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安葬中山陵始末

云飞四海 2024-04-07 14:49:29

1924年10月应北京政府之邀,孙中山扶病北上共商国是,终因积劳病剧,于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孙中山先生临终前,提出要求安葬在南京紫金山。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就几次到过紫金山。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以后,与胡汉民等人曾到紫金山打猎。他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曾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坏土,以安置躯壳尔。”

南京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下游,交通便利,形势冲要,诸葛亮曾称赞南京是“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孙中山也说过:“南京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三种天工,钟毓一处,世界中之一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南京又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首都。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作为自己安息之地并不是偶然的。

紫金山,古代称金陵山,汉代称钟山,东吴时改名蒋山,明代因明太祖孝陵在此,又曾更名神烈山。

紫金山位于南京市东郊,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东西长约七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山脉呈弧形,弧口朝南,东段东南走向,止于马群;西段西南走向,经太平门附近入城,余脉向西延伸为富贵山、九华山,止于北极阁。

紫金山有三座山峰。主峰居中,名北高峰,海拔448.9米;东峰称小茅山,海拔365.8米,雄伟的中山陵墓即建于此峰半山坡;西峰海拔244.5米,太平天国曾筑天堡城于此。

明朝初年,明太祖在紫金山为自已建造陵基;在紫金山周围建筑了一道长45华里的皇墙,将大部山林划入禁垣之中。明朝灭亡以后,明孝陵、灵谷寺遭到很大破坏。康熙、乾隆年间,明孝陵和灵谷寺虽得以修复,但到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清军在孝陵卫设江南大营,长达10年的战火使明孝陵、灵谷寺成为一片废墟。同治、光绪年间,明孝陵、灵谷寺虽也作了一些小规模的修复,但已面目全非,再也没有昔日的气象。此外,紫金山的森林也遭到很大破坏,到民国初年,除灵谷寺、万福寺、紫霞洞、明孝陵等地还保存一些残林外,整个紫金山已是满目创痍,石砾尽现了。

宣统二年(1910年),美国教授裴依理应金陵大学之聘来南京任教,他看到南京街头乞丐充斥,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建议成立义农会,开发紫金山,以工代赈、救济贫民。辛亥革命后,裴依理曾拜访孙中山,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一建议立刻得到孙中山的支持,并第一个在发起书上签名。后来,又得到唐绍仪、黄兴、黎元洪、程德全、袁世凯等30人的签名支持,定名为“华洋义赈会”。拨紫金山荒地4000亩,裴依理亲自组织贫民垦荒地、辟苗圃,植树造林。1916年,江苏省林务专员金其照、第一农校校长过探先开始筹备在南京建立第一造林场。经过八年经营,到1926年在紫金山四方城一带开辟苗圃600亩,并在小红山、紫霞洞南及明孝陵以西栽植黑松、马尾松,在石象路以北植刺槐、白杨、麻栎,共计造林1500余亩,每年出苗500万株以上。义农会和第一造林场的艰苦创业,为后来中山陵园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动。当时段祺瑞正在出席国务会议,闻报后立即下令散会,停止办公,下半旗志哀。全体阁员到铁狮子胡同行馆孙中山灵前吊唁,接着又派柏文蔚、王来为政府治丧代表,并以北京政府临时执政名义发布恤令,下令“所有饰终典礼,著内务部详加拟议,务极优隆,用符崇德报功之至意”。北京政府非常国会还通过了为孙中山举行国葬的决议。

孙中山逝世的当天上午,苏联大使加拉罕、苏联顾问鲍罗廷、参赞伊凤阁以及日本新闻记者等到行馆吊唁。晚上,行馆人员组成治丧办事处,由182人组成,分为秘书、事务及招待3个股。秘书股主任汪精卫,成员有戴季陶、于右任、吴敬恒、邹鲁、李大钊等44人;事务股主任孔祥熙,成员有马超俊、马湘、朱卓文等76人;招待股主任李烈钧,成员有邓家彦、丁惟汾、何香凝、邓颖超等62人。随即,治丧办事处通电全国,规定国民党员一律佩戴黑纱,停止宴会、娱乐7天,以示哀悼。

孙中山逝世后,灵榇暂厝于碧云寺。北京治丧活动结束后,中央公园被改名为“中山公园”,孙中山停灵的社稷坛大殿由各机关捐款11000余银元改建为“中山纪念堂”。铁狮子胡同行馆也于1929年6月1日开工改建大门,门额悬“孙中山先生行馆”金匾,孙中山逝世的卧室内镌刻石碑,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孙中山先生在此逝世”。

孙中山早就表示希望百年后葬于紫金山,在北京弥留时,仍以归葬南京紫金山嘱咐家属及侍疾者,故治丧结束后,即着手筹建中山陵。

1925年4月4日,在北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筹备安葬事宜,推举张静江、汪精卫、林森、于右任、戴传贤、杨庶堪、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叶楚伧、林焕廷、陈去病12人为葬事筹备委员。葬事筹备处成立后,确定工作的顺序是:1、确定墓址;2、测量墓地;3、交涉圈地;4、征求陵墓图案;5、决定陵墓图案;6、招标包工;7、兴工。遵照孙中山归葬南京紫金山的遗愿,葬事筹备处成立前,北京治丧处就已派林森到南京初勘葬地。林森回北京后向治丧处作了汇报,由治丧处代表与段祺瑞政府接洽。4月4日,北京政府秘书厅致电南京督办卢永祥、江苏省长韩国钧,令其妥为照料。葬事筹备处成立后,首先由家属及葬事筹备处代表林焕廷、叶楚伧等实地勘察墓址。4月21日晨,宋庆龄、孙科等由上海抵宁,上午出席了南京各界追悼孙中山大会,下午即赴紫金山。在此之前,葬事筹备处曾收到一位姓孙的来信,自称是紫金山虎山主人,愿捐山为孙中山墓址,因此宋庆龄等当即去实地观察,方知所谓虎山,不过是明孝陵西侧的一座小丘,地势较低,而且所有权还有纠葛,不宜作墓址,随即登山向东行,至小茅山,途中发现有两处小坡,都高出明孝陵,当天未能作出决定。第二天再次登山,由山顶至小茅山万福寺,这座寺庙位于现在中山陵东北的一段平台上,从山顶上看,发现紫霞洞上也有一处平台,但面积较小,不合用。宋庆龄表示墓址不宜选在山顶,应建于南坡平阳处,实地勘察之后,便回上海。4月23日晚,葬事筹备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确定紫金山中茅山南坡为墓址所在地,并决定派主任干事杨杏佛赴宁接洽圈地、测量照相。

从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到1926年底,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南京地方军政当局曾五次易人,先后统治南京的有齐燮元、卢永祥、张宗昌、杨宇霆、最后是孙传芳。由于时局不定,政潮迭起,因而交涉圈地工作异常困难,葬事筹备处原定的6000亩墓地的计划不能实现,最后以2000亩立案,其中包括1200亩民地,由葬事筹备处陆续出价收购。

建陵初期,南京地区虽然还处于军阀统治下,时局动荡,由于孙中山深孚众望,因而葬事筹备工作仍得以继续进行,陵墓工程没有中断一天。但因交通时常中断,各种建筑材料不能及时运到,工程进展缓慢。1927年春,北伐军攻克南京,4月18日正式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党政府形成对立的局面。武汉政府下令讨蒋。南京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北伐,一方面又要对付武汉政府。孙传芳乘机南下,进攻南京,战乱不息。在这种情况下,葬事筹备处及建筑师虽积极设法以求加速工程进度,收效却很小。1927年1月,葬事筹备处请李宜之任工程监查员,并制定监查员职务条例,对筹备处直接负资,规定如监工得力,完工后将优给奖酬,但仍无多大效果。3月,又换刘梦锡为工程监查员。刘梦锡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大学,后来留学美国,他担任工程监查员后,时局趋于安定,工程进展较为顺利,一直到陵墓完工。

陵墓工程开工不久,1926年7月2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第41次会议决定,在陵园内设立中山植物园。由于时局关系,植物园的计划未能及时付诸实现。中山陵园成立后,才由傅焕光、陈宗一勘定明孝陵、吴王坟(即梅花山)、前湖一带为园址,着手筹建。同时,在全山开展植树造林。从1928年至1929年,共计栽植马尾松、黑松等140余万株。1928年3月12日,是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第一个孙中山逝世纪念日,这天下午南京各界在陵园举行大规模纪念植树活动。以后,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南京各界人士都要在酸园举行纪念植树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

随着北伐的胜利和中山陵墓工程的积极进行,国民党政府开始着手准备将孙中山遗体奉安中山陵。1928年11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第51号训令,批准了葬事筹备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于1929年3月12日中午在南京紫金山举行奉安典礼,特派林森、郑洪年、吴铁城为迎榇专员,驰赴北平,迎孙中山灵榇南下安葬。

关于孙中山所用的棺材,必须作一点补充说明。孙中山临终前,曾表示愿如列宁保存遗体以供后人瞻仰。他逝世后,协和医院的专家向治丧处提出:如有密封性能好的水晶棺(当时也称之为玻璃棺),遗体至少可保存150年以上。治丧处即致电苏联及欧洲各国定购水晶棺。因考虑到水晶棺不可能立即运到,遗体搁久会腐变,治丧处决定在3月15日由协和医院施行摘除内脏及防腐手术。手术以后,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选用了一具美式楠木棺装殓遗体,但孔祥熙嫌其小,于是换用了一具楠木大棺。此棺为椭圆形,前端微呈方形,棺中用玻璃作隔层,揭开棺盖就可以瞻仰遗容,因此有的人把它叫做楠木玻璃棺。

1925年3月30日正午12时,苏联政府特派专员多米诺夫将赠送的水晶棺运到北京,并带来了一封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给家属的唁函。这具水晶棺长1.75米以上,高约0.5米,棺头宽约0.65米,棺尾宽0.53米以上,棺的外盖及外层均系钢质镀镍,明晃可鉴,内盖为玻璃质,可透视内部。宋庆龄、孙科等家属及治丧处的人都感到欣慰,以为遗体可望长期保存。后来经协和医院的专家检查,发现此棺质料脆簿,易于传热,和列宁用的水晶棺并不一样,加上长途转运,有几处出现漏孔,不能长期保存遗体。宋庆龄、孙科及治丧处只好决定仍暂用原来的楠木玻璃棺,同时向美国定购铜棺。1925年8月,铜棺由美商运到上海,宋庆龄看了以后表示满意。此棺高0.65米,宽0.80米,长2.24米。1927年6月,上海葬事筹备处迁至南京,铜棺也随后运往南京。

1928年12月20日下午,国民政府特派迎榇专员林森、郑洪年、吴铁城由南京出发赴北平,向美国购买的铜棺也随车运往北平。

为配合灵榇南来,南京同时也在修筑迎榇大道,大道起自下关江边的中山码头,经鼓楼、新街口、中山门直达中山陵,全长15千米。由于进展缓慢,奉安典礼未能如期在3月举行,而最终定在了当年6月1日。这条“中山大道”成为南京的城市轴线。

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在民国时期可谓是盛况空前,分为三个部分:奉移南下、南京公祭和奉安大典三个阶段。1929年5月26日,孙中山的灵柩从北京移往南京,经过三天两夜的行驶,28日上午10点,灵车到达南京浦口。政府主席及中央委员早已齐集肃立。奏哀乐、向灵榇行三鞠躬礼、默哀三分钟、奏哀乐。礼毕,奉移至威胜军舰,11点30分渡江,12点抵达中山码头。奉安总干事孔祥熙率32名杠夫将灵榇奉移至陆地,转特备汽车中,往中央党部开去。过中山大道时,等候的迎榇队伍按列加人。民众观礼,万人空巷。下午3点15分到达中央党部,随后举行了三天公祭。

5月31日下午6时,举行封棺典礼,由蒋介石生持典礼,席楚霖任宣赞。参加封棺典礼的有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子孙科、媳陈淑英、孙儿孙治平、孙治强、孙女孙穗英、孙穗华、女儿孙琬、女婿戴恩赛、侄儿孙满、孙乾;孙中山亲故陈少白、林焕廷、何香凝、宋霭龄、宋美龄、宋子良;迎榇专员郑洪年;国民党中央委员蒋介石、胡汉民、谭延闿等。鞠躬、默哀后,由蒋介石领导依次至灵前瞻仰孙中山遗容,然后封棺。蒋介石、孙科、孔祥熙率领孙中山生前卫士黄惠龙、马湘、陈兴汉、刘钺、肖芹将铜棺安盖。蒋介石、孙科、孔祥熙亲自涂殡。7时,奏哀乐,行三鞠躬礼,然后依次退出,封棺告成。

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如期举行,从鼓楼到中山门,漫长的迎榇大道上,沿途搭有松柏、青白布牌楼20多座。“数十万”南京民众自凌晨2点开始就拥塞道路,在迎榇大道两侧恭候灵车,为孙中山先生送灵。

孙中山奉安大典为我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奉安大典完毕以后,奉安委员会决定成立一个总理奉安专刊编纂委员会,以蒋介石、胡汉民、戴传贤、孙科、叶楚伧、于右任、孔祥熙为委员,指定梁寒操为编辑主任,郑洪年,高秉坊、孙璞、符熙腾、夏光宇、刘毅夫、曾克耑、朱子爽、李鸿音、沈卓吾等担任编辑,负责编写《总理奉安实录》。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孙中山灵榇移灵、奉安及中山陵兴建的经过,一年后付印出版,共出平装本13680册,精装本543册,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赠发,除参加奉安大典的各界代表每人赠送一册外,并赠送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精装本100册。

此外,参加奉安大典的人员,每人还赠送了一枚铜质专安纪念章。章的正面是孙中山头像,背面是中山陵图案,图案上方是吴敬恒篆书:“小中山先生安葬纪念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十二日”。秦安纪念章是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在1928年12月1日举行的第63次会议上决议向美商定制的,后来奉安日期更动,但纪念章已铸制,无法更改。每枚纪念章用一个蓝绫镶制的盒子盛装,十分精致美观。

奉安大典前后,各国政府及海内外人士出于对孙中山的敬意,还纷纷赠送了许多珍贵的纪念品,计有银盾24只,镜屏16只,祭幛11幅,花圈279只,银花圈3只,磁花圈2只,铜面花圈1只,绣花花圈1只,瓷屏40面,瓷瓶9只,银镜架4只,孙中山遗像5幅,孙中山银像3幅,铜像2座,石像1座,瓷立像1座,其它银器(银杯、银屏、银匾等)20件,以及各种鼎、旗、灯、钟、碑等,各种花木5985株、421盆。

0 阅读:81