又到了踏春赏花的好时节!

当然,眼下也是野生蘑菇的

生长旺季。

出门踏青,“偶遇”了菌子,

哪些能吃?哪些好吃?

到底能不能把它们“统统带回家”?

今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

黄晨阳研究员来跟大家聊一聊,

路边的野“菇”

不!要!采!

明明看上去,

很好吃的样子,

也不是“红伞伞白杆杆”,

专家竟然不让吃!

那么,

如何判断野蘑菇有没有毒呢?

野蘑菇识别大全

如何精准判断出蘑菇的毒性?

其实,目前并没有任何通过外观判断蘑菇是否有毒的“黄金法则”。

用一句话总结一段话

黄晨阳研究员告诉小农,我国野外可见的大型真菌约有两千余种,其中毒蘑菇占到了四五百种,因此踏青遇到毒蘑菇的概率是很大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仅从外观、形态来观察蘑菇是否能够食用,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即便是专家也不一定一眼就说出蘑菇的“种属”。

目前并没有通过外观鉴别所有菌类是否有毒的“统一标准”,比如有人说,“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或者“掰开之后变色的蘑菇有毒”等等,这些方法都不完全科学,只能适用于大多数蘑菇,并不完全准确。

那么,有些“大聪明”可能想问,通过软件自带的“AI识物”能鉴别出蘑菇的品种,把肉眼判断不准的“难题”交给AI,这种做法总是科学的吧?

如今,AI技术被广泛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若是仅凭借一张照片,就把健康托付给一些APP,也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毕竟,即便是蘑菇鉴定方面的专家,在鉴别野蘑菇的时候,不仅需要看颜色、形状,有时还要凭借嗅觉,甚至用上显微镜。必要时,还得出“大招”——分子测序。

通过分子测序,鉴定出蘑菇属于哪个种,再通过查文献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这才是当今最常见也最权威的方法!

噗~

看来,最安全的办法还是不采野蘑菇吃!

毕竟,人这一辈子这么长,

有的蘑菇能吃很多次,

有的就只能吃一次,

很多毒蘑菇吃一次,人生就交待了!

不过,也有网友好奇,野外的蘑菇不能采食,那自己家里“长”出来的,总能吃了吧?

梅雨季节,不少老房里拖把、水槽、砖缝会长出“蘑菇”来,这究竟是何物?

非“正规渠道来源”的蘑菇 必须不能吃啊!

有毒,不可食用!

这些蘑菇属于“鬼伞科”是担子菌门下蘑菇目的一科,特点是质地比较软脆,孢子颜色比较深。菌盖一般呈黑色或深褐色,子实体在幼年时呈白色,成熟后子实体颜色转深,不可以食用!

专家还告诉小农,花园中常见的“狗尿苔”(晶粒鬼伞)也是蘑菇科鬼伞属的一种大型真菌,同样有毒!

有的小伙伴会说,狗尿苔我吃过呀,感觉专家实力不行呀,难道是“砖家”?其实,狗尿苔幼小的时候可以吃,但是,为了安全千万不要吃。

晶粒鬼伞是冬季之后最早出现的大型真菌之一,分布很广,树木根部群生,因其菌盖表面留有一层晶粒状的菌幕残余,因而得名。

误食毒菇?满分自救法来了

万一误食了毒蘑菇,

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看到野蘑菇,

不能手欠也不能嘴欠!

当然,若还是有意外发生,

感觉自己好像蘑菇中毒了,

切记,千万不要慌张!尽快就医!

早发现,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是毒蘑菇中毒的救治关键!

做到下面这几点,管用!

01

尽快就医

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要趁意识清醒时立即催吐,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直至呕吐不出食物,只剩胆汁时,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千万别到个体小诊所,以免耽误治疗!

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有没有不适症状,都应该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02

留存野生蘑菇样本

就医时,要及时告知医生食用了哪种野生蘑菇。携带未食用完的野生蘑菇或者拍下野生蘑菇的照片,有助于确定野生菌的种类,判断预后。

03

警惕“假愈期”

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

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这时候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可能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让我们共同珍惜生命,

远离野生蘑菇的诱惑。

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

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安全的、

没有毒蘑菇的假期!

来自黄晨阳研究员的苦口婆心

出游登山踏青时,切勿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仅通过外表并无法判断蘑菇是否有毒,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以免因误食导致食物中毒。

可不兴拿自己当“小白鼠”!

快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吧!

本期科学审核: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

黄晨阳

通讯员:姬悦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