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变官话,岂不把土鸡变洋鸡咯

支氏渊源 2024-03-27 15:40:40
民间方言俗语趣谈第一百三十篇“洋鸡和土鸡”

释义:过去,本地人讲土话,称会讲普通话的为"打官话",便有了“食官饭,打官鼓"的俗语,意指公事公办。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人们南下广州做生意贩走私烟电子表,洋风日盛,有些本地年轻女子染上食脂油饭做皮肉生意之习,N年后回家省亲,一身珠光宝气,风月场浸淫久了,见着老乡也搔首弄姿,乜眼撩人,与人交谈,时不时溜出几句粤语,官话半土半洋,人们称"土鸡"变"洋鸡"了。

论方言与官话

想到郑人学屐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个郑国人羡慕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便跑到那里跟邯郸人学步,邯郸人的步姿是骨子里的修养,郑人没学好,只学到一点皮毛,却把原来自已的步法忘丢了,只好爬着回郑国。

时过境迁,官话‬大普及的今天,小伢儿从小接受普通话教育,年轻一代很少会讲本地土语土话了,唐朝诗人贺子章《回乡偶书》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场景只能出现在游子的乡愁中。

如何保护传承本地方言俗语不被时代潮流湮灭‬,成了一方土著文人关注的问题。各种注音本字考也纷纷出炉。

然,一个地方语种经过千百年来口口相传,内涵太丰富了,如何抢救发掘地方方言语种,似乎有赖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

义乌方言集

《关于方言偶感》

读王朔《起初-纪年》自序一文,其中有方言转换文字,造成阅读困难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北京方语很多有音无字,以象声代形容,疑似多出满语,限于篇幅不举例了……秉承古汉语同音通假旧例及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在读音上一向坚持的“从俗”精神,从音不从字,包括通常书面语字音不合,如“那什么”,北京方语读如“内”,亦从音改为“内什么”,诸如此类。还有一些并无标准写法旧词儿,如隔壁写做“接壁儿”而读如“界别儿”,则两者并用。还一些熟词如老实巴交、烂七八糟则改为“老实芭蕉”,“烂漆疤糟”什么的,变文以使其陌生化……简言之,就是一些语言上的雕虫小技‬,欲盖弥彰‬。窃以为,王朔的观点是对的。

一,方言用文字表述,应"从俗",即约定俗成原则。如义乌土语用"麻包"表述傻冒,而一些老夫子酸学究抠文索字,用"蛮膊"替之。​这个,应从俗,即遵从大众化原则,能简意明白就行。

二,遵从文字通假原则,各地方言林林众众,历史上先民不断迁涉流动,形成一种地方方言,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时间沉淀。口语文化从音不从字,虽然各方言语种有相互影响借鉴的作用,但本字考只占很少部分,甚至不足十分之一。方言转文字,还应遵守从音不从字原则,以保留方言的独特趣味性。

三,但凡文学大家,如民国时期的沈从文,当代写天津市井文化的冯骥才,义乌土著佛堂藉作家李邦林等等,把方言文化恰到好处地穿插在散文,方志,民间传说中,读之趣味盎然,地方人文气息浓厚,丝毫没有文字代沟,没有味同嚼蜡的涩味,这正是这些文学大师写作高明之处。

四,方言语音变文字使其陌生化,是大忌。是一种文字语言上的雕虫小技‬,欲盖弥彰‬。王朔语言犀利,一语中的。​

地方方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