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都推崇的诗句,秋日枯残不输夏日繁盛!

卿清点墨诗意燃 2024-09-20 12:59:23

秋天,属于那堪称“花中第一流”的馥郁桂花,属于那“满城尽披黄金甲”的傲霜菊花,属于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如火枫叶,却唯独不属于那已然失去擎雨盖的枯萎的荷叶与荷花。

说起荷花荷叶,夏日里,它们无疑是大自然最美丽的杰作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笔下的荷,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而周邦彦笔下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宛如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墨画。

然而,时光流转,当夏日的繁华落幕,秋天悄然来临,曾经的碧叶红莲渐渐枯萎。但这枯萎,并非意味着终结,秋日的残荷却以一种别样的姿态,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用这寥寥数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凄清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那枯萎的荷叶,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挺立在水面上,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雨滴打在残荷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如同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悲歌,又似诗人内心深处的浅吟低唱。

李商隐写这首诗时,是在他仕途失意后,客居在表叔崔戎家里,与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和崔衮相处融洽,感情笃厚,后离开崔家,在一个深秋,寄宿在骆姓人家的亭子里,因听到雨打枯荷声响,思念两位表兄弟所作。

在这残荷的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李商隐那孤独而又落寞的身影。而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又何尝不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呢?在繁华过后,面对生命的凋零与衰败,他没有选择悲伤与哀怨,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境,去聆听这自然的声音,去感受生命的另一种美。

关于“留得枯荷听雨声”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贾宝玉觉得残荷可恨,想让人拔去,林黛玉却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听后也觉得是好句,便说以后不再让人拔去。

不过在曹雪芹的笔下,林黛玉将李商隐原诗中的“枯荷”改为了“残荷”。这一改动,将林黛玉那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宁残不屈的高洁气质更加突显出来。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这位才情出众、多愁善感的女子,她的一生,如同一朵盛开在贾府中的芙蕖,美丽而又脆弱。在那复杂的封建大家庭中,她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心中的愁苦与寂寞无人能懂。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敏感细腻的女子,却在这残荷的雨声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她深知,生命如同这荷花一般,有盛开的绚烂,也有凋零的凄美。而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境界,正是她对生命无常的一种坦然面对,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坚守与追求。

其实,无论是夏日荷花的繁盛,还是秋日残荷的枯萎,它们都是生命的不同形态,都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与美感。

在这喧嚣的尘世中,让我们学会停下匆忙的脚步,让我们用心去聆听每一片叶子的低语,每一滴雨水的诉说。

花开是画,那是生命的绽放与张扬;花落成诗,那是生命的沉淀与升华。就如同这秋日的枯荷,虽已失去了夏日的娇艳,但却在寂静中绽放出另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美。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