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国在多个领域接连发布了重磅军备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上午,空军装备部宣布歼-35A即将参加珠海航展;中午,中部战区展示了红旗-19地空导弹,称其具备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下午,新型伞降步兵战车也隆重亮相。这一连串的发布若放在15年前,任何一项都足够上头条,如今却已成了国内新闻的常见景象。相较之下,国外媒体和社交平台更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军备发展的强劲势头,有外媒认为,中国正迅速步入“暴兵”时代——未来十年,中国或将拥有超过2500架隐身五代战斗机,这将是全球无人能匹敌的力量。
此次即将亮相珠海航展的歼-35A是中国空军的新型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该机设计注重隐身性、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能够执行多种任务,包含对空、对地和对海作战。据悉,歼-35A采用了单座、双发布局,具备翼身融合和全动平尾,目标是在未来战场上实现隐身与反隐身的灵活作战。
虽然歼-35A的具体参数尚未公布,但从前身FC-31的相关数据来看,预计其战斗半径约1200公里,载弹量8吨,最高速度可达1.8马赫。作为多用途战斗机,它在空战中的优势显而易见,还能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有效打击。此外,歼-35A能在“踹门”任务中通过隐蔽突袭快速摧毁敌方目标,为后续作战铺平道路。
歼-35A此次参展的版本是空军版,即陆基型号。有些军事爱好者会疑惑:为何战斗机还要区分空军版与海军版?事实上,舰载机和陆基机在结构和设计上确实有不少区别。舰载机在海上使用,环境中盐分和湿度较高,因此必须使用更耐腐蚀的材料和涂层。此外,舰载机还要适应弹射起飞的要求,机体和起落架必须经过加固以承受更大冲击,降落时还需具备尾钩,以便在航母甲板上实现快速停机。
从外观上,舰载机和空军版战斗机在起落架、弹射挂钩和机翼面积等方面通常也有所区别。而这次亮相的歼-35A并未出现这些舰载特征,足以证明其为空军版。
外界普遍将歼-35与美国的F-35相提并论。F-35是美国研制的五代机之一,采用单发设计,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用于空军、海军陆战队(短距起飞)和海军(舰载)。该机具备隐身、精确打击、多用途等特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根据美国家审计局(GAO)今年发布的报告,F-35在可维护性、战备率和战斗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尽管美军多次尝试改进,但其战备率仍然只有约50%。此外,F-35的散热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导致战机在燃油减少时可能因散热不足而过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军于今年夏天重新开始F-35的散热系统招标,但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改进方案。
相比之下,歼-35的设计中并未出现类似F-35的散热隐患。歼-35项目借鉴了F-35的教训,避免了三军通用带来的设计妥协,使其性能更具针对性。这也是许多军迷认为歼-35未来将会超越F-35的重要原因。
在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关于歼-35A的性能和五代机的对比固然引人关注,但更令人惊叹的,或许是中国未来在五代机数量上的潜力。外媒普遍猜测,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战斗机数量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达到2500架的规模,这将超过美国及其盟友的总和。
当前,中国在民用造船和军舰制造方面的能力已首屈一指。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船厂获得的订单占全球总量的90%。军舰制造方面,中国也不甘落后,今年下水的军舰总吨位已超过11万吨,相当于整个加拿大海军的规模。这样的造船能力展示了中国军工制造的强大实力,许多军事观察家推测,如果同样的制造能力用于战斗机生产,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庞大五代机队将完全可行。
以现有数量为例,歼-10数量超过700架,歼-11、歼-15、歼-16合计也超过700架,歼-20的数量则预计在200至300架之间。未来,如果歼-35进入量产阶段,预计每年将新增约250架五代机,到2035年,中国或将拥有2500架五代隐身战斗机。这一规模不仅会让中国的空中力量具备更强的威慑力,也会彻底改变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对比。
从歼-35A的亮相,到中国在造船和战斗机生产上的超群能力,外界对中国军事装备的发展充满了好奇与震撼。过去十年,中国在军事领域取得的成就让人瞠目结舌。十年前,中国还在改装首艘航母瓦良格号;如今,电磁弹射的第三艘国产航母已然成型。这样的发展速度让“十年空军,百年海军”的传统观念变得不再适用,中国似乎正在以十倍速奔向星辰大海的时代。
未来十年,无论是装备数量还是军工制造能力,中国的军备发展势头无疑将继续走在世界前列。正如2030年前登陆月球的计划一般,随着技术突破与工业能力提升,这个星辰大海的梦想也许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